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力部委争锋全国汽车职技赛

2014-09-24李剑平

民生周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教育部职业院校大赛

李剑平

“非常遗憾,中职、高职冠军选手不能同时登台亮相。”日前,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公开批评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高职组被部门和行业组织分而治之、多头管理乱象时说,这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有害无益。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到2013年底达2.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37亿辆,市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技能大赛是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方向标与检验平台。”知情者透露,关于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话语权的问题,涉及教育部、交通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而对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选拔权进行博弈的,则集中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部门和机构。

有关部委及行业组织到底为何而争,深层次的因素是什么?

南北两场赛 揭开两个“爹”

6月中旬,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中职组)大赛在无锡举行,而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大赛则在长春进行。

一位关注汽车人才培养的人士说,中职组比赛连续主办了7届,业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年还诞生了全国首位女汽修冠军、首位藏族汽修冠军。而高职组比赛今年为第三届,观众较往届少了很多,并成为业界“吐槽”对象。

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划,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赛项施行申报、遴选制度,由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有关单位提出申请,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职业院校初审、专家评审、赛项设计团队答辩、大赛执委会审核公布。

记者获悉,中职组比赛由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主办,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江苏省教育厅等承办;高职组比赛同样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分别是吉林省教育厅、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等。

那么,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是如何与学生汽车大赛扯上关系的?这得从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三原则说起。教育部根据“三原则”牵头成立了53家“行指委”、6家“教指委”。这些组织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在交通部人教司,主任委员为该司负责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则设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培训部(即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委员为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

“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及学生技能大赛中,出现了认交通部还是认机械工业联合会为‘爹的‘拉锯战。”知情者透露。

话语权交锋由来已久

接受记者采访时,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并不回避学生汽车大赛语话权争夺的问题。他说:“汽车前市场管制造,后市场管维修、销售的模式,与现在汽车产业升级、制造与服务并重发展趋势不适应。”

陈晓明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下辖专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民政部注册登记)等行业组织分属不同部门,这是历史造成的,不符合市场规律,不适应汽车产业运营管理体系。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前身是原机械工业部教育司,上世纪90年代国家机构改革后负责行业教育培训工作。陈晓明说,面对汽车主机厂从制造业向制造与服务领域延伸及绿色汽车发展的趋势,学生汽车大赛不能按计划经济思维设计,应按完整产业链所需要的能力设计,不光高职组汽车大赛由该中心主导,中职组汽车大赛也应合并统一组织、设计。

对于这种大赛设计格局与趋势,交通部表示“反对”,并给出理由:国务院法规、中央编办批复交通部“三定”职责(中央编办发〔2013〕133号),均明确交通运输部门主管全国机动车维修业。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也设在本部门。2013年交通部、教育部还联合签发在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意见。

尤其是参加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结合6月份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通部部长杨传堂批示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从行业发展及中高职衔接,交通运输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角度,专业目录、技能大赛等应放在同一个类别进行科学研究与制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怡民说。

现在交通运输类中职专业、高职专业分别归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造成中高职专业、课程不对接,甚至出现同质化竞争,直接受影响的交通运输高职院校33所,在校学生29万人;中职学校120多所,在校学生40万人。

3年前开始,有关方面就围绕机动车维修类专业归属、学生汽车大赛话语权等展开了交锋。去年9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上,交通、机械“行指委”就有争议的地方。有关部门表示,会上能协商的就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可以提交书面意见。交通“行指委”提交书面意见后一直没有下文。

今年以来,交通部人教司依法履行职责,除人教司领导主动走访教育部职成司领导外,还以正规渠道向教育部职成司发函,商请解决中、高职学生汽车大赛“一分为二”等有关问题。

据透露,目前,教育部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机动车维修类专业已划至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但是,对高职组汽车大赛归属问题,态度不明确。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社部关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工作,又刺痛了教育部以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据了解,2015年世界第43届技能大赛将在巴西举行,中国将再次组团参加。endprint

有着“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始于1950年,每两年举行一次,选手年龄要求在22周岁以下。中国从2011年开始组队参加。教育部方面认为,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的一支新劲旅,中国代表队选手的选拔、培训工作应依托行业企业,并与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有机衔接,达到一致对外、为国争光的目标。

现实的情况是,全国每年有3000万中高职在校生,大部分在校生的年龄在16~21岁间,2014年有1万多名选手参加了12个专业大类、95个项目比赛。作为中国技能人才主力军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因有关部门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队的大部分选拔、集训基地设在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部分企业,令学生难以企及世界技能大赛这一舞台。这能真正代表中国的技能水平吗?知情者质疑:“画地为牢,生怕国家对选手的补贴、奖励旁落他人。”

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一个项目比赛中,中国选手的速度比德国选手快,最后却是德国选手获胜。裁判的理由是,中国选手布线不规范,德国选手布的线是水平线。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孙守仁说,该协会拥有国内一流的专家资源及世界技能大赛汽修项目裁判等,他们主动找到人社部能力建设司对接,希望参与并承担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汽修项目选手的选拔与训练指导工作。不过,并未得到对方的积极响应。

职教面临各自为政考验

“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汽车大赛中高职分设存在的争议问题,教育部不裁决,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抓住不放。”知情者透露。

记者查阅人社部发文的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安排表发现,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没有列入国家级一类、二类竞赛目录,获奖选手不能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不能获得晋升一级职业资格的奖励。至于具体原因,人社部方面让记者去问教育部。

其实,要解开这些“结”也很简单,教育部根据国务院法规、中央编办批复交通部“三定”职责,把交通运输类高职专业、高职学生汽修大赛划至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组织;人社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队选手的选拔、集训工作可把全国职业院校的资源整合进来,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直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队的选拔。知情者说,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些积极变化。

“国内类似问题很多,政府、行业组织、行业学校错位、失位、越位的事也不少。到底是以部门利益为大,还是以学生成长与人才培养为大?有关部门就是喜欢单干,根在利益上,难点在政府部门,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现代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陈晓明说。

虽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但据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人士介绍,在高规格的会议上,有关部门还提出建立“现代职业培训体系”,细致到课程怎么开设等内容。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差不多,如果另搞一套“现代职业培训体系”就显得调子不一致。

部分职业院校校长表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整个职业教育战线人员异常兴奋,以为困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历史性难题会迎刃而解。

现在看来,一切如故。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行业指导与产教融合,国家有关部委、行业组织连学生技能大赛话语权都争得不可开交,何谈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机械教育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状况对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害处,你懂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部职业院校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