APP下载

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劳动力迁移的贡献

2014-09-27孙华臣卢华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分位数回归城乡收入差距

孙华臣 卢华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引致城乡人口结构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迁移;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0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7106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在“收入倍增”计划提出的同时,城乡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又一焦点。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调节因素,劳动力流动本文中出现的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迁移是指同一概念。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伴随着我国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收稿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乡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均衡——以山东省为例”(ZR2013GQ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13DJJZ07)

作者简介:孙华臣(1983-),男,山东枣庄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Email:sunhc1018@126com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不断扩大趋势[1-2-3]。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而且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及人力资本积累,导致整体经济效率下降[4]。事实上,只有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迁移且迁移人口规模同城市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效率才能不断改进[5]。因此,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优化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能够显著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既与城乡二元结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关,也与人力资本差异、收入分配制度等因素有关[6]。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因素,劳动力迁移会引致城乡人口结构变迁,同时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最终决定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本文以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方法,控制反向因果偏误等内生性问题,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定量分析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实证研究的结果是可靠的。分析证实,劳动力地区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劳动力迁移仍存在许多制度壁垒,其单方面作用不足以使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因此现实中出现了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

二、文献回顾

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表面上看是由城乡资源禀赋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但有学者发现城镇偏向的制度或政策,如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城镇部门的价格补贴政策等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7]。Todaro认为,由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存在,会引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从而会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8]。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既取决于迁移劳动力能否取得城镇户籍,同等享受教育、社保、医疗等各项社会福利,也取决于迁移劳动力能否有稳定的就业,获得更高的工资性收入,其影响机理较为复杂。侯风云等以贝克尔的理论模型为依托,构造城乡收入函数,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作为基本变量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及其动态演变的理论机制[9]。孙华臣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劳动力迁移模型,逐步放松资本积累假定,充分反映劳动力迁移导致的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水平变化,深入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迁移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10]。

邢春冰认为,在迁移过程中,如果移民主要是农村有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人,并能够取得城市户口,则收入差距有可能扩大;如果迁移是随机的,则移民有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1]。阮杨等总结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四种渠道,每种渠道都意味着农村中较富裕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可能性更大,这样就会导致统计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12],同邢春冰的结论基本吻合[11]。但蔡昉和王美艳认为由于现行的调查制度不能覆盖“常住流动人口”,从而在住户统计中低估了这个群体的收入,造成城市收入水平的夸大和农村收入水平的低估,实际上劳动力流动不仅在理论上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现实中也正在产生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13]。应瑞瑶和马少晔支持蔡昉和王美艳的观点,认为已有研究在讨论城乡收入差距时忽略了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所导致的城乡人口分组变化,在考虑相关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重新估算,其实城乡收入差距并没那么大,且长期看呈波动下降趋势[13-14]。

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进程是内在统一的。于是,探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有关文献,一定程度上能够辨析出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目前,关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前沿研究大都集中在非线性框架下。郭军华采用阈值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阈值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阈值效应,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高时,城市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时,城市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5]。万广华基于泰尔指数研究发现:城镇化在1978—1994年期间加剧了不均等,但1995年以后一直减缓贫富差距的扩大,尤其是2003年以后通过缩小城乡差距使整体收入不均等有所下降[16]。

无论是采用线性分析框架,还是非线性分析框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城镇化能够带来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鉴于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同步性,本文基于迁移的不同维度对劳动力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予以检验。

二、模型与变量介绍

本文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计量模型为截面回归模型,模型形式为:

Y=c+αQ+βX+μ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Q为解释变量,X为控制变量,c和μ分别为常数项与残差项。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城乡收入差距,常见的城乡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包括泰尔指数、城乡收入比等。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测算的便利性,本文采用城乡收入比指标,定义城乡收入差距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解释变量为劳动力迁移,控制变量包括人力资本水平、妇女生育水平、户籍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同时选取地区特征和是否省会城市哑变量控制地级市特征差异。劳动力迁移主要分为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移和外省迁移三个维度。在研究地市内迁移时,由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户籍数据未区分城镇、农村户籍,市内劳动力迁移户籍不发生变化,因此户籍变量不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为了降低异方差对模型估计影响,除地区特征哑变量外,其余变量均取对数运算,变量的具体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endprint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引致城乡人口结构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迁移;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0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7106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在“收入倍增”计划提出的同时,城乡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又一焦点。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调节因素,劳动力流动本文中出现的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迁移是指同一概念。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伴随着我国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收稿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乡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均衡——以山东省为例”(ZR2013GQ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13DJJZ07)

