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漠化深处的“花果山”

2014-09-21谌贵璇陈岗

当代贵州 2014年21期
关键词:花果山桃树桃子

谌贵璇+陈岗+

这是一个很小的村民组,地图上不一定找得到它的名字:普定县城关镇陈堡村梭筛组。

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移民村民,119户436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梭筛组村民以自己的双手和臂膀,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把光秃秃的石山,变成发家致富的“花果山”。

用双手改写命运

小小的梭筛藏在普定县石漠化的大山中。

石漠化,就意味着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梭筛就被专家认定为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1992年,普定梭筛水电站大坝筑成,梭筛人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上升的湖水淹没,村民们只能把家安到后面的半山腰上。

新的移民地环境同样恶劣,崖壁高耸、怪石嶙峋,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艰苦。为了生存,梭筛群众用锄挖甚至手刨,在石头缝中种下一窝窝苞谷,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难以糊口,一年下来,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元。村民罗国翠回忆:“那阵子的日子太苦,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一顿米饭。”

面对一片片光秃秃的石头,梭筛的出路在哪里?怎样致富奔小康?

穷则思变、不等不靠。1993年,梭筛村民陈登峰、赵高强等外出学习嫁接桃技术回来后,在自家屋后栽下几颗桃树,成熟季节居然挂满了一树的桃。自家吃不完,陈登峰就背一箩筐的桃子,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卖。0.35元一斤,一筐桃能卖几十元,几棵桃树换回了300元!

几棵桃树的收成就能顶一季苞谷,祖辈都是粮农的梭筛人茅塞顿开,“种桃子赚钱,为啥不种呢?种!”大山憋不死男子汉,梭筛人展现出战天斗地的精神。

没有现成的土地,就向山要地!凿岩、背石、刨坑、垫土……村民们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岩山上,不分昼夜的忙活起来。

这一忙,就是三载。

一步一步,梭筛人用粗糙而有力的双手,向恶劣的环境说“不”,向既定的宿命说“不”。

他们一家跟着一家学,一户学着一户种;他们在丛莽中披斩棘荆,把凿下的岩石垒成树盘,把岩石的根刨成树坑;他们从山下、从河边,一担担、一步步往山上运土填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梭筛人肩挑背扛,撬石凿岩 20万吨,填土40万方。为给贫瘠的土地增加营养,村支两委组织村民到安顺、幺堡、坪上等地购买鸡粪、牛粪给土地积肥。遇到大旱之年,村民们集资购买抽水机,从300米远的梭筛水库抽水浇树,并修建50个小水窖蓄水备用。

如今,梭筛组从最初只种有几棵桃树发展到20余万棵桃树,年产270万斤鲜桃,年人均种桃收入150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种桃成为梭筛的支柱产业。

愚公一样的梭筛人,硬是把昔日光秃秃的石旮旯,变成了今天满山遍野的桃园。桃花盛开的时节,原本光秃秃的岩山上已是漫山的粉红;成熟季节,拳头大的桃子,成为梭筛人希望的果实,也见证了梭筛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小桃园做出大产业

走进梭筛,山下有湖、山腰有路、山上有树,林中还有机耕路。

每年5月,是桃子成熟的前一个月,也是梭筛人忙碌时节的开始。种植户们每天除了挑水施肥、观察桃子的生长情况,就是接听销售商的订购电话。“桃子才挂果,外地的那些销售商就会提前打电话来预订。为了收购桃子,一位姓许的销售商这几年还跑坏了三辆车。”种植大户陈登峰告诉记者。

为了做大做强桃产业,2012年,梭筛十几家种桃大户自筹注册资金120万元,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建起“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党支部,秉承“扎根岩窝窝、力排难中难、誓做人上人”的精神,不断提高桃子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水平,引领梭筛的桃子产业快速发展。

为提高桃子品质,合作社实施绿色无公害种植,果农们坚持用牛粪、鸡粪等农家肥给桃树施肥。同时,合作社还先后组织村民到上海、重庆、云南、遵义等地参观学习,利用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等方法,培训桃农400多人,提高了桃农的生产技术水平。

