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09-26张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微创

张婷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实验组在宫腔镜下行肌瘤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确切,微创,患者易于接受,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下电切术;微创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a)-0039-03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 treating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ZHANG t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 treating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Methods 116 patients with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August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re were 5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1.4%,93.1% 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fewer operative time,hospital stay, 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exhaust time and short time earlier ambulation and blood loss (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 treating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is exact,and it is minimally invasive,patients are easy to tolerate and recover quickly after surgery,and the hospital stay is shorter.

[Key words]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Hysteroscopic electric resection;Minimally invasive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的患病率可达70%~80%。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无症状,无须治疗,只须随访观察,但子宫肌瘤中有10%~15%为黏膜下肌瘤,往往出现伴随症状需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妇科微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以宫腔镜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因其微创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开腹手术[2]。本研究对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肌瘤直径<6 cm,并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恶性。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实验组在宫腔镜下行肌瘤电切术。对照组:年龄24~61岁,平均(45.6±4.9)岁,其中单发38例,多发20例;根据国际腹腔镜中心分类标准[3]:0型31例,Ⅰ型21例,Ⅱ型6例。实验组:年龄25~62岁,平均(46.4±5.7)岁。其中单发37例,多发21例;根据国际腔镜中心分类标准:0型32例,Ⅰ型22例,Ⅱ型4例。入组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 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患者术前应接受实验室常规检测,且包括宫腔镜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瘤体直径>5 cm的19例患者、17例贫血患者予米非司酮口服,给药量为12.5 mg/d,治疗2个月后,确保血红蛋白指数升至90~100 g/L时方可进行手术。月经干净2~5 d手术,术前晚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4~0.6 mg或插宫颈扩张管以促进宫颈软化。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子宫肌瘤剥除术39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3例,行子宫全切除术6例。实验组术前检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差别,同时观察和监测患者的血糖,所用手术器械为Olympus、Wolf公司生产的持续性灌流手术宫腔镜,外鞘直径为9 mm;选用5%甘露醇为膨宫液,压力保持在80~130 mm H2O。0型黏膜下肌瘤:若从宫颈口脱出,则用止血钳钳夹瘤体部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一个方向扭转直至肌瘤自然脱落,然后在电切镜下在瘤蒂部位切除残留部分的瘤蒂组织。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切除宫内凸起的瘤体组织后,宫颈注射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而促使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逐一切除,从而达到完全切除肌壁间肌瘤组织。术中电切环采取反向切割法,同时注意保护邻近区域的正常组织。若肌瘤表层附着有较为粗大的血管,则应在术前采取电凝闭锁处理。术中运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熟练的操作技巧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水中毒、子宫穿孔并发症的关键。电切时应边切边凝,若切完肌瘤后再电凝止血,不但出血量增多,而且术野模糊,水中毒、子宫穿孔机会增多。手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膨宫液的入量与用量,对切除的肌瘤部分进行精确称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4]。

1.3 疗效评估指标[5]

