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逆反心理的矫正

2014-09-22于伟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同龄闪光点心理健康

于伟

调查表明,小学生容易出现偏激、冷漠、做事任性、心理孤独等一些心理问题,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现象,其中最突出的是逆反心理。如何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调控,塑造健全人格,对小学生以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甚至是关键作用,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是集正确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二、逆反心理的危害性

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带来过重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对小学生来讲还会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长而久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酿成大错,甚至是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给学生一生及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三、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认知方式变化影响

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和认知方式的发展,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多向思维方面发展。对事物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越为迫切,越想探个究竟,以致产生“你越不让我做,我就做做试试,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千方百计去探知”的逆反心理。

2.教育方法不当影响

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方法的偏差是小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生硬,使学生对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产生反感心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评价不客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原因不清,处理问题简单、态度粗暴,甚至是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出现错误的处理结果,让学生对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对立,意见分歧,产生我行我素、反其道而行的逆反心理。

3.家庭教育不当和家庭关系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生长的基本环境,是小学生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着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式的教育,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架甚至是离异。父母不良习惯,如自己打麻将赌博,吸烟喝酒,却反过来教训孩子,就会让孩子产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想法,使孩子对家长的教育的正确性产生质疑和不服,情感上不满,行为上失控,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受同龄群体不良因素影响

在众多因素中,小学生受同龄群体影响的因素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同龄群体不仅拥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他们爱好相近,兴趣相同,容易相互认同,最容易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如果小学生同龄群体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小学生心理就会正常、合理,相反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5.受大众化传播及社会文化影响

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大众传播媒介和信息网络在家庭和学校基本普及,给小学生提供了学习、求知和接受教育的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众传媒、电脑网络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为追求大众化、新奇化,而忽视对小学生群体的关照,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本来警示人们的内容,常被小学生负面地接受。

四、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

1.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为此,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心交心,换位思考,解开他们的心理症结,教会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消除他们对事物的片面认识。

2.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是那些遇到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更是如此。对他们更要尊重,思想上不歧视,态度上不粗暴,感情上不厌恶,言语上少否定。要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多谈心多交流,用爱心去浇灌,使他们得到安慰和满足,这是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

3.客观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自尊和受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小学生更是如此,一旦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否则学生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对于后进生,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地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再恳切地提出要求和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闪光点是点燃学生心灵之火、使学生看到自己希望的开始,对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有重大意义。

4.树立正确导向,消除不良影响

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小学生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往往盲目地模仿,因此需要我们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和现象,深刻分析问题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

猜你喜欢

同龄闪光点心理健康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Facing peer pressure at high school直面同龄压力
民工叹
扔掉为师的包袱,当好“同龄”掌舵人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