除了发展梭筛红花桃,村民们还尝试着种植其他的品种。村里组织20多人到贵阳永乐乡考察后,不少种植户都种上了艳红桃。梭筛红花桃农历5月成熟,而艳红桃则要推迟一个月才成熟,错季节成熟,为村民采摘、销售都带来更多便利和实惠。目前,桃子产业已占梭筛农业总收入的90%,使梭筛成为城关镇“一村一品”示范村。

思路一变天地宽。现在的梭筛,人人都在想着发展、盼着发展,都在主动寻找新的致富路径。

今年3月,村里组织种植大户到云南弥勒考察。在当地,他们看见葡萄不仅卖鲜果,还能做成葡萄酒后,回程路上,种植大户们开始就“梭筛的桃子能不能也发展成附加值高的产业?能不能争取项目扶持,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种中草药等产业?摘完桃子后,农民还可以种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有个梦想,那就是在未来五年之内使陈堡村成为全市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成为山美、水美、人美、社会和谐的富美新农村。”村支书陈发恒告诉记者。

巩固好现有的2600亩桃园,进一步提升种植水平;新发展水果3000亩,其中冰脆李1000亩、黄金梨2000亩,逐步形成多产业的生产格局;通过招商引资,至少修建1家果汁加工企业或水果保鲜冷库,延长产业链,增加水果种植附加值……面对未来,梭筛人已谋定而后动。

为发展桃树种植这一产业优势,县里组织各乡镇移民搬迁户代表到梭筛参加果树种植现场培训会,了解桃树栽种、施肥、施药、疏花、疏果、剪枝等技术。梭筛人对此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我们能有今天,也得益于当时县里、镇里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富裕了,带动其他村寨的乡亲致富是义不容辞的。只要他们想来学,我们肯定毫无保留。”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市场信息服务部负责人刘文林告诉记者。

在梭筛的影响下,水果产业已辐射和带动了周围几个村寨。园区的群众,通过政府引导、土地流转等形式,已栽种猕猴桃、葡萄500余亩,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成为普定城关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梭筛的发展思路也一下子变宽,“所谓靠山吃山、伴水吃水,下一步我们的桃园基地将依托夜郎湖景区,发展桃花观光、农业生活体验等旅游服务业和林下养殖业。”陈发恒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如今,梭筛不仅在普定名声远扬,在安顺也为人熟知,梭筛的奋斗历程与普定的发展紧密相连,究其原因,源于一种精神。“我认为普定有一种精神,始终支撑着我们不断奋斗、不断前行、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思考了很长时间后我觉得,这就是梭筛精神。”普定县委书记方东坦言。(责任编辑/哈文丽)

【采访手记】

地少石多的梭筛,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贵州喀斯特村庄中的典型。

初到梭筛,第一次看到当地群众在严重石漠化的荒山凿石种树时,一种震撼涌上心头:一座座石山上被凿出无数个1平方左右的树坑,里面填满了村民从山下肩挑背扛来的泥土。桃树,就在这一个个石坑中顽强生长。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越困难,越要有精神;越艰苦,越要有精神。有了精神就会有干劲。当年,梭筛人缺粮、缺钱、缺水、缺地,但唯一不缺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相信,幸福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梭筛人不等、不靠、不要、不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韧性,以人定胜天的勇气、科学严谨的方法,找到了一条适合自然环境、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之路,在一片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随着采访深入,我们越感受到梭筛群众那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友爱、永不满足的精神,诚如县委书记方东所说,这种精神支撑着当地干部群众不断奋斗、不断向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贵州人的志气和信心。

在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梭筛人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慕名而来的取经者,充分体现了当地干部群众宽广的胸怀和淳朴的品质。同时,面对成就,梭筛人并没有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反而走出去开阔眼界,将目标定得更高,力求“跳起来摘桃子”。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艰难困苦,不弃幸福愿景;千曲百折,不移发展雄心。有这种精神的支撑,梭筛的明天会更好。

