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初报

2014-09-22潘汉周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增效间伐马尾松

潘汉周

摘 要:在马尾松可伐资源日益减少的形势下,开展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表明了抚育间伐、施用磷肥是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通过马尾松抚育间伐、施磷肥,提高了早期生长量,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的持续高产。通过控制抚育间伐强度,加施磷肥,667m2保留50株培育大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增幅最大,效果最好;保留80~120株/667m2,培育中小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量达到项目核定指标,抚育间伐加施磷肥增效显著。

关键词:马尾松;磷肥;间伐;增效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13-02

武平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之一,森林资源较丰富,林地面积达21.97万hm2,森林覆盖率79.7%,活立木蓄积量1 337万m3,其中全县商品林面积16.1万hm2,商品林活立木蓄积750多万m3。长期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影响马尾松可伐资源活立木蓄积量大幅度下降,木材径级越来越小,材质较为低劣,直接影响了生产家具、胶合板等企业对优质大径材的需求。

为改变上述现状,武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运用《马尾松磷营养高效利用种源、家系选择及育林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和《马尾松良种选育高产高级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使用2010-2012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100万元,实施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项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座落在十方镇梅坑村166.67hm2、万安乡贤溪村106.67hm2。自然气候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3℃,最冷月平均气温7℃,最热月平均气温27℃,年均无霜期345d,全年日照时数1 682h,年降水量1 737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海拔400~550m,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腐殖层中等,立地质量等级为Ⅱ,适宜马尾松生长。

2 试验方案

2.1 马尾松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 为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效益,集成推广应用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和密度控制的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术,改建示范林186.67hm2。即以培育胸径达26~32cm、主伐期为50a的马尾松大径材,选择利用优良种源造林、立地指数18~20、初植密度或现有林分密度较低的速生高产的马尾松人工林,按马尾松速生丰产造林密度及密度管理模型进行间伐和密度调控,加强密度调控后追肥,每株施用过磷酸钙为500g、人工修枝及林下补植杜英、木荷、桂花等稍耐荫的优良阔叶树种,以培育节少、节小、树干通直的大径级马尾松优质木材,并提高林分的生态稳定性。

2010-2012年完成十方林场马尾松大径材抚育间伐示范林建设166.67hm2,采取砍劣留优,砍密留匀、砍小留大,砍弯留直和砍衰留壮的“五砍五留”技术措施,进行抚育间伐随机区组试验,设立4种抚育间伐强度试验,即每667m2保留50株、60株、70株及未抚育间伐4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对不同重复实施相应试验处理时,要求由技术人员先进行标号,标出需间伐的对象。抚育间伐处理完成后,将设立固定样地,进行每木生长固定跟踪观测(包括间伐保留木本底测定),以研究抚育间伐对促进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对大径材培育的影响

2.2 现有马尾松人工林中小径材间伐抚育和施肥增效技术推广 现有大量的马尾松人工林和次生林因密度过大而影响林分生产力的提高。鉴于此,选择林相较好的中幼林,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通过技术集成,加强抚育间伐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建立抚育间伐示范林106.67hm2,重点推广中幼林适度间伐,以施磷为主。

2010年完成万安乡贤溪村马尾松中小径材培育目标的抚育间伐增效106.67hm2,采用“五砍五留”的技术措施,进行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后对中龄林施肥,每株施用过磷酸钙为300g,设立4种抚育间伐强度,即设置间伐保留80株/667m2、100株/667m2、120株/667m2、140株/667m24种处理,2个重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每一重复内处理小区大小为20m×20m。

3 推广试验结果分析。

3.1 间伐抚育材积生长量 根据表1、2、3种间伐处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年平均材积生长18.484 5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为0.0207 8m3/株。从表1可知抚育间伐后667m2蓄积年增长均大于项目合同核定年增长指标(16.2m3/hm2÷15=1.08m3/667m2)1.08m3/667m2。而从表2可知抚育间伐后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均超过项目合同核定年增长指标0.018m3/株,效果显著。从表2还可看到保留50株/667m2的平均单株材积0.023 57m3/株,比项目合同核定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指标0.018m3/株增加30.94%,效果最好。

