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利县柑桔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2014-09-24涂成军李建军王恩海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桔园黄板土鸡

涂成军,李建军,王恩海

(慈利县植物保护检疫局,湖南 慈利 427200)

慈利县地处湖南西北部,是张家界的东大门,处于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有“湘西门户”之称;属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小的气候特点;该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岗、坪俱全。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超过1.7万hm2,产量20万t以上,产值近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

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大部分果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粉虱、恶性叶甲、大实蝇、爆皮虫、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等发生较为严重,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形成了病虫暴发成灾与化学农药过度使用的恶性循环,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导致果实商品价值降低和果品残留超标,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当地的柑桔产业的发展。随着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发展步伐的加快,推广柑桔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势在必行。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尤其是该县纳入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湖南省植保总站“全国柑桔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县”以来,逐步形成了以螨治螨、黄板诱杀、食物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桔园生草、桔园放养鸡鸭等柑桔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区内柑桔重大病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且产量提高、品质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 示范区基本情况

示范区选在慈利县二坊坪乡高溪村和黄沙坪村的两个柑桔生产基地。该基地属丘陵山区,大多为缓坡性山地,海拔300 m左右;土壤肥沃,较适宜柑桔的生长;品种主要为宫川、大叶尾张、国庆1号等,树龄大部分为10 a,面积约147 hm2,辐射面积达到0.2万hm2以上。

2 柑桔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体系

2.1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

利用害虫趋光、趋波的特性,按每3 hm2一盏灯,杀虫灯以高出桔树0.3 m左右为宜。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即5月上旬~10月下旬)开灯,每日开灯时间为晚上8:00至次日凌晨6:00;该技术主要诱杀粉虱、爆皮虫、吸果夜蛾、天牛、蝽蟓、凤蝶等。通过调查,示范区爆皮虫平均为害率为1.3%,吸果夜蛾为害率为0.12%;而非示范区爆皮虫的为害率为3.2%,吸果夜蛾的为害率为1.01%。

2.2 食物诱剂诱杀技术

利用大实蝇的趋化性,采用果瑞特、糖醋液诱杀大实蝇。在大实蝇成虫发生期(即5月下旬~7月上旬)采用果瑞特进行树冠喷药;在桔园中每667 m2喷10点,每点0.5 m2,点的选择以背阴顺风果多处为宜,主要喷于叶片的背面,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和傍晚。或是选择用悬挂糖醋钵进行诱杀,具体做法为用糖2份、醋1份、水10份、敌百虫少许,充分溶化制成糖醋液悬挂桔园诱杀大实蝇成虫;每667 m2悬挂15个,每7天更换一次药液。据调查:示范区内虫果率为0.2%,而常规区达到了3.7%。

2.3 黄板诱杀技术

按每667 m2桔园悬挂黄板25块,主要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悬挂高度以高于树冠20~40 cm为宜,4月上中旬挂板,若粘满虫,可刷1次机油后再利用。该技术对蚜虫、粉虱的防控效能达到60%左右。

2.4 以螨治螨技术

在桔园害螨盛发前,投放捕食螨,利用捕食螨来捕食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等。以螨治螨需要选择适宜的桔园,以树龄达4龄以上,常年无严重干旱,不缺行缺株,实行了生草栽培的桔园为宜。释放时期为柑桔螨类发生高峰前期,投放时间选择在晴天的傍晚;同时注意天气预报,避免释放后2天内下大雨,导致捕食螨的死亡。主要技术措施为:第一步搞好前期处理;在挂螨前20天对果园用化学农药进行一次全面的清园,彻底降低病虫基数,保证在捕食螨释放前桔园内百叶害螨(含卵)数量在200头以内,清园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释放前5天全园割草一次,以利桔园自身的天敌迁移到果树上取食害螨,释放后至采收前实行生草栽培,禁止化学除草和随意割草,释放后禁用杀虫杀螨剂,防治病害可在释放后30 d喷施对捕食螨影响小的杀菌剂。第二步投放捕食螨;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投放,同时应注意天气预报,避免释放后2天内下大雨,导致捕食螨的死亡;释放时将包装袋两边剪开,外用厚薄膜覆盖,用图钉钉在桔树中上部内部的分杈处,避免阳光直射。

2.5 桔园生草技术

在3~4月,铲除桔园恶性杂草,种植绿肥用草,以增强抗旱保温能力,改善果园小气候,为柑桔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捕食螨等多种天敌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在释放捕食螨前后如果杂草过高,可适当割草,保留20~30 cm,但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2.6 矿物、植物源农药应用技术