作者简介:孙华臣(1983-),男,山东枣庄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Email:sunhc1018@126com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不断扩大趋势[1-2-3]。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而且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及人力资本积累,导致整体经济效率下降[4]。事实上,只有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迁移且迁移人口规模同城市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效率才能不断改进[5]。因此,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优化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能够显著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既与城乡二元结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关,也与人力资本差异、收入分配制度等因素有关[6]。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因素,劳动力迁移会引致城乡人口结构变迁,同时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最终决定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本文以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方法,控制反向因果偏误等内生性问题,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定量分析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实证研究的结果是可靠的。分析证实,劳动力地区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劳动力迁移仍存在许多制度壁垒,其单方面作用不足以使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因此现实中出现了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

二、文献回顾

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表面上看是由城乡资源禀赋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但有学者发现城镇偏向的制度或政策,如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城镇部门的价格补贴政策等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7]。Todaro认为,由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存在,会引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从而会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8]。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既取决于迁移劳动力能否取得城镇户籍,同等享受教育、社保、医疗等各项社会福利,也取决于迁移劳动力能否有稳定的就业,获得更高的工资性收入,其影响机理较为复杂。侯风云等以贝克尔的理论模型为依托,构造城乡收入函数,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作为基本变量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及其动态演变的理论机制[9]。孙华臣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劳动力迁移模型,逐步放松资本积累假定,充分反映劳动力迁移导致的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水平变化,深入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迁移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10]。

邢春冰认为,在迁移过程中,如果移民主要是农村有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人,并能够取得城市户口,则收入差距有可能扩大;如果迁移是随机的,则移民有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1]。阮杨等总结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四种渠道,每种渠道都意味着农村中较富裕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可能性更大,这样就会导致统计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12],同邢春冰的结论基本吻合[11]。但蔡昉和王美艳认为由于现行的调查制度不能覆盖“常住流动人口”,从而在住户统计中低估了这个群体的收入,造成城市收入水平的夸大和农村收入水平的低估,实际上劳动力流动不仅在理论上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现实中也正在产生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13]。应瑞瑶和马少晔支持蔡昉和王美艳的观点,认为已有研究在讨论城乡收入差距时忽略了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所导致的城乡人口分组变化,在考虑相关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重新估算,其实城乡收入差距并没那么大,且长期看呈波动下降趋势[13-14]。

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进程是内在统一的。于是,探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有关文献,一定程度上能够辨析出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目前,关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前沿研究大都集中在非线性框架下。郭军华采用阈值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阈值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阈值效应,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高时,城市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时,城市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5]。万广华基于泰尔指数研究发现:城镇化在1978—1994年期间加剧了不均等,但1995年以后一直减缓贫富差距的扩大,尤其是2003年以后通过缩小城乡差距使整体收入不均等有所下降[16]。

无论是采用线性分析框架,还是非线性分析框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城镇化能够带来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鉴于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同步性,本文基于迁移的不同维度对劳动力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予以检验。

二、模型与变量介绍

本文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计量模型为截面回归模型,模型形式为:

Y=c+αQ+βX+μ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Q为解释变量,X为控制变量,c和μ分别为常数项与残差项。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城乡收入差距,常见的城乡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包括泰尔指数、城乡收入比等。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测算的便利性,本文采用城乡收入比指标,定义城乡收入差距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解释变量为劳动力迁移,控制变量包括人力资本水平、妇女生育水平、户籍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同时选取地区特征和是否省会城市哑变量控制地级市特征差异。劳动力迁移主要分为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移和外省迁移三个维度。在研究地市内迁移时,由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户籍数据未区分城镇、农村户籍,市内劳动力迁移户籍不发生变化,因此户籍变量不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为了降低异方差对模型估计影响,除地区特征哑变量外,其余变量均取对数运算,变量的具体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endprint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引致城乡人口结构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迁移;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0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7106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在“收入倍增”计划提出的同时,城乡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又一焦点。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调节因素,劳动力流动本文中出现的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迁移是指同一概念。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伴随着我国劳动力大规模迁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收稿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乡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均衡——以山东省为例”(ZR2013GQ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13DJJZ07)