显效:肌瘤基本消失,月经在术后恢复正常,痛经症状有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月经周期规律,贫血症状也有显著改善;有效:月经周期规律,肌瘤残余部分未见增长,偶发痛经;无效:肌瘤仍继续生长,月经未有任何改善,且阴道伴有不规则流血。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在临床各类妇科良性肿瘤中,子宫黏膜下肌瘤较常见。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的效果较好,而对于黏膜下肌瘤则往往难以根治[6-7]。开腹手术往往手术创伤大、术后粘连发病率高、术后需避孕时间长、有子宫瘢痕形成且术后生育方式基本以剖宫产为主[8]。宫腔镜电切术则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案的弊端,创伤较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但术者熟练的操作技术,丰富的宫腔镜检查经验,手术并发症的了解及预防,并能选择合适的病例,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9]。①病例的选择:肌瘤为黏膜下肌瘤(0、Ⅰ、Ⅱ型);肌瘤直径<6 cm为宜;多发性子宫肌瘤(肌瘤数量>3个)及肌壁间肌瘤易切割不全或切割深度不足,术后有效率降低。②术中操作方法: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切除宫内凸起的瘤体组织后,宫颈注射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而促使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逐一切除,从而达到完全切除肌壁间肌瘤组织的目的,避免二次手术。术中电切环应越过肌瘤表面至其后部,同时注意保护邻近区域的正常组织,以免在操作时造成意外损伤。沿子宫底切割至宫颈,彻底切除宫腔内部无蒂的片状肌瘤组织,确保其高度同于附近正常内膜[10]。切割过程中应注意如下要点,以免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①切割过深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者子宫穿孔;②若肌瘤表层附着有较为粗大的血管,则应在术前采取电凝闭锁处理[11-14]。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手术并发症实施系列预防,并在术前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全程通过B超监测,全方位展示切割方向、部位以及进镜深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9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提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可有效预防子宫穿孔,同时也不存在其他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而言,宫腔镜电切术疗效确切,术创较小,患者易于耐受,且在术后能够快速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庆红,王岗,葛莉宾,等.STEP-W分类法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4):317-319.

[2] 周佳彬.施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策略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58-58.

[3] 马德祥.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6):13-16.

[4] 鲁晓静.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方法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474-3475.

[5] 王艳霞,孟跃进,廖予妹,等.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J].江苏医药,2013,39(11):1317-1319.

[6] 谢宝丽,薛翔,段丽红,等.单极、等离子双极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2):231-235.

[7] 郭清,宋铁鹰,赵建辉,等.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全麻对官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4):530-531.

[8] 冯以梅,凌玫.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62-563.

[9] 王会先.宫腔镜电切与阴式子宫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4):22-24.

[10] 陈秀霞,陈仙黔,徐卫萍,等.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 42(2):167-168.

[11] 陶雪峰,成雪花.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95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2):92.

[12] 吴汝芳.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23-25.

[13] 梁见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11-112.

[14] 杨国花.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23-24.

(收稿日期:2014-06-17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1.2 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患者术前应接受实验室常规检测,且包括宫腔镜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瘤体直径>5 cm的19例患者、17例贫血患者予米非司酮口服,给药量为12.5 mg/d,治疗2个月后,确保血红蛋白指数升至90~100 g/L时方可进行手术。月经干净2~5 d手术,术前晚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4~0.6 mg或插宫颈扩张管以促进宫颈软化。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子宫肌瘤剥除术39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3例,行子宫全切除术6例。实验组术前检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差别,同时观察和监测患者的血糖,所用手术器械为Olympus、Wolf公司生产的持续性灌流手术宫腔镜,外鞘直径为9 mm;选用5%甘露醇为膨宫液,压力保持在80~130 mm H2O。0型黏膜下肌瘤:若从宫颈口脱出,则用止血钳钳夹瘤体部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一个方向扭转直至肌瘤自然脱落,然后在电切镜下在瘤蒂部位切除残留部分的瘤蒂组织。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切除宫内凸起的瘤体组织后,宫颈注射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而促使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逐一切除,从而达到完全切除肌壁间肌瘤组织。术中电切环采取反向切割法,同时注意保护邻近区域的正常组织。若肌瘤表层附着有较为粗大的血管,则应在术前采取电凝闭锁处理。术中运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熟练的操作技巧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水中毒、子宫穿孔并发症的关键。电切时应边切边凝,若切完肌瘤后再电凝止血,不但出血量增多,而且术野模糊,水中毒、子宫穿孔机会增多。手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膨宫液的入量与用量,对切除的肌瘤部分进行精确称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4]。

1.3 疗效评估指标[5]

