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反思才能真正激活课堂

2014-09-25任莉

中学生物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病症激素人体

任莉

1 背景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灌输教材内容,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一些技巧,合理地设计一些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学,并且会学。“活”起来的生物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学生向往和要求的课堂,才能达到教和学的高度统一,实现真正的高效。

2 案例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激素调节”一课,笔者所定的教学目标为:说出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达成上面的目标,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课前搜集了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呆小症、大脖子病、甲亢、糖尿病病人的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了PPT。这部分教学的教学过程简介如下:

师(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课本插图,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并说出它们的位置。

学生对照教科书上插图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及位置。

师(出示垂体的图片):在以上这些内分泌腺中,垂体是最重要的腺体,因为它可以控制其他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等。促激素具有调节相应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维持相应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功能。

师(出示侏儒症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

师:这是侏儒症,患者的症状是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教师依次出示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图片。每展示一幅图片,都引导学生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补充患者的症状及病因。

在学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时,笔者也是采取了类似的教学方法。

困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患者的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当时感觉课堂气氛较好,学生发言也较积极,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他们进行习题巩固的时候,笔者却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这些学生在当时学的时候似乎搞懂了,而反馈的时候却又搞不清楚呢?

究其原因:该案例的教学设计仍是沿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无法真实得到有效学习效果的反馈,无法了解学生真实掌握的水平,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面上看起来当时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并没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痕迹,而且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动”起来,而是跟着附和,“音”在而“心”不在。这种课堂并没有真正的“活”起来,所以教学效果不好。故此,笔者在后面几个班的教学时进行改进。

师(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片):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名称和主要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1的填写。

师(将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编成“医生手册”发给学生):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活动:今天我是小医生!为以下的患者进行诊断。

(1) 24岁的男性,身高只有93.98 cm。

(2) 37岁的安徽女子姚德芬身高2.36 m,被称为“全球第一女巨人”。

(3)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

(4)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5) 代谢增强,多食、多汗、消瘦、眼球凸出。

(6)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学生分小组活动,扮演医生和6个病人进行体验活动。每个小组都自成一个“诊室”,“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医生”根据手中的医生手册,帮“病人”诊断病症、病因以及制订初步诊疗方案等。

教室里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体验活动,每个学生都仿佛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有的“诊室”还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完成任务的速度很快。

收获:活动结束了,教师分别展示了相关的各种病人的图片,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竟然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相关的激素、病因、病症。在紧接着的巩固练习中,每个学生的反馈都非常好,均都达成了目标。这节课“活”了,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3 反思

同样的一节课,由于采用的教学设计不同,为什么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呢?

生物是活的,生物课堂不应该死气沉沉。要想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使生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生物课充满魅力,从而吸引每一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学会。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施“体悟”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构建学的课堂。

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做到: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所有的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因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要把教的课堂转变成学的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自由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全面展示个性。同时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形成成功体验,领会到苦苦思索后顿悟的快乐,思维的深度不断延伸,就会带给教师不断的惊喜。

改进后案例通过模拟游戏、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种“体悟”学习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实现了高效教学。

(2) 融入生活化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生物学科的教学尤其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要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能使书本知识变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其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改进后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体验我是小医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

(3) 关注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难以预知性。教师要尽力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困惑是什么,利用教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应充分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化,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江苏省实施“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研究的课题。《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善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生物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的目的。

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期待着生物课堂都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汪忠,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薛仕刚.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08(3):14~15.

endprint

1 背景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灌输教材内容,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一些技巧,合理地设计一些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学,并且会学。“活”起来的生物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学生向往和要求的课堂,才能达到教和学的高度统一,实现真正的高效。

2 案例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激素调节”一课,笔者所定的教学目标为:说出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达成上面的目标,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课前搜集了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呆小症、大脖子病、甲亢、糖尿病病人的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了PPT。这部分教学的教学过程简介如下:

师(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课本插图,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并说出它们的位置。

学生对照教科书上插图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及位置。

师(出示垂体的图片):在以上这些内分泌腺中,垂体是最重要的腺体,因为它可以控制其他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等。促激素具有调节相应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维持相应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功能。

师(出示侏儒症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

师:这是侏儒症,患者的症状是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教师依次出示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图片。每展示一幅图片,都引导学生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补充患者的症状及病因。

在学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时,笔者也是采取了类似的教学方法。

困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患者的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当时感觉课堂气氛较好,学生发言也较积极,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他们进行习题巩固的时候,笔者却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这些学生在当时学的时候似乎搞懂了,而反馈的时候却又搞不清楚呢?

