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2014-09-25谢飞王艳朱文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长发育西红柿大棚

谢飞+王艳+朱文平

摘 要 以沟灌和滴灌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灌水量、不同注射深度条件下的地下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节水效果;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观察其茎粗和产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更好,并且每次注射水量保证在0.75 L、注射深度在20~30 cm时,更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

关键词 西红柿;大棚;灌溉方式;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及材料概况

本研究试验材料选用红优2001,属于无限生长型西红柿。试验时间从2013年7-10月,试验选在贵州桐梓县官仓镇红旗村蔬菜基地的西红柿塑料大棚进行。共设置2个对照组,分别为沟灌方式CK1和滴灌方式CK2,3种灌溉方式的灌水量水平分为3个等级:A等级为0.5 L,B等级为0.75 L,C等级为1 L。地下灌溉方式的注射深度参数,主要根据西红柿的根系特点来划分,也分为3个等级:a等级为10 cm、b等级为20 cm、c等级为30 cm。

1.2 试验方法

大棚西红柿茎粗的测定,工具为精度为0.1 mm的游标卡尺,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西红柿枝茎粗细。西红柿总产量的测定,测量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总产量(单位kg)。西红柿单果重量的测量:统计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单果重量,最后取测量的平均值(单位为kg)对于试验过程中涉及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等,主要是在以上测量相应时间使用Hydra测量仪来测量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进行测量。(依次为5、10、15、20、25 cm)

整个试验过程共计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田间管理,也可以称为试验前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灌溉试验,是本试验研究的主体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7月3日进行育苗,育苗数量大于1 000株。先对大棚做高垄,并在垄上铺塑料薄膜,旨在防止雨水进行大棚影响试验;然后在大棚内整地、晒垡、施鸡粪(240 kg左右)、喷洒土霸及对土壤消毒等,上述处理全部完成后用塑料薄膜盖地,盖地时间约为10 d,目的是利用高温来杀灭土壤中已有病虫害。上述处理完成后,开始作垄,每垄分为11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长为1.1 m,垄宽为1.5 m,其中沟宽0.8 m、垄宽0.7 m,垄高0.25 m。在苗株呈四叶一心时进行定植;试验区内的每个小区分别栽种14株西红柿,两面的重复每个小区栽种10株西红柿,共计374株西红柿。各试验小区之间需要埋塑料薄膜,深度约60 cm,目的是防止试验小区间产生灌水影响。在全部定植完成后向大棚中沟灌大水。

第二阶段,灌溉试验阶段,始于即西红柿结果初期,终于完全收获;约在2013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间。试验过程中将去底的口杯盖于每个孔之上的方法来防止土壤堵塞灌溉孔。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间使用不同方式对西红柿进行灌溉试验,各种灌水方式耗水量使用烧杯或者带刻度量筒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茎粗生长的影响

从表1中可看出,不同灌水量、注射深度的地下灌溉处理对西红柿茎粗的影响差异是显著的。针对对应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灌水量在等级B、等级C与等级A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并且等级B、C大于等级A,而等级B、C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从中还可看出注射深度对茎粗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等级b较等级a、c要高出许多。

2.2 不同灌溉方式的西红柿单果重、总产量及水分生产率影响

从表2中可看出,灌水量对大棚西红柿产量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存在的差异也较为显著。沟灌、滴灌两种方式,由于灌水量都比较充分,从总产量上来说2种方式差异不显著。但地下灌溉则不同,不同灌水量对西红柿总产量的影响较大,表现为等级B大于等级C而等级C要大于等级A,这说明地下灌溉方式中的灌水量不是越大越好,过大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过小则不利于株苗生长。水分生产率产角度,可发现地下灌溉方式的水分生产率要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水分生产率最多的是等级A、等级B次之、等级C最低,说明地下灌溉方式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但是等级A的水分生产率虽然最高,但其西红柿总产量却是最低的一组,大棚西红柿种植追求的是产量,因此可以看出等级B(0.75 L)灌水量最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从表中还可看出,地下灌溉方式中注射深度对总产量的影响,等级c(30 cm)较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

3 结语

大棚西红柿种植中,沟灌、滴灌与地下灌溉相比,后者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其能够对大棚西红柿的灌溉深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使西红柿的根系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水分。特别是已经被许多试验研究证明的地下灌溉方式更能使土壤水分含量平稳的变化,这样能够保证土壤的良好通气性,大棚土壤不易出现板结,从而使大棚中的西红柿根系保持旺盛的活力,近而通过地下灌溉方式灌水量的变化来影响西红柿的茎粗和产量。对于大棚西红柿来说,本试验研究表明:当每次地下灌溉方式的灌水量保持在0.75 L时,是最节水最经济的;同时,当地下灌溉方式的注射深度在20~30 cm时,大棚西红柿的总产量是比较高的;对当前大棚西红柿栽培种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以沟灌和滴灌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灌水量、不同注射深度条件下的地下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节水效果;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观察其茎粗和产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更好,并且每次注射水量保证在0.75 L、注射深度在20~30 cm时,更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