这是一个很小的村民组,地图上不一定找得到它的名字:普定县城关镇陈堡村梭筛组。

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移民村民,119户436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梭筛组村民以自己的双手和臂膀,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把光秃秃的石山,变成发家致富的“花果山”。

用双手改写命运

小小的梭筛藏在普定县石漠化的大山中。

石漠化,就意味着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梭筛就被专家认定为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1992年,普定梭筛水电站大坝筑成,梭筛人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上升的湖水淹没,村民们只能把家安到后面的半山腰上。

新的移民地环境同样恶劣,崖壁高耸、怪石嶙峋,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艰苦。为了生存,梭筛群众用锄挖甚至手刨,在石头缝中种下一窝窝苞谷,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难以糊口,一年下来,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元。村民罗国翠回忆:“那阵子的日子太苦,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一顿米饭。”

面对一片片光秃秃的石头,梭筛的出路在哪里?怎样致富奔小康?

穷则思变、不等不靠。1993年,梭筛村民陈登峰、赵高强等外出学习嫁接桃技术回来后,在自家屋后栽下几颗桃树,成熟季节居然挂满了一树的桃。自家吃不完,陈登峰就背一箩筐的桃子,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卖。0.35元一斤,一筐桃能卖几十元,几棵桃树换回了300元!

几棵桃树的收成就能顶一季苞谷,祖辈都是粮农的梭筛人茅塞顿开,“种桃子赚钱,为啥不种呢?种!”大山憋不死男子汉,梭筛人展现出战天斗地的精神。

没有现成的土地,就向山要地!凿岩、背石、刨坑、垫土……村民们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岩山上,不分昼夜的忙活起来。

这一忙,就是三载。

一步一步,梭筛人用粗糙而有力的双手,向恶劣的环境说“不”,向既定的宿命说“不”。

他们一家跟着一家学,一户学着一户种;他们在丛莽中披斩棘荆,把凿下的岩石垒成树盘,把岩石的根刨成树坑;他们从山下、从河边,一担担、一步步往山上运土填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梭筛人肩挑背扛,撬石凿岩 20万吨,填土40万方。为给贫瘠的土地增加营养,村支两委组织村民到安顺、幺堡、坪上等地购买鸡粪、牛粪给土地积肥。遇到大旱之年,村民们集资购买抽水机,从300米远的梭筛水库抽水浇树,并修建50个小水窖蓄水备用。

如今,梭筛组从最初只种有几棵桃树发展到20余万棵桃树,年产270万斤鲜桃,年人均种桃收入150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种桃成为梭筛的支柱产业。

愚公一样的梭筛人,硬是把昔日光秃秃的石旮旯,变成了今天满山遍野的桃园。桃花盛开的时节,原本光秃秃的岩山上已是漫山的粉红;成熟季节,拳头大的桃子,成为梭筛人希望的果实,也见证了梭筛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小桃园做出大产业

走进梭筛,山下有湖、山腰有路、山上有树,林中还有机耕路。

每年5月,是桃子成熟的前一个月,也是梭筛人忙碌时节的开始。种植户们每天除了挑水施肥、观察桃子的生长情况,就是接听销售商的订购电话。“桃子才挂果,外地的那些销售商就会提前打电话来预订。为了收购桃子,一位姓许的销售商这几年还跑坏了三辆车。”种植大户陈登峰告诉记者。

为了做大做强桃产业,2012年,梭筛十几家种桃大户自筹注册资金120万元,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建起“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党支部,秉承“扎根岩窝窝、力排难中难、誓做人上人”的精神,不断提高桃子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水平,引领梭筛的桃子产业快速发展。

为提高桃子品质,合作社实施绿色无公害种植,果农们坚持用牛粪、鸡粪等农家肥给桃树施肥。同时,合作社还先后组织村民到上海、重庆、云南、遵义等地参观学习,利用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等方法,培训桃农400多人,提高了桃农的生产技术水平。