显效:肌瘤基本消失,月经在术后恢复正常,痛经症状有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月经周期规律,贫血症状也有显著改善;有效:月经周期规律,肌瘤残余部分未见增长,偶发痛经;无效:肌瘤仍继续生长,月经未有任何改善,且阴道伴有不规则流血。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在临床各类妇科良性肿瘤中,子宫黏膜下肌瘤较常见。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的效果较好,而对于黏膜下肌瘤则往往难以根治[6-7]。开腹手术往往手术创伤大、术后粘连发病率高、术后需避孕时间长、有子宫瘢痕形成且术后生育方式基本以剖宫产为主[8]。宫腔镜电切术则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案的弊端,创伤较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但术者熟练的操作技术,丰富的宫腔镜检查经验,手术并发症的了解及预防,并能选择合适的病例,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9]。①病例的选择:肌瘤为黏膜下肌瘤(0、Ⅰ、Ⅱ型);肌瘤直径<6 cm为宜;多发性子宫肌瘤(肌瘤数量>3个)及肌壁间肌瘤易切割不全或切割深度不足,术后有效率降低。②术中操作方法: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切除宫内凸起的瘤体组织后,宫颈注射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而促使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逐一切除,从而达到完全切除肌壁间肌瘤组织的目的,避免二次手术。术中电切环应越过肌瘤表面至其后部,同时注意保护邻近区域的正常组织,以免在操作时造成意外损伤。沿子宫底切割至宫颈,彻底切除宫腔内部无蒂的片状肌瘤组织,确保其高度同于附近正常内膜[10]。切割过程中应注意如下要点,以免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①切割过深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者子宫穿孔;②若肌瘤表层附着有较为粗大的血管,则应在术前采取电凝闭锁处理[11-14]。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手术并发症实施系列预防,并在术前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全程通过B超监测,全方位展示切割方向、部位以及进镜深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9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提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可有效预防子宫穿孔,同时也不存在其他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而言,宫腔镜电切术疗效确切,术创较小,患者易于耐受,且在术后能够快速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庆红,王岗,葛莉宾,等.STEP-W分类法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4):317-319.

[2] 周佳彬.施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策略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58-58.

[3] 马德祥.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6):13-16.

[4] 鲁晓静.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方法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474-3475.

[5] 王艳霞,孟跃进,廖予妹,等.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J].江苏医药,2013,39(11):1317-1319.

[6] 谢宝丽,薛翔,段丽红,等.单极、等离子双极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2):231-235.

[7] 郭清,宋铁鹰,赵建辉,等.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全麻对官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4):530-531.

[8] 冯以梅,凌玫.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62-563.

[9] 王会先.宫腔镜电切与阴式子宫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4):22-24.

[10] 陈秀霞,陈仙黔,徐卫萍,等.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 42(2):167-168.

[11] 陶雪峰,成雪花.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95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2):92.

[12] 吴汝芳.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23-25.

[13] 梁见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11-112.

[14] 杨国花.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23-24.

(收稿日期:2014-06-17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1.2 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患者术前应接受实验室常规检测,且包括宫腔镜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瘤体直径>5 cm的19例患者、17例贫血患者予米非司酮口服,给药量为12.5 mg/d,治疗2个月后,确保血红蛋白指数升至90~100 g/L时方可进行手术。月经干净2~5 d手术,术前晚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4~0.6 mg或插宫颈扩张管以促进宫颈软化。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子宫肌瘤剥除术39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3例,行子宫全切除术6例。实验组术前检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差别,同时观察和监测患者的血糖,所用手术器械为Olympus、Wolf公司生产的持续性灌流手术宫腔镜,外鞘直径为9 mm;选用5%甘露醇为膨宫液,压力保持在80~130 mm H2O。0型黏膜下肌瘤:若从宫颈口脱出,则用止血钳钳夹瘤体部并朝顺时针或逆时针一个方向扭转直至肌瘤自然脱落,然后在电切镜下在瘤蒂部位切除残留部分的瘤蒂组织。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切除宫内凸起的瘤体组织后,宫颈注射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而促使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逐一切除,从而达到完全切除肌壁间肌瘤组织。术中电切环采取反向切割法,同时注意保护邻近区域的正常组织。若肌瘤表层附着有较为粗大的血管,则应在术前采取电凝闭锁处理。术中运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熟练的操作技巧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水中毒、子宫穿孔并发症的关键。电切时应边切边凝,若切完肌瘤后再电凝止血,不但出血量增多,而且术野模糊,水中毒、子宫穿孔机会增多。手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膨宫液的入量与用量,对切除的肌瘤部分进行精确称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4]。