关键词 西红柿;大棚;灌溉方式;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及材料概况

本研究试验材料选用红优2001,属于无限生长型西红柿。试验时间从2013年7-10月,试验选在贵州桐梓县官仓镇红旗村蔬菜基地的西红柿塑料大棚进行。共设置2个对照组,分别为沟灌方式CK1和滴灌方式CK2,3种灌溉方式的灌水量水平分为3个等级:A等级为0.5 L,B等级为0.75 L,C等级为1 L。地下灌溉方式的注射深度参数,主要根据西红柿的根系特点来划分,也分为3个等级:a等级为10 cm、b等级为20 cm、c等级为30 cm。

1.2 试验方法

大棚西红柿茎粗的测定,工具为精度为0.1 mm的游标卡尺,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西红柿枝茎粗细。西红柿总产量的测定,测量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总产量(单位kg)。西红柿单果重量的测量:统计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单果重量,最后取测量的平均值(单位为kg)对于试验过程中涉及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等,主要是在以上测量相应时间使用Hydra测量仪来测量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进行测量。(依次为5、10、15、20、25 cm)

整个试验过程共计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田间管理,也可以称为试验前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灌溉试验,是本试验研究的主体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7月3日进行育苗,育苗数量大于1 000株。先对大棚做高垄,并在垄上铺塑料薄膜,旨在防止雨水进行大棚影响试验;然后在大棚内整地、晒垡、施鸡粪(240 kg左右)、喷洒土霸及对土壤消毒等,上述处理全部完成后用塑料薄膜盖地,盖地时间约为10 d,目的是利用高温来杀灭土壤中已有病虫害。上述处理完成后,开始作垄,每垄分为11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长为1.1 m,垄宽为1.5 m,其中沟宽0.8 m、垄宽0.7 m,垄高0.25 m。在苗株呈四叶一心时进行定植;试验区内的每个小区分别栽种14株西红柿,两面的重复每个小区栽种10株西红柿,共计374株西红柿。各试验小区之间需要埋塑料薄膜,深度约60 cm,目的是防止试验小区间产生灌水影响。在全部定植完成后向大棚中沟灌大水。

第二阶段,灌溉试验阶段,始于即西红柿结果初期,终于完全收获;约在2013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间。试验过程中将去底的口杯盖于每个孔之上的方法来防止土壤堵塞灌溉孔。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间使用不同方式对西红柿进行灌溉试验,各种灌水方式耗水量使用烧杯或者带刻度量筒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茎粗生长的影响

从表1中可看出,不同灌水量、注射深度的地下灌溉处理对西红柿茎粗的影响差异是显著的。针对对应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灌水量在等级B、等级C与等级A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并且等级B、C大于等级A,而等级B、C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从中还可看出注射深度对茎粗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等级b较等级a、c要高出许多。

2.2 不同灌溉方式的西红柿单果重、总产量及水分生产率影响

从表2中可看出,灌水量对大棚西红柿产量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存在的差异也较为显著。沟灌、滴灌两种方式,由于灌水量都比较充分,从总产量上来说2种方式差异不显著。但地下灌溉则不同,不同灌水量对西红柿总产量的影响较大,表现为等级B大于等级C而等级C要大于等级A,这说明地下灌溉方式中的灌水量不是越大越好,过大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过小则不利于株苗生长。水分生产率产角度,可发现地下灌溉方式的水分生产率要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水分生产率最多的是等级A、等级B次之、等级C最低,说明地下灌溉方式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但是等级A的水分生产率虽然最高,但其西红柿总产量却是最低的一组,大棚西红柿种植追求的是产量,因此可以看出等级B(0.75 L)灌水量最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从表中还可看出,地下灌溉方式中注射深度对总产量的影响,等级c(30 cm)较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

3 结语

大棚西红柿种植中,沟灌、滴灌与地下灌溉相比,后者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其能够对大棚西红柿的灌溉深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使西红柿的根系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水分。特别是已经被许多试验研究证明的地下灌溉方式更能使土壤水分含量平稳的变化,这样能够保证土壤的良好通气性,大棚土壤不易出现板结,从而使大棚中的西红柿根系保持旺盛的活力,近而通过地下灌溉方式灌水量的变化来影响西红柿的茎粗和产量。对于大棚西红柿来说,本试验研究表明:当每次地下灌溉方式的灌水量保持在0.75 L时,是最节水最经济的;同时,当地下灌溉方式的注射深度在20~30 cm时,大棚西红柿的总产量是比较高的;对当前大棚西红柿栽培种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以沟灌和滴灌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灌水量、不同注射深度条件下的地下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节水效果;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观察其茎粗和产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地下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更好,并且每次注射水量保证在0.75 L、注射深度在20~30 cm时,更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

