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14-09-25李爱民王红霞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施肥解决措施玉米

李爱民+王红霞

摘 要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就能提高产量。玉米施肥中一般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施肥方法失当、肥料配比不适,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才能做到科学种植。

关键词 玉米;施肥;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玉米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和各种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玉米的产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玉米的施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能针对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就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由此,总结了在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1 问题

1.1 施肥方法不够科学

由于一些现实原因,农民群众对施肥方法越来越不重视,以前的分次施肥变成一次性施肥,以前的肥料深施变成地表撒施,由于施肥方式粗放,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也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1.2 肥料配比不合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保证足够的水肥供应是使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而在实际种植中,有些群众在施肥时,过于注重施用氮肥,而对磷钾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则不够重视,每667 m2一般施入碳磷酸氢铵100 kg或尿素40至50 kg,而很少施入磷钾肥和微肥。由于配比不合理,不仅造成了大量氮肥的浪费,而且降低了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玉米植株的抗倒倒伏力,并且导致千粒重低,影响了玉米的产量。

1.3 新型肥料成本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变化,近几年,农业专家和肥料生产企业联合开展新型肥料的研发工作,相继研制生产出一些具有长效性、生态性、复合性等特点的肥料,对于农民来说可以达到省时、省力、节能、高效的目的,但是这些新型肥料的售价与普通肥料的售价差距很大,每100 kg往往高出好几十元,因此群众难以接受,不能在市场中普遍推开。

2 解决措施

对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利于玉米种植,提高每667 m2的产量。

2.1 增加有机肥用量,培肥改良土壤

对夏播作物实行早播种有利于增产增收,因此,在夏粮生产中一般都抢收抢种,对冬小麦抓紧收获,紧接着对玉米生产实施贴茬抢种的方式进行播种。在进行农田管理时,要在冬小麦整地施肥的时候增加施入有机肥,也可以利用秸秆还田的方式来改良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使土壤的基本肥力提高,这样就为将来玉米根系的生长创造打下了基础,也能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农田的保水保肥性。

2.2 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合理补施微肥

不同土壤的肥力也不相同,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确定氮、磷、钾肥的施用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氮肥最多,钾肥次之,磷肥最少,需肥比例大概是1∶0.8∶0.5。假如目标产量是每667 m2 600 kg,则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N、K、P养分量分别为15 kg、12 kg、7.2 kg。在总量确定后,就可根据测土单位测量出的土壤养分实际含量来计算出土壤养分的供肥量(kg/667 m2),一般为土壤养分测定值(mg/kg)×0.15。由于养分的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因此得出的结果需要再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氮的校正系数大概是0.3~0.7,磷的校正系数大概是0.4~0.5,钾的校正系数大概是0.5~0.8。当土壤的供肥量确定之后,让总需肥量减去土壤供肥量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肥料的施入量,要按照具体施入的肥料品种乘以该肥料的利用率,得出的结果才是肥料的实际施入量。玉米单产为500~600 kg的地块,每667 m2一般施N 24 kg、K2O 8 kg、P2O5 7 kg左右。在施用微量元素方面,可以在玉米的苗期追施锌肥,每667 m2用1~1.5 kg的硫酸锌掺拌干细土10~15 kg,最好采取条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选用浓度为0.2%的硫酸锌进行喷施,这种方式需要在苗期至穗期喷施2~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0~15 d。

2.3 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

建议采用分次施肥的方式,可以在播种玉米之后的第25 d、45 d和60 d进行分次施肥。第1次施肥在玉米的拔节期进行,这时追肥能使叶片增大,并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此次追肥占总追氮肥量的20%~30%和磷钾肥的全部,每667 m2可追施玉米专用配方肥30~40 kg,也可以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左右、磷酸二铵15 kg左右、氯化钾10 kg左右、硫酸锌2 kg左右。第2次的追肥时间在播种玉米后第45 d,此时植株高度达到成人腰部,这时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间段,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需肥量应占总施氮肥量的50%~60%,每667 m2追施尿素25~30 kg或磷酸氢铵60~80 kg。第3次追肥时间在播后第60 d左右,此时玉米开始抽丝,施氮量占总施氮量的10%~20%左右,每667 m2须追施尿素7~

10 kg。除此之外,在玉米抽雄开花之后还要进行根外追肥,一般采取喷施的方式进行,用每667 m2不高于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50 kg,此次喷施可以提高玉米粒重。另外,最好不要撒施肥料,建议采取土下深施的方式进行施肥。现在的玉米播种机一般都能在播种的同时进行肥料深施工作,而且做到了种、肥分离,这样就避免了肥料对种子幼根的伤害。玉米大喇叭口期的追肥可采取条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深度一般在10~15 cm左右。

2.4 改善肥料品种结构,大力推广新型肥料

随着科技发展,低浓度、易挥发的肥料必然会被逐步淘汰,肥料生产厂家为满足现代的种植需求,研制并生产出了玉米专用配方肥、控释肥、包膜肥及复合肥等多种新型肥料,使用这些肥料可以节省时间、节省肥料、增加利用率,但由于新型肥料的售价高昂,老百姓不易接受,所以,只有降低价格,才能快速推广这些新型肥料,让百姓受益。

3 结语

针对玉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才能做到科学种植,达到省钱、省时和提高产量、质量的效果。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施肥解决措施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