3.2 间伐抚育施肥1a后材积生长量 从表3可看出,马尾松中小径材抚育间伐、施肥1a后4种处理林分年净生长量平均值为13.498 5m3/hm2,已达到项目合同核定指标11.61~14.54m3/hm2,抚育间伐、施磷肥效果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控制抚育间伐强度,加施磷肥,每667m2保留50株培育大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增幅最大,比项目合同核定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指标0.018m3/株增加30.94%,效果最好;每667m2保留80~120株,培育中小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量13.4985m3/hm2,达到项目合同核定指标11.61~14.54m3/hm2,抚育间伐、施磷肥增效显著。

(2)通过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加强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抚育间伐、施磷肥增效措施,将有力推动马尾松人工林高效经营与定向培育,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和大量生产优质的马尾松木材,以实现森林资源双增长发展战略目标,保障木材安全,实现兴林富民目标,稳定林改成效,同时有利于提高马尾松林分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致谢:本试验项目得到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周志春博导技术支撑和多次亲临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摘 要:在马尾松可伐资源日益减少的形势下,开展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表明了抚育间伐、施用磷肥是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通过马尾松抚育间伐、施磷肥,提高了早期生长量,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的持续高产。通过控制抚育间伐强度,加施磷肥,667m2保留50株培育大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增幅最大,效果最好;保留80~120株/667m2,培育中小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量达到项目核定指标,抚育间伐加施磷肥增效显著。

关键词:马尾松;磷肥;间伐;增效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13-02

武平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之一,森林资源较丰富,林地面积达21.97万hm2,森林覆盖率79.7%,活立木蓄积量1 337万m3,其中全县商品林面积16.1万hm2,商品林活立木蓄积750多万m3。长期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影响马尾松可伐资源活立木蓄积量大幅度下降,木材径级越来越小,材质较为低劣,直接影响了生产家具、胶合板等企业对优质大径材的需求。

为改变上述现状,武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运用《马尾松磷营养高效利用种源、家系选择及育林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和《马尾松良种选育高产高级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使用2010-2012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100万元,实施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项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座落在十方镇梅坑村166.67hm2、万安乡贤溪村106.67hm2。自然气候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3℃,最冷月平均气温7℃,最热月平均气温27℃,年均无霜期345d,全年日照时数1 682h,年降水量1 737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海拔400~550m,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腐殖层中等,立地质量等级为Ⅱ,适宜马尾松生长。

2 试验方案

2.1 马尾松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 为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效益,集成推广应用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和密度控制的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术,改建示范林186.67hm2。即以培育胸径达26~32cm、主伐期为50a的马尾松大径材,选择利用优良种源造林、立地指数18~20、初植密度或现有林分密度较低的速生高产的马尾松人工林,按马尾松速生丰产造林密度及密度管理模型进行间伐和密度调控,加强密度调控后追肥,每株施用过磷酸钙为500g、人工修枝及林下补植杜英、木荷、桂花等稍耐荫的优良阔叶树种,以培育节少、节小、树干通直的大径级马尾松优质木材,并提高林分的生态稳定性。

2010-2012年完成十方林场马尾松大径材抚育间伐示范林建设166.67hm2,采取砍劣留优,砍密留匀、砍小留大,砍弯留直和砍衰留壮的“五砍五留”技术措施,进行抚育间伐随机区组试验,设立4种抚育间伐强度试验,即每667m2保留50株、60株、70株及未抚育间伐4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对不同重复实施相应试验处理时,要求由技术人员先进行标号,标出需间伐的对象。抚育间伐处理完成后,将设立固定样地,进行每木生长固定跟踪观测(包括间伐保留木本底测定),以研究抚育间伐对促进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对大径材培育的影响