除了发展梭筛红花桃,村民们还尝试着种植其他的品种。村里组织20多人到贵阳永乐乡考察后,不少种植户都种上了艳红桃。梭筛红花桃农历5月成熟,而艳红桃则要推迟一个月才成熟,错季节成熟,为村民采摘、销售都带来更多便利和实惠。目前,桃子产业已占梭筛农业总收入的90%,使梭筛成为城关镇“一村一品”示范村。

思路一变天地宽。现在的梭筛,人人都在想着发展、盼着发展,都在主动寻找新的致富路径。

今年3月,村里组织种植大户到云南弥勒考察。在当地,他们看见葡萄不仅卖鲜果,还能做成葡萄酒后,回程路上,种植大户们开始就“梭筛的桃子能不能也发展成附加值高的产业?能不能争取项目扶持,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种中草药等产业?摘完桃子后,农民还可以种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有个梦想,那就是在未来五年之内使陈堡村成为全市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成为山美、水美、人美、社会和谐的富美新农村。”村支书陈发恒告诉记者。

巩固好现有的2600亩桃园,进一步提升种植水平;新发展水果3000亩,其中冰脆李1000亩、黄金梨2000亩,逐步形成多产业的生产格局;通过招商引资,至少修建1家果汁加工企业或水果保鲜冷库,延长产业链,增加水果种植附加值……面对未来,梭筛人已谋定而后动。

为发展桃树种植这一产业优势,县里组织各乡镇移民搬迁户代表到梭筛参加果树种植现场培训会,了解桃树栽种、施肥、施药、疏花、疏果、剪枝等技术。梭筛人对此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我们能有今天,也得益于当时县里、镇里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富裕了,带动其他村寨的乡亲致富是义不容辞的。只要他们想来学,我们肯定毫无保留。”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市场信息服务部负责人刘文林告诉记者。

在梭筛的影响下,水果产业已辐射和带动了周围几个村寨。园区的群众,通过政府引导、土地流转等形式,已栽种猕猴桃、葡萄500余亩,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成为普定城关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梭筛的发展思路也一下子变宽,“所谓靠山吃山、伴水吃水,下一步我们的桃园基地将依托夜郎湖景区,发展桃花观光、农业生活体验等旅游服务业和林下养殖业。”陈发恒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如今,梭筛不仅在普定名声远扬,在安顺也为人熟知,梭筛的奋斗历程与普定的发展紧密相连,究其原因,源于一种精神。“我认为普定有一种精神,始终支撑着我们不断奋斗、不断前行、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思考了很长时间后我觉得,这就是梭筛精神。”普定县委书记方东坦言。(责任编辑/哈文丽)

【采访手记】

地少石多的梭筛,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贵州喀斯特村庄中的典型。

初到梭筛,第一次看到当地群众在严重石漠化的荒山凿石种树时,一种震撼涌上心头:一座座石山上被凿出无数个1平方左右的树坑,里面填满了村民从山下肩挑背扛来的泥土。桃树,就在这一个个石坑中顽强生长。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越困难,越要有精神;越艰苦,越要有精神。有了精神就会有干劲。当年,梭筛人缺粮、缺钱、缺水、缺地,但唯一不缺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相信,幸福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梭筛人不等、不靠、不要、不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韧性,以人定胜天的勇气、科学严谨的方法,找到了一条适合自然环境、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之路,在一片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随着采访深入,我们越感受到梭筛群众那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友爱、永不满足的精神,诚如县委书记方东所说,这种精神支撑着当地干部群众不断奋斗、不断向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贵州人的志气和信心。

在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梭筛人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慕名而来的取经者,充分体现了当地干部群众宽广的胸怀和淳朴的品质。同时,面对成就,梭筛人并没有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反而走出去开阔眼界,将目标定得更高,力求“跳起来摘桃子”。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艰难困苦,不弃幸福愿景;千曲百折,不移发展雄心。有这种精神的支撑,梭筛的明天会更好。