究其原因:该案例的教学设计仍是沿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无法真实得到有效学习效果的反馈,无法了解学生真实掌握的水平,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面上看起来当时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并没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痕迹,而且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动”起来,而是跟着附和,“音”在而“心”不在。这种课堂并没有真正的“活”起来,所以教学效果不好。故此,笔者在后面几个班的教学时进行改进。

师(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片):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名称和主要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1的填写。

师(将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编成“医生手册”发给学生):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活动:今天我是小医生!为以下的患者进行诊断。

(1) 24岁的男性,身高只有93.98 cm。

(2) 37岁的安徽女子姚德芬身高2.36 m,被称为“全球第一女巨人”。

(3)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

(4)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5) 代谢增强,多食、多汗、消瘦、眼球凸出。

(6)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学生分小组活动,扮演医生和6个病人进行体验活动。每个小组都自成一个“诊室”,“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医生”根据手中的医生手册,帮“病人”诊断病症、病因以及制订初步诊疗方案等。

教室里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体验活动,每个学生都仿佛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有的“诊室”还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完成任务的速度很快。

收获:活动结束了,教师分别展示了相关的各种病人的图片,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竟然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相关的激素、病因、病症。在紧接着的巩固练习中,每个学生的反馈都非常好,均都达成了目标。这节课“活”了,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3 反思

同样的一节课,由于采用的教学设计不同,为什么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呢?

生物是活的,生物课堂不应该死气沉沉。要想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使生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生物课充满魅力,从而吸引每一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学会。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施“体悟”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构建学的课堂。

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做到: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所有的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因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要把教的课堂转变成学的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自由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全面展示个性。同时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形成成功体验,领会到苦苦思索后顿悟的快乐,思维的深度不断延伸,就会带给教师不断的惊喜。

改进后案例通过模拟游戏、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种“体悟”学习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实现了高效教学。

(2) 融入生活化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生物学科的教学尤其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要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能使书本知识变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其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改进后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体验我是小医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

(3) 关注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难以预知性。教师要尽力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困惑是什么,利用教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应充分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化,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江苏省实施“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研究的课题。《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善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生物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的目的。

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期待着生物课堂都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汪忠,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薛仕刚.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08(3):14~15.

endprint

1 背景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灌输教材内容,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必须运用一些技巧,合理地设计一些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学,并且会学。“活”起来的生物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是学生向往和要求的课堂,才能达到教和学的高度统一,实现真正的高效。

2 案例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激素调节”一课,笔者所定的教学目标为:说出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达成上面的目标,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课前搜集了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呆小症、大脖子病、甲亢、糖尿病病人的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了PPT。这部分教学的教学过程简介如下:

师(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课本插图,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并说出它们的位置。

学生对照教科书上插图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及位置。

师(出示垂体的图片):在以上这些内分泌腺中,垂体是最重要的腺体,因为它可以控制其他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等。促激素具有调节相应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维持相应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功能。

师(出示侏儒症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

师:这是侏儒症,患者的症状是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教师依次出示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图片。每展示一幅图片,都引导学生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补充患者的症状及病因。

在学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时,笔者也是采取了类似的教学方法。

困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患者的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当时感觉课堂气氛较好,学生发言也较积极,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他们进行习题巩固的时候,笔者却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这些学生在当时学的时候似乎搞懂了,而反馈的时候却又搞不清楚呢?

究其原因:该案例的教学设计仍是沿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无法真实得到有效学习效果的反馈,无法了解学生真实掌握的水平,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面上看起来当时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并没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痕迹,而且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动”起来,而是跟着附和,“音”在而“心”不在。这种课堂并没有真正的“活”起来,所以教学效果不好。故此,笔者在后面几个班的教学时进行改进。

师(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片):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名称和主要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1的填写。

师(将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胰岛素的功能及其过少时人体的病症,编成“医生手册”发给学生):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活动:今天我是小医生!为以下的患者进行诊断。

(1) 24岁的男性,身高只有93.98 cm。

(2) 37岁的安徽女子姚德芬身高2.36 m,被称为“全球第一女巨人”。

(3)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

(4)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5) 代谢增强,多食、多汗、消瘦、眼球凸出。

(6)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学生分小组活动,扮演医生和6个病人进行体验活动。每个小组都自成一个“诊室”,“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医生”根据手中的医生手册,帮“病人”诊断病症、病因以及制订初步诊疗方案等。

教室里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体验活动,每个学生都仿佛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有的“诊室”还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完成任务的速度很快。

收获:活动结束了,教师分别展示了相关的各种病人的图片,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竟然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相关的激素、病因、病症。在紧接着的巩固练习中,每个学生的反馈都非常好,均都达成了目标。这节课“活”了,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3 反思

同样的一节课,由于采用的教学设计不同,为什么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呢?

生物是活的,生物课堂不应该死气沉沉。要想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使生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生物课充满魅力,从而吸引每一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学会。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施“体悟”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构建学的课堂。

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做到: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所有的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因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要把教的课堂转变成学的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自由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全面展示个性。同时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形成成功体验,领会到苦苦思索后顿悟的快乐,思维的深度不断延伸,就会带给教师不断的惊喜。

改进后案例通过模拟游戏、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种“体悟”学习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愿意参与;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参与,实现了高效教学。

(2) 融入生活化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生物学科的教学尤其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要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能使书本知识变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其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改进后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体验我是小医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

(3) 关注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难以预知性。教师要尽力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困惑是什么,利用教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应充分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化,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江苏省实施“五严”规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研究的课题。《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善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生物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的目的。

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所有的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期待着生物课堂都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汪忠,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薛仕刚.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08(3):14~15.

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症激素人体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人体“修补匠”
宁波第二激素厂
人体冷知识(一)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青春期病症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