在化学防治柑桔病虫害时,选择使用机油和矿物油等矿物源农药和除虫菊酯、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污染。

2.7 桔园养鸡

在桔园内以绳网或竹篱笆作为围栏将土鸡限制在一定活动范围之内,围栏高度1.5~2.0 m,以防土鸡外逃,同时要用泥土将围栏底部封死,防止老鼠、黄鼠狼、狗等动物侵袭鸡群。桔园放养土鸡还需要搭建鸡棚给土鸡提供栖息场所,鸡棚地势要高,背风向阳,不能形成积水和 “窝风”,鸡棚前应有较大活动场所。其鸡应选择1月龄左右的健康土鸡放养,每667 m2桔园放养土鸡以50羽较为合适,密度过大会使得桔园草、虫等饲料供应不足,需要增加补料量,增加养殖成本,鸡肉风味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密度过小,则会使桔园土地和饲料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能以鸡粪提高土地肥力,提高柑桔产量和品质,同时土鸡可以捕虫食草,节约养殖饲料成本,使得鸡肉质地结实,肉质鲜美细嫩,广泛受到市场欢迎。

3 绿色防控示范区效益

3.1 经济效益

按2013年绿色防控示范区的总投入、产出、毛收入、净收入统计结果,绿色防控区每667 m2农药投入133.2元、肥料135元,合计268.2元;人工投入折币打药工资每667 m2134.7元,施肥工资每667 m215元,修剪抹芽每667 m218元,采果工资每667 m2404元,合计571.7元,2项投入每667 m2合计839.9元。绿色示范区平均每667 m2产果1 683.3 kg,每1kg均价1.7元,每667 m2产值2 861.6元,除去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每667 m2净收益2 021.7元。常规区平均每667 m2产果1050.2 kg,每千克均价1.24元,每667 m2产值1 302.2元,除去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每667 m2净收益只有732.6元。绿色防控区比常规防治区每667 m2净增收益1 289.1元(表1)。

3.2 社会效益

通过几年的绿色防控示范,累计在二坊坪乡实施柑桔绿色防控技术567.7 hm2。推广应用杀虫灯254盏,黄板15万余片,捕食螨50万袋。推广使用机油乳剂、苦参碱等矿物、植物源农药30 t。同时项目辐射区带动了二坊坪、零溪、景龙桥、朝阳、零阳、苗市等10多个乡镇,石门县的部分乡镇也来示范区参观学习,辐射面积达0.2万hm2以上。

3.3 生态效益

表1 柑桔绿色防控投入产出效益对比

绿色防控区和辐射带动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应用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相应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农药用量,大大降低了桔果农药残留量、示范区和部分辐射带动区柑桔达到了无公害标准,并能出口俄罗斯等国家。桔园周边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有益生物繁殖生存;通过几年的绿色防控,使示范区内食虫蜘蛛、瓢虫、草蛉、寄生蜂、有益菌等天敌资源种类增加15%,数量也增加了32%。

4 结 论

在近几年柑桔供大于求及价格不稳的情况下,桔农很难受益。提倡绿色防控,提高柑桔品质,达到无公害柑桔的标准,是今后柑桔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绿色防控示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推广了柑桔绿色技术体系,使柑桔病虫综合防治效果达到了90%以上,优果率达到95%以上,得到广大桔农认可。然而在以螨治螨、黄板诱杀、食物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等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以螨治螨虽然防治效果显著,但其实施的技术性较强,需要有相关的技术配套,即早春和冬季清园、修剪生草、诱杀害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且目前捕食螨在推广应用中还存在难以在本地形成稳定的种群,需要每年人工释放等问题;而黄板诱杀技术中存在黄板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杀虫灯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且诱杀了部分益虫等。

[1]蔡跃台.柑桔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7,(7):64,67.

[2]徐正绪,秦海英.印江县柑橘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11,(4):24-25.

[3]张建文.柑桔捕食螨应用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2008,(3):24-25.

[4]袁深造.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柑桔害虫试验观察[J].广西农学报,2009,24(6):24-26.

[5]郭元成,严长清,等.桔园养鸡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13,(13):50-51.

猜你喜欢

桔园黄板土鸡
桔香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土鸡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草地养土鸡 致富山里人
茶园黄板不同挂置高度和朝向对诱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