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2014-09-24王运秋

关键词:感观谷壳酱香型

王运秋

摘要:本文对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酱香生产工艺

0 引言

酱香型大曲酒以其香气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为消费者所喜爱。但酒之酱香和酱之香或酱油之香截然不同。茅台酒是该香型代表产品,故也称茅型酒。它产于贵州仁怀茅台镇。茅台酒曾定为国宴用酒,早在1916年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会上,茅台酒就荣获金质奖。

酱香型大曲酒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国初期主要仅在贵州仁怀茅台镇周围生产。随着各省同行间的广泛技术交流和相互学习,这一香型酒已延伸到全国10余个省、市。

1 酱香型大曲酒的风格

酱香型大曲酒其风味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独特的风味来自长期的生产实践所总结的精湛酿酒工艺。其特点为高温大曲,两次投料,高温堆积,多轮次发酵,高温流酒。再按酱香、醇甜、窖面及窖底香四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分别长期贮存,勾兑贮存成成品。

2 酱香大曲酒的工艺流程

酱香型酒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周期长,原料高粱从投料酿酒发酵开始,经八轮次发酵每次1个月发酵分层取酒。分别贮存3年后才能勾兑成型。它的生产十分强调季节,每年都是在端午前后开始制曲,重阳开始投料。

3 原辅料标准及处理

3.1 高粱

3.1.1 产地:贵州茅台镇本地或周边地区产小红高

粱。

3.1.2 感观要求:色泽红褐色,不宜带有青白色、颗粒饱满、种皮薄、籽粒断面呈玻璃质、气味正常。

3.1.3 理化指标(表1)

3.1.4 高粱粉碎

①下沙粉碎度要求碎粒的比例为16~20%;糙沙粉碎度要求碎粒的比例为27~30%;要求每粒高粱都要经过粉碎机压过,不要有“跑粒”,这样才有利于蒸煮糊化。

②高粱粉碎后用麻袋装袋计量,每袋75.0Kg。

3.2 大曲

3.2.1 指标要求

粒状:细粉状 颜色:黄色

水分:≤13%淀粉:52~65%

酸度:0.7~2.5(mol/kg干曲)

糖化力:50~300mg/(g.h)

3.2.2 大曲粉碎

将大曲用木锤或排牙滚碎机打碎成颗粒状,然后用磨粉机磨细,曲药粉碎后用麻袋装袋计量,根据生产需要确定袋装量每袋误差不超过±0.5Kg。

3.3 谷壳

3.3.1 感观指标:新鲜,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的金黄色干燥谷壳;谷壳成块瓣。

3.3.2 清蒸谷壳

①蒸谷壳时底锅必须保持清洁,穿烟后用大汽敞开猛蒸至少30分钟。谷壳必须从袋中倒在甑内。

②将蒸熟的谷壳堆到指定位置并与未蒸的分开,冷却备用,生产使用的谷壳必须经过清蒸。

③不允许使用未蒸的谷壳。

4 下沙操作

取占投料总量50%的高粱,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加90℃以上的热水润粮4-5小时,加水量为粮食的42-48%。继而加入去年未蒸6轮次酒的母糟5-7%拌匀,蒸粮至带有3成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在晾堂上洒10-12%的量水,摊凉。撒入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堆积发酵待顶温达50℃,堆积糟醅有香甜味和酒香时,即可入窖。

5 糙沙操作

取占投料总量50%的高粱,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加90℃以上的热水润粮4-5小时,加水量为粮食的42-48%。然后加入等量的下沙出窖发酵糟醅混合装甑蒸料,首次蒸得的生沙酒,不作原酒入库。

6 熟沙操作

熟沙操作即3-8轮次操作,窖内糟醅经发酵一个月后开窖起糟,起糟不可过多,用多少起多少防止酒精挥发损失,采取一窖多甑随起随蒸的方法进行蒸馏取酒,上甑前30分钟开始起糟放置于酒甑旁的晾堂上,混入适量的熟谷壳后再用打糟机打散(一、二轮次不允许使用打糟机),要求谷壳与糟醅混合均匀、疏松、无团块。

7 入库轮次酒要求

窖面:曲香突出,稍有泥味或无,干净,无异杂味;

酱香:酱香(味)突出,丰满,醇厚,回味悠长;

窖底:窖香浓郁,醇和,后味干净;

醇甜:酱香(味)明显,醇和,味甜、干净;

次品:不符合轮次感观标准;浑浊、有邪杂味,酸涩味过重;低于轮次酒精度标准。

表2

[产酒轮次

一轮次

二轮次

三轮次

四轮次

五轮次

六轮次

七轮次][感观标准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生沙香突出,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微甜。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生沙香、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微有粮香或无、醇和、尾净。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糊香味。

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略有焦糊味。

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带枯糟味。][酒精度

≥56.0%vol

≥55.0%vol

≥54.0%vol

≥54.0%vol

≥54.0%vol

≥53.0%vol

≥52.0%vol]

参考文献:

[1]沈怡方.关于清香型白酒的几点思考[J].酿酒,2010(02).

[2]张志刚,吴生文,陈飞.大曲酶系在白酒生产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酿造,2011(01).

[3]沈怡方.试论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与发展前景[J].酿酒,2012(03).

猜你喜欢

感观谷壳酱香型
木质材料视觉感观语义分维量化评价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单词妙记法
卷首语
谷壳保鲜贮藏红薯
电子舌在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区分识别中的应用
茅台酱香型酒糟和酒曲脂溶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酱香型白酒理化指标的Logistic模型
谷壳对水中铜镉离子的生物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