2.2 现有马尾松人工林中小径材间伐抚育和施肥增效技术推广 现有大量的马尾松人工林和次生林因密度过大而影响林分生产力的提高。鉴于此,选择林相较好的中幼林,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通过技术集成,加强抚育间伐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建立抚育间伐示范林106.67hm2,重点推广中幼林适度间伐,以施磷为主。

2010年完成万安乡贤溪村马尾松中小径材培育目标的抚育间伐增效106.67hm2,采用“五砍五留”的技术措施,进行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后对中龄林施肥,每株施用过磷酸钙为300g,设立4种抚育间伐强度,即设置间伐保留80株/667m2、100株/667m2、120株/667m2、140株/667m24种处理,2个重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每一重复内处理小区大小为20m×20m。

3 推广试验结果分析。

3.1 间伐抚育材积生长量 根据表1、2、3种间伐处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年平均材积生长18.484 5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为0.0207 8m3/株。从表1可知抚育间伐后667m2蓄积年增长均大于项目合同核定年增长指标(16.2m3/hm2÷15=1.08m3/667m2)1.08m3/667m2。而从表2可知抚育间伐后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均超过项目合同核定年增长指标0.018m3/株,效果显著。从表2还可看到保留50株/667m2的平均单株材积0.023 57m3/株,比项目合同核定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指标0.018m3/株增加30.94%,效果最好。

3.2 间伐抚育施肥1a后材积生长量 从表3可看出,马尾松中小径材抚育间伐、施肥1a后4种处理林分年净生长量平均值为13.498 5m3/hm2,已达到项目合同核定指标11.61~14.54m3/hm2,抚育间伐、施磷肥效果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控制抚育间伐强度,加施磷肥,每667m2保留50株培育大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增幅最大,比项目合同核定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指标0.018m3/株增加30.94%,效果最好;每667m2保留80~120株,培育中小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量13.4985m3/hm2,达到项目合同核定指标11.61~14.54m3/hm2,抚育间伐、施磷肥增效显著。

(2)通过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加强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抚育间伐、施磷肥增效措施,将有力推动马尾松人工林高效经营与定向培育,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和大量生产优质的马尾松木材,以实现森林资源双增长发展战略目标,保障木材安全,实现兴林富民目标,稳定林改成效,同时有利于提高马尾松林分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致谢:本试验项目得到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周志春博导技术支撑和多次亲临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摘 要:在马尾松可伐资源日益减少的形势下,开展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表明了抚育间伐、施用磷肥是马尾松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重要技术途径。通过马尾松抚育间伐、施磷肥,提高了早期生长量,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的持续高产。通过控制抚育间伐强度,加施磷肥,667m2保留50株培育大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增幅最大,效果最好;保留80~120株/667m2,培育中小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量达到项目核定指标,抚育间伐加施磷肥增效显著。

关键词:马尾松;磷肥;间伐;增效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13-02

武平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之一,森林资源较丰富,林地面积达21.97万hm2,森林覆盖率79.7%,活立木蓄积量1 337万m3,其中全县商品林面积16.1万hm2,商品林活立木蓄积750多万m3。长期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影响马尾松可伐资源活立木蓄积量大幅度下降,木材径级越来越小,材质较为低劣,直接影响了生产家具、胶合板等企业对优质大径材的需求。

为改变上述现状,武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运用《马尾松磷营养高效利用种源、家系选择及育林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和《马尾松良种选育高产高级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使用2010-2012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100万元,实施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项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座落在十方镇梅坑村166.67hm2、万安乡贤溪村106.67hm2。自然气候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3℃,最冷月平均气温7℃,最热月平均气温27℃,年均无霜期345d,全年日照时数1 682h,年降水量1 737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海拔400~550m,土壤为红壤,土层深厚,腐殖层中等,立地质量等级为Ⅱ,适宜马尾松生长。