这是一个很小的村民组,地图上不一定找得到它的名字:普定县城关镇陈堡村梭筛组。

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移民村民,119户436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梭筛组村民以自己的双手和臂膀,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把光秃秃的石山,变成发家致富的“花果山”。

用双手改写命运

小小的梭筛藏在普定县石漠化的大山中。

石漠化,就意味着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梭筛就被专家认定为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1992年,普定梭筛水电站大坝筑成,梭筛人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上升的湖水淹没,村民们只能把家安到后面的半山腰上。

新的移民地环境同样恶劣,崖壁高耸、怪石嶙峋,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艰苦。为了生存,梭筛群众用锄挖甚至手刨,在石头缝中种下一窝窝苞谷,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难以糊口,一年下来,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元。村民罗国翠回忆:“那阵子的日子太苦,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一顿米饭。”

面对一片片光秃秃的石头,梭筛的出路在哪里?怎样致富奔小康?

穷则思变、不等不靠。1993年,梭筛村民陈登峰、赵高强等外出学习嫁接桃技术回来后,在自家屋后栽下几颗桃树,成熟季节居然挂满了一树的桃。自家吃不完,陈登峰就背一箩筐的桃子,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卖。0.35元一斤,一筐桃能卖几十元,几棵桃树换回了300元!

几棵桃树的收成就能顶一季苞谷,祖辈都是粮农的梭筛人茅塞顿开,“种桃子赚钱,为啥不种呢?种!”大山憋不死男子汉,梭筛人展现出战天斗地的精神。

没有现成的土地,就向山要地!凿岩、背石、刨坑、垫土……村民们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的岩山上,不分昼夜的忙活起来。

这一忙,就是三载。

一步一步,梭筛人用粗糙而有力的双手,向恶劣的环境说“不”,向既定的宿命说“不”。

他们一家跟着一家学,一户学着一户种;他们在丛莽中披斩棘荆,把凿下的岩石垒成树盘,把岩石的根刨成树坑;他们从山下、从河边,一担担、一步步往山上运土填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梭筛人肩挑背扛,撬石凿岩 20万吨,填土40万方。为给贫瘠的土地增加营养,村支两委组织村民到安顺、幺堡、坪上等地购买鸡粪、牛粪给土地积肥。遇到大旱之年,村民们集资购买抽水机,从300米远的梭筛水库抽水浇树,并修建50个小水窖蓄水备用。

如今,梭筛组从最初只种有几棵桃树发展到20余万棵桃树,年产270万斤鲜桃,年人均种桃收入150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种桃成为梭筛的支柱产业。

愚公一样的梭筛人,硬是把昔日光秃秃的石旮旯,变成了今天满山遍野的桃园。桃花盛开的时节,原本光秃秃的岩山上已是漫山的粉红;成熟季节,拳头大的桃子,成为梭筛人希望的果实,也见证了梭筛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小桃园做出大产业

走进梭筛,山下有湖、山腰有路、山上有树,林中还有机耕路。

每年5月,是桃子成熟的前一个月,也是梭筛人忙碌时节的开始。种植户们每天除了挑水施肥、观察桃子的生长情况,就是接听销售商的订购电话。“桃子才挂果,外地的那些销售商就会提前打电话来预订。为了收购桃子,一位姓许的销售商这几年还跑坏了三辆车。”种植大户陈登峰告诉记者。

为了做大做强桃产业,2012年,梭筛十几家种桃大户自筹注册资金120万元,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建起“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党支部,秉承“扎根岩窝窝、力排难中难、誓做人上人”的精神,不断提高桃子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水平,引领梭筛的桃子产业快速发展。

为提高桃子品质,合作社实施绿色无公害种植,果农们坚持用牛粪、鸡粪等农家肥给桃树施肥。同时,合作社还先后组织村民到上海、重庆、云南、遵义等地参观学习,利用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等方法,培训桃农400多人,提高了桃农的生产技术水平。