关键词 西红柿;大棚;灌溉方式;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及材料概况

本研究试验材料选用红优2001,属于无限生长型西红柿。试验时间从2013年7-10月,试验选在贵州桐梓县官仓镇红旗村蔬菜基地的西红柿塑料大棚进行。共设置2个对照组,分别为沟灌方式CK1和滴灌方式CK2,3种灌溉方式的灌水量水平分为3个等级:A等级为0.5 L,B等级为0.75 L,C等级为1 L。地下灌溉方式的注射深度参数,主要根据西红柿的根系特点来划分,也分为3个等级:a等级为10 cm、b等级为20 cm、c等级为30 cm。

1.2 试验方法

大棚西红柿茎粗的测定,工具为精度为0.1 mm的游标卡尺,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西红柿枝茎粗细。西红柿总产量的测定,测量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总产量(单位kg)。西红柿单果重量的测量:统计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单果重量,最后取测量的平均值(单位为kg)对于试验过程中涉及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等,主要是在以上测量相应时间使用Hydra测量仪来测量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进行测量。(依次为5、10、15、20、25 cm)

整个试验过程共计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田间管理,也可以称为试验前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指灌溉试验,是本试验研究的主体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7月3日进行育苗,育苗数量大于1 000株。先对大棚做高垄,并在垄上铺塑料薄膜,旨在防止雨水进行大棚影响试验;然后在大棚内整地、晒垡、施鸡粪(240 kg左右)、喷洒土霸及对土壤消毒等,上述处理全部完成后用塑料薄膜盖地,盖地时间约为10 d,目的是利用高温来杀灭土壤中已有病虫害。上述处理完成后,开始作垄,每垄分为11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长为1.1 m,垄宽为1.5 m,其中沟宽0.8 m、垄宽0.7 m,垄高0.25 m。在苗株呈四叶一心时进行定植;试验区内的每个小区分别栽种14株西红柿,两面的重复每个小区栽种10株西红柿,共计374株西红柿。各试验小区之间需要埋塑料薄膜,深度约60 cm,目的是防止试验小区间产生灌水影响。在全部定植完成后向大棚中沟灌大水。

第二阶段,灌溉试验阶段,始于即西红柿结果初期,终于完全收获;约在2013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间。试验过程中将去底的口杯盖于每个孔之上的方法来防止土壤堵塞灌溉孔。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间使用不同方式对西红柿进行灌溉试验,各种灌水方式耗水量使用烧杯或者带刻度量筒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茎粗生长的影响

从表1中可看出,不同灌水量、注射深度的地下灌溉处理对西红柿茎粗的影响差异是显著的。针对对应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灌水量在等级B、等级C与等级A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并且等级B、C大于等级A,而等级B、C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从中还可看出注射深度对茎粗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等级b较等级a、c要高出许多。

2.2 不同灌溉方式的西红柿单果重、总产量及水分生产率影响

从表2中可看出,灌水量对大棚西红柿产量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存在的差异也较为显著。沟灌、滴灌两种方式,由于灌水量都比较充分,从总产量上来说2种方式差异不显著。但地下灌溉则不同,不同灌水量对西红柿总产量的影响较大,表现为等级B大于等级C而等级C要大于等级A,这说明地下灌溉方式中的灌水量不是越大越好,过大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过小则不利于株苗生长。水分生产率产角度,可发现地下灌溉方式的水分生产率要显著高于沟灌和滴灌,水分生产率最多的是等级A、等级B次之、等级C最低,说明地下灌溉方式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但是等级A的水分生产率虽然最高,但其西红柿总产量却是最低的一组,大棚西红柿种植追求的是产量,因此可以看出等级B(0.75 L)灌水量最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从表中还可看出,地下灌溉方式中注射深度对总产量的影响,等级c(30 cm)较有利于大棚西红柿生长

3 结语

大棚西红柿种植中,沟灌、滴灌与地下灌溉相比,后者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其能够对大棚西红柿的灌溉深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使西红柿的根系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水分。特别是已经被许多试验研究证明的地下灌溉方式更能使土壤水分含量平稳的变化,这样能够保证土壤的良好通气性,大棚土壤不易出现板结,从而使大棚中的西红柿根系保持旺盛的活力,近而通过地下灌溉方式灌水量的变化来影响西红柿的茎粗和产量。对于大棚西红柿来说,本试验研究表明:当每次地下灌溉方式的灌水量保持在0.75 L时,是最节水最经济的;同时,当地下灌溉方式的注射深度在20~30 cm时,大棚西红柿的总产量是比较高的;对当前大棚西红柿栽培种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生长发育西红柿大棚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西红柿熟了
大棚讲课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大棚蔬菜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