2 试验方案

2.1 马尾松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推广与示范 为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效益,集成推广应用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和密度控制的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术,改建示范林186.67hm2。即以培育胸径达26~32cm、主伐期为50a的马尾松大径材,选择利用优良种源造林、立地指数18~20、初植密度或现有林分密度较低的速生高产的马尾松人工林,按马尾松速生丰产造林密度及密度管理模型进行间伐和密度调控,加强密度调控后追肥,每株施用过磷酸钙为500g、人工修枝及林下补植杜英、木荷、桂花等稍耐荫的优良阔叶树种,以培育节少、节小、树干通直的大径级马尾松优质木材,并提高林分的生态稳定性。

2010-2012年完成十方林场马尾松大径材抚育间伐示范林建设166.67hm2,采取砍劣留优,砍密留匀、砍小留大,砍弯留直和砍衰留壮的“五砍五留”技术措施,进行抚育间伐随机区组试验,设立4种抚育间伐强度试验,即每667m2保留50株、60株、70株及未抚育间伐4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对不同重复实施相应试验处理时,要求由技术人员先进行标号,标出需间伐的对象。抚育间伐处理完成后,将设立固定样地,进行每木生长固定跟踪观测(包括间伐保留木本底测定),以研究抚育间伐对促进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对大径材培育的影响

2.2 现有马尾松人工林中小径材间伐抚育和施肥增效技术推广 现有大量的马尾松人工林和次生林因密度过大而影响林分生产力的提高。鉴于此,选择林相较好的中幼林,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通过技术集成,加强抚育间伐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建立抚育间伐示范林106.67hm2,重点推广中幼林适度间伐,以施磷为主。

2010年完成万安乡贤溪村马尾松中小径材培育目标的抚育间伐增效106.67hm2,采用“五砍五留”的技术措施,进行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后对中龄林施肥,每株施用过磷酸钙为300g,设立4种抚育间伐强度,即设置间伐保留80株/667m2、100株/667m2、120株/667m2、140株/667m24种处理,2个重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每一重复内处理小区大小为20m×20m。

3 推广试验结果分析。

3.1 间伐抚育材积生长量 根据表1、2、3种间伐处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年平均材积生长18.484 5m3/hm2,年平均材积生长量为0.0207 8m3/株。从表1可知抚育间伐后667m2蓄积年增长均大于项目合同核定年增长指标(16.2m3/hm2÷15=1.08m3/667m2)1.08m3/667m2。而从表2可知抚育间伐后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均超过项目合同核定年增长指标0.018m3/株,效果显著。从表2还可看到保留50株/667m2的平均单株材积0.023 57m3/株,比项目合同核定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指标0.018m3/株增加30.94%,效果最好。

3.2 间伐抚育施肥1a后材积生长量 从表3可看出,马尾松中小径材抚育间伐、施肥1a后4种处理林分年净生长量平均值为13.498 5m3/hm2,已达到项目合同核定指标11.61~14.54m3/hm2,抚育间伐、施磷肥效果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控制抚育间伐强度,加施磷肥,每667m2保留50株培育大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增幅最大,比项目合同核定单株平均材积年增长量指标0.018m3/株增加30.94%,效果最好;每667m2保留80~120株,培育中小径材的年均材积净生长量13.4985m3/hm2,达到项目合同核定指标11.61~14.54m3/hm2,抚育间伐、施磷肥增效显著。

(2)通过马尾松抚育经营增效技术推广试验,加强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抚育间伐、施磷肥增效措施,将有力推动马尾松人工林高效经营与定向培育,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和大量生产优质的马尾松木材,以实现森林资源双增长发展战略目标,保障木材安全,实现兴林富民目标,稳定林改成效,同时有利于提高马尾松林分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致谢:本试验项目得到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周志春博导技术支撑和多次亲临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增效间伐马尾松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