除了发展梭筛红花桃,村民们还尝试着种植其他的品种。村里组织20多人到贵阳永乐乡考察后,不少种植户都种上了艳红桃。梭筛红花桃农历5月成熟,而艳红桃则要推迟一个月才成熟,错季节成熟,为村民采摘、销售都带来更多便利和实惠。目前,桃子产业已占梭筛农业总收入的90%,使梭筛成为城关镇“一村一品”示范村。

思路一变天地宽。现在的梭筛,人人都在想着发展、盼着发展,都在主动寻找新的致富路径。

今年3月,村里组织种植大户到云南弥勒考察。在当地,他们看见葡萄不仅卖鲜果,还能做成葡萄酒后,回程路上,种植大户们开始就“梭筛的桃子能不能也发展成附加值高的产业?能不能争取项目扶持,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种中草药等产业?摘完桃子后,农民还可以种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有个梦想,那就是在未来五年之内使陈堡村成为全市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成为山美、水美、人美、社会和谐的富美新农村。”村支书陈发恒告诉记者。

巩固好现有的2600亩桃园,进一步提升种植水平;新发展水果3000亩,其中冰脆李1000亩、黄金梨2000亩,逐步形成多产业的生产格局;通过招商引资,至少修建1家果汁加工企业或水果保鲜冷库,延长产业链,增加水果种植附加值……面对未来,梭筛人已谋定而后动。

为发展桃树种植这一产业优势,县里组织各乡镇移民搬迁户代表到梭筛参加果树种植现场培训会,了解桃树栽种、施肥、施药、疏花、疏果、剪枝等技术。梭筛人对此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我们能有今天,也得益于当时县里、镇里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富裕了,带动其他村寨的乡亲致富是义不容辞的。只要他们想来学,我们肯定毫无保留。”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市场信息服务部负责人刘文林告诉记者。

在梭筛的影响下,水果产业已辐射和带动了周围几个村寨。园区的群众,通过政府引导、土地流转等形式,已栽种猕猴桃、葡萄500余亩,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成为普定城关镇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梭筛的发展思路也一下子变宽,“所谓靠山吃山、伴水吃水,下一步我们的桃园基地将依托夜郎湖景区,发展桃花观光、农业生活体验等旅游服务业和林下养殖业。”陈发恒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如今,梭筛不仅在普定名声远扬,在安顺也为人熟知,梭筛的奋斗历程与普定的发展紧密相连,究其原因,源于一种精神。“我认为普定有一种精神,始终支撑着我们不断奋斗、不断前行、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思考了很长时间后我觉得,这就是梭筛精神。”普定县委书记方东坦言。(责任编辑/哈文丽)

【采访手记】

地少石多的梭筛,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贵州喀斯特村庄中的典型。

初到梭筛,第一次看到当地群众在严重石漠化的荒山凿石种树时,一种震撼涌上心头:一座座石山上被凿出无数个1平方左右的树坑,里面填满了村民从山下肩挑背扛来的泥土。桃树,就在这一个个石坑中顽强生长。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越困难,越要有精神;越艰苦,越要有精神。有了精神就会有干劲。当年,梭筛人缺粮、缺钱、缺水、缺地,但唯一不缺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相信,幸福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梭筛人不等、不靠、不要、不闹,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韧性,以人定胜天的勇气、科学严谨的方法,找到了一条适合自然环境、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之路,在一片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随着采访深入,我们越感受到梭筛群众那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友爱、永不满足的精神,诚如县委书记方东所说,这种精神支撑着当地干部群众不断奋斗、不断向前、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贵州人的志气和信心。

在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梭筛人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慕名而来的取经者,充分体现了当地干部群众宽广的胸怀和淳朴的品质。同时,面对成就,梭筛人并没有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反而走出去开阔眼界,将目标定得更高,力求“跳起来摘桃子”。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更是让人敬佩。

艰难困苦,不弃幸福愿景;千曲百折,不移发展雄心。有这种精神的支撑,梭筛的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花果山桃树桃子
抬水
小桃树的朋友
假如我是孙悟空
桃子
桃子
桃树的“吱吱呀呀”歌
桃树醒了
孙悟空后传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