1.3 疗效评估指标[5]

显效:肌瘤基本消失,月经在术后恢复正常,痛经症状有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月经周期规律,贫血症状也有显著改善;有效:月经周期规律,肌瘤残余部分未见增长,偶发痛经;无效:肌瘤仍继续生长,月经未有任何改善,且阴道伴有不规则流血。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在临床各类妇科良性肿瘤中,子宫黏膜下肌瘤较常见。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的效果较好,而对于黏膜下肌瘤则往往难以根治[6-7]。开腹手术往往手术创伤大、术后粘连发病率高、术后需避孕时间长、有子宫瘢痕形成且术后生育方式基本以剖宫产为主[8]。宫腔镜电切术则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案的弊端,创伤较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但术者熟练的操作技术,丰富的宫腔镜检查经验,手术并发症的了解及预防,并能选择合适的病例,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9]。①病例的选择:肌瘤为黏膜下肌瘤(0、Ⅰ、Ⅱ型);肌瘤直径<6 cm为宜;多发性子宫肌瘤(肌瘤数量>3个)及肌壁间肌瘤易切割不全或切割深度不足,术后有效率降低。②术中操作方法:Ⅰ、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先切除宫内凸起的瘤体组织后,宫颈注射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加强子宫收缩而促使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逐一切除,从而达到完全切除肌壁间肌瘤组织的目的,避免二次手术。术中电切环应越过肌瘤表面至其后部,同时注意保护邻近区域的正常组织,以免在操作时造成意外损伤。沿子宫底切割至宫颈,彻底切除宫腔内部无蒂的片状肌瘤组织,确保其高度同于附近正常内膜[10]。切割过程中应注意如下要点,以免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①切割过深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者子宫穿孔;②若肌瘤表层附着有较为粗大的血管,则应在术前采取电凝闭锁处理[11-14]。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手术并发症实施系列预防,并在术前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全程通过B超监测,全方位展示切割方向、部位以及进镜深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9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提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可有效预防子宫穿孔,同时也不存在其他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而言,宫腔镜电切术疗效确切,术创较小,患者易于耐受,且在术后能够快速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庆红,王岗,葛莉宾,等.STEP-W分类法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4):317-319.

[2] 周佳彬.施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策略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58-58.

[3] 马德祥.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6):13-16.

[4] 鲁晓静.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方法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474-3475.

[5] 王艳霞,孟跃进,廖予妹,等.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J].江苏医药,2013,39(11):1317-1319.

[6] 谢宝丽,薛翔,段丽红,等.单极、等离子双极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2):231-235.

[7] 郭清,宋铁鹰,赵建辉,等.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全麻对官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4):530-531.

[8] 冯以梅,凌玫.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62-563.

[9] 王会先.宫腔镜电切与阴式子宫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4):22-24.

[10] 陈秀霞,陈仙黔,徐卫萍,等.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 42(2):167-168.

[11] 陶雪峰,成雪花.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95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2):92.

[12] 吴汝芳.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23-25.

[13] 梁见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11-112.

[14] 杨国花.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23-24.

(收稿日期:2014-06-17 本文编辑:许俊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创
有拔牙不痛的方法吗
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研究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微创拔牙术对下颌复杂阻生齿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治疗中实施高速涡轮钻微创拔牙法的效果探析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微创穿刺引流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