作者简介:孙华臣(1983-),男,山东枣庄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Email:sunhc1018@126com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不断扩大趋势[1-2-3]。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而且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及人力资本积累,导致整体经济效率下降[4]。事实上,只有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迁移且迁移人口规模同城市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效率才能不断改进[5]。因此,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优化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能够显著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既与城乡二元结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关,也与人力资本差异、收入分配制度等因素有关[6]。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因素,劳动力迁移会引致城乡人口结构变迁,同时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最终决定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本文以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方法,控制反向因果偏误等内生性问题,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定量分析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实证研究的结果是可靠的。分析证实,劳动力地区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劳动力迁移仍存在许多制度壁垒,其单方面作用不足以使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因此现实中出现了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

二、文献回顾

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表面上看是由城乡资源禀赋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但有学者发现城镇偏向的制度或政策,如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城镇部门的价格补贴政策等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内在原因[7]。Todaro认为,由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存在,会引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从而会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8]。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既取决于迁移劳动力能否取得城镇户籍,同等享受教育、社保、医疗等各项社会福利,也取决于迁移劳动力能否有稳定的就业,获得更高的工资性收入,其影响机理较为复杂。侯风云等以贝克尔的理论模型为依托,构造城乡收入函数,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作为基本变量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及其动态演变的理论机制[9]。孙华臣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劳动力迁移模型,逐步放松资本积累假定,充分反映劳动力迁移导致的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水平变化,深入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迁移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10]。

邢春冰认为,在迁移过程中,如果移民主要是农村有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人,并能够取得城市户口,则收入差距有可能扩大;如果迁移是随机的,则移民有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1]。阮杨等总结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四种渠道,每种渠道都意味着农村中较富裕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可能性更大,这样就会导致统计上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12],同邢春冰的结论基本吻合[11]。但蔡昉和王美艳认为由于现行的调查制度不能覆盖“常住流动人口”,从而在住户统计中低估了这个群体的收入,造成城市收入水平的夸大和农村收入水平的低估,实际上劳动力流动不仅在理论上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现实中也正在产生缩小收入差距的效果[13]。应瑞瑶和马少晔支持蔡昉和王美艳的观点,认为已有研究在讨论城乡收入差距时忽略了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所导致的城乡人口分组变化,在考虑相关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重新估算,其实城乡收入差距并没那么大,且长期看呈波动下降趋势[13-14]。

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进程是内在统一的。于是,探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有关文献,一定程度上能够辨析出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目前,关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前沿研究大都集中在非线性框架下。郭军华采用阈值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阈值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阈值效应,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高时,城市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时,城市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5]。万广华基于泰尔指数研究发现:城镇化在1978—1994年期间加剧了不均等,但1995年以后一直减缓贫富差距的扩大,尤其是2003年以后通过缩小城乡差距使整体收入不均等有所下降[16]。

无论是采用线性分析框架,还是非线性分析框架,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城镇化能够带来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鉴于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同步性,本文基于迁移的不同维度对劳动力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予以检验。

二、模型与变量介绍

本文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计量模型为截面回归模型,模型形式为:

Y=c+αQ+βX+μ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Q为解释变量,X为控制变量,c和μ分别为常数项与残差项。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城乡收入差距,常见的城乡收入差距衡量指标包括泰尔指数、城乡收入比等。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测算的便利性,本文采用城乡收入比指标,定义城乡收入差距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解释变量为劳动力迁移,控制变量包括人力资本水平、妇女生育水平、户籍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同时选取地区特征和是否省会城市哑变量控制地级市特征差异。劳动力迁移主要分为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移和外省迁移三个维度。在研究地市内迁移时,由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户籍数据未区分城镇、农村户籍,市内劳动力迁移户籍不发生变化,因此户籍变量不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为了降低异方差对模型估计影响,除地区特征哑变量外,其余变量均取对数运算,变量的具体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位数回归城乡收入差距
新常态下我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
县域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家庭债务变动对婚姻不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