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

2014-09-24袁苏琼

关键词:防范措施环境监测

袁苏琼

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监测中常见的事故隐患,并针对各类隐患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 事故隐患 防范措施

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与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接触,或者直接深入到各种生产现场。对于环境监测者来说面临着诸多潜藏的危险,以及事故隐患等。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各类事故的隐患及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本文结合多年的环境监测实践经验,对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进而为环境监测者顺利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环境监测中事故隐患的种类

1.1 现场监测中的事故隐患

对于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发生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高空类、地面类、水上类、污染物类、器物类。

1.1.1 高空类

环境监测人员在监测烟道气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在烟囱较高的部位开设烟气测孔。在监测企业组织排放的废气时,同样需要将监测孔开设在排气筒较高的部位,进一步监测质量。在监测噪声声源时,对于有些噪声源,有时位于楼房的顶部,甚至车间的顶部,为了便于进行监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爬到较高的位置。如果监测项目属于高空类时,在监测过程中,为了避免给人身造成伤害,一般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1.1.2 地面类

在事故隐患的明显程度方面,地面监测与高空监测相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但是事故隐患不明显不意味着不存在。例如,对建筑工地的建筑噪声进行监测时,环境监测人员时刻面临建筑机械、运输车辆的危害。在监测工厂的噪声时,机械、运输车辆的危害等同样存在。另外,地面上的明沟暗渠、污水处理站的水池等,对人身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1.3 水上类

船上事故和桥上事故共同构成水上类事故隐患。如果采样或监测在船上进行,那么在进行采样或监测时需要提高注意,否则就会面临掉下河的危险。同样在桥上进行采样时,监测人员就会受到桥栏杆维护不及时或者年久失修的危害,甚至将会面临掉下河的危险。另外,在桥上进行采样监测时,当采样器具或监测设备下放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过往船只构成威胁。

1.1.4 污染物类

在监测废气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就会受到废气的侵害。

1.1.5 器物类

通过上述分析,各类机械、高空坠物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构成伤害。

1.2 实验室中的事故隐患

对于化验室中的事故隐患,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化学品类、气体类、水火类、器物等。

1.2.1 化学品类

在使用、管理剧毒、腐蚀药品的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将会对人体构成危害。

1.2.2 气体类

氢气、乙炔等化验室中所用气体,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存放、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发重大事故。

1.2.3 水火类

对化验室进行日常管理时,如果供水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水患。对于电器等易爆物品如果疏于管理,同样会酿成大祸。

1.2.4 器物类

在对玻璃等进行切割时,如果操作不规范,那么人体就容易受到伤害。

2 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人身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1 现场监测中事故的防范措施

2.1.1 高空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环境监测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根据施工要求,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测试之前,检查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带的可靠性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如果在车间、楼房顶部进行作业时,为了测试的安全性,需要集中精力,严禁打闹或将身体探到保护网的外侧。

2.1.2 地面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当监测人员测量建筑工地的噪声时,为了确保自身及测试设备的安全,需要注意周围过往的车辆、建筑机械的运行等。到企业进行监测时,留心地面的明沟暗渠,同时注意高空坠落物,必要情况下佩戴安全帽。

2.1.3 水上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利用船只进行水面采样监测时,不要打闹,要坐好或站稳。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分散在船的两侧,进而确保船只的平衡。在河面的桥上进行作业时,需要对桥、栏杆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如果桥上没有栏杆时,为了进行采样,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向水面投放测试仪器或采样器具之前,需要对周围的情况进行观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投放,防止对人体构成伤害,同时能够避免损坏仪器、器具等。

2.1.4 化学危险品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携带固定剂等化学物品进入现场时,通常情况下需要放牢固,避免化学药品发生倾倒或溢出,同时设置专人看管,防止乱拿。接触固定剂后需要立即洗手。到化工企业、化学品仓库等场所进行监测时,需要遵守规章制度,对于贮槽、贮罐等物品不能随意乱动,在对其进行监测时,可以请求企业的陪同人员提供帮助,进一步规避风险。

2.1.5 污染物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在对烟气、废气等进行监测时,为了防止废气被吸入人体,在这种情况下监测人员要站在测孔的上风向。如果避开存在一定困难时,这是需要佩戴防毒面具。进行事故性监测时,需要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2.1.6 器物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环境监测人员深入到有危险的现场进行监测时,需要佩戴安全帽,进一步对高空坠物等进行预防。进入车间、工地进行作业,需要注意周围的机械等。

2.2 实验室中事故的防范措施

2.2.1 化学品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严格遵守保管、领用制度,对剧毒、腐蚀性药品进行管理,同时按需发货。及时收起发生散落化学药品,并做好相应的解毒处理。

2.2.2 气体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在通风橱内,对有毒气体,以及产生有毒气体的药品进行处理。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对腐蚀性药品进行取用,操作后需要清洗手。在移动较大的瓶子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一手抓牢瓶颈,另一只手托住底部,走路时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滑落,同时做到轻拿轻放。

2.2.3 水火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对化验室的供水系统进行管理,化验人员在下班前需要对水管的关闭情况进行检查。气温较低时,需要对水管做好防冻处理。在对易燃易爆液体进行操作、倾倒时,需要远离火源。打不开盛放器具时,不能用火加热或敲击。

2.2.4 器物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在对玻璃管进行切割,或者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时,为了防止戳、划伤手掌,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开启安锫瓶时,沿瓶颈先用小砂轮划一圆周划痕,用镊子的手柄进行果断敲击。

3 结束语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通常情况下要触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在监测过程中,只要充分意识到这些事故隐患的危险性,并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进而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阿克木·吾马尔,热孜万古丽·玉努斯.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能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

[2]王晖.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

[3]李爱东.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输出误动防范措施探讨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