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2014-09-24崔利章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绿化太阳能建筑设计

崔利章

摘 要: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并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舒适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生态源于人类对自身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健康就成了目前人类最关心的话题。而“健康住宅”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并且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因此人在这个墓础上发展上,建立了生态建筑,为人类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场所。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从生态角度考虑问题。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历经数十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原则、方法。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环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人、建筑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所以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的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使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3.能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 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 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 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5.减少人工层次,更加注意自然环境设计。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视,确定“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6.弹性设计。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如:楼梯的可生长,预留的空间管道,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等。

二、设计是实现生态建筑的基本技术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首先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基本的技术策略。

建筑通风是生态建筑普遍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技术,自然通风应该取代机械通风和空调制冷,一方面可以不消耗能源而降温除湿,另一方面提供新鲜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健康。比如设计中,在转角的地方设计出入口和玻璃塔,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升高,冬天可以降低,周边玻璃起温室的作用,对室内起保护的作用。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

2.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

3.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

4.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为实现这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有效途径:

(1)开发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二是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1、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2、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上建筑可节省热能25~80%。3、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4、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5、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6、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2)物质能量循环利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各种生态住房,低能耗住房大量兴建。将来的房屋建设对能量的利用将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自然能(太阳能,风能等)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各种技术装置如风车,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2、太阳能的间接利用—— —生物能循环,通过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利用空间,增加产量,同时又可以起到保温节水,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气候等效果。

(3)加强绿化设计城市与建筑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有放氧,净化空气,杀菌,调节空气等作用;还具有一等的心理功能。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日本的“与环境共生的住宅”中。屋顶种植有地锦植物和蔬菜,在提高绿化率的同时,加强了建筑的隔热功能,有效地防止了热辐射,改善了夏季室内环境,阳台上采用垂直绿化,同时装了中庭,用生物气候来调节室内气候。

(4)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其栖息地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果和功能,再发展中系统内各种生物的因素和环境内因素按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保护原始的环境的生态平衡是不可能的,虽然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们实践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但保护是为了利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就可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三、小结

未来的新世纪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建筑技术,科学技术的实际水平,建设有前途的大厦将作为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将带动建筑业的迅猛发展。

猜你喜欢

绿化太阳能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太阳能维修等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我爱绿化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沙湖立交绿化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