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优良牧草的种植试验

2014-09-20赵永富

草原与草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豆科禾本科苜蓿

赵永富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62850)

几种优良牧草的种植试验

赵永富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162850)

在高寒地区影响牧草种植的因素很多,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对于当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引种了豆科牧草4个苜蓿品种,禾本科7个品种,经过三年的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引种的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一些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状,为我旗今后的草原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牧草;种植;试验

人工草地不仅能够给家畜提供饲草料,还广泛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我旗地处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低,可供选择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相对较少,加之种草经历时间短,适合当地的集成配套的种植技术也较缺乏。为适应本地区草原建设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确立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牧草,为建立稳定、高产的人工草地打基础。2010年至2012年,我们引种了11种不同品种的牧草进行了三年的小区种植试验,为我地区人工草地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品种选择和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小莫丁村,地势平坦,属于平原温凉少雨区,土壤为黑壤土,土层较浅。地理位置在东经123°50″;北纬48°30″。年平均气温-0.2-3.1℃,极端高温39.5℃,极端低温-39.2℃,冻土深1.5-1.7米之间。年积温: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为2300-2450℃,年降水量400-460mm,作物生长期降水量320-380mm。年蒸发值1500mm,年日照时数2810小时,初霜期9月8日至18日,终霜期5月10日至20日,全年无霜期120-125d。

试验地前茬为玉米,上一年秋天秋翻整地、耙平去茬,镇压保墒。

2 试验方法

2.1供试验品种

本试验牧草品种总计11个,其中豆科4个:有公农一号苜蓿、呼伦贝尔杂花苜蓿、黄花苜蓿、肇东苜蓿。禾本科7个,即多叶老芒麦、农牧老芒麦、中间偃麦草、肥披碱草、无芒雀麦、野生冰草、栉状冰草。

2.2试验设计

试验区为一大区,不设重复区。长240m,宽120m。小区顺序排列,间隔处理,过道1m。小区长14m,宽5m,设小区设3个重,复共33个小区。

2.3播种

2010年5月26日播,采用人工做畦开沟播,每小区播种10行,播种量豆科每小区65g,禾本科180-200g。

2.4田间管理

播种当年墒情较好,播后6月12日全部齐苗。当年灌溉两次,除杂草4次。以每年除杂草2次,未灌溉和施肥,不做任何防冻措施。

2.5试验观测记录内容

①观察记载各品种生育期,均以达到60%以上为标准。

②越冬率调查:豆科在生活第2-3年入冬前,返青后进行。

③产量测定:豆科生活2年以后,1年内刈割2次测产,均在现蕾期和降霜期前40天进行;禾本科在抽穗期测产。

④牧草高度及生长强度测定,以垂直高度为准,随机取样10株。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生育期

生育期是牧草在特定生境条件下能否完成生活周期的主要季相,是引种试验决定取舍的首要条件。从引种的11种不同品种的牧草生育期上看,豆科牧草几种苜蓿第二年、三年返青期在4月20日左右,5月中旬进入分枝期,现蕾出现在6月上旬末期到中旬,开花期从6月底到7月上旬,结荚期在7月下旬,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从返青到成熟115-124天(表1)。禾本科牧草返青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进入拔节期,6月上中旬进入孕穗期,抽穗期出现在6月中下旬,开花期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结实期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成熟期7月上旬到8月上旬,禾本科牧草生育期98-121天(表2)。11种牧草在我旗大部分地区栽培生活第二年均能完成生活周期,豆科牧草比禾本科牧草返青普遍早5-8天。

表2 7种禾本科牧草生育期表 单位:日/月、天

3.2株高和日增长高度

牧草生长强度和株高是对生境适应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从测定来看,豆科牧草苜蓿在第二年成熟期以公农一号、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为最高,平均株高为129cm、115.5cm,肇东苜蓿109cm,黄花苜蓿98.5cm,4种苜蓿日均增长速度在0.93-1.1cm之间;第三年以公农一号平均株高最高为88.1cm,黄花苜蓿84.3cm,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平均株高为80.5cm、肇东苜蓿最低为77.2cm,4种苜蓿日均增长速度在0.62-0.74cm之间(表1)。禾本科牧草在第二年、第三年在成熟期均以无芒雀麦、中间偃麦草、多叶老芒麦、肥披碱草、农牧老芒麦为最高,第二年平均株高在106-139cm之间,第三年平均株高在71.0-97.8cm之间,日增长速度在1.08-1.2cm之间,而2种冰草的高度都不如上述诸品种。

表3 7种禾本科牧草不同年份各生育期高度测定表 单位:cm

3.3产草量

产草量是衡量牧草实际生产价值的主要经济性状。两年测产来看,豆科牧草4种苜蓿亩产鲜草量都较高,在1701公斤-1919公斤之间,其中高而稳定的是肇东苜蓿,2年亩产鲜草1884-1919公斤之间,黄花苜蓿次高,在1833-1913公斤之间,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及公农一号在1701-1885公斤之间(表1);禾本科牧草2年亩产鲜草较高的是肥披碱草,2年亩产分别是1434公斤和1167公斤,多叶老芒麦、农牧老芒麦、中间偃麦草、无芒雀麦平均亩产鲜草在934-1134公斤,2种冰草产量较低,生活第二年和第三年产量分别是440.2公斤-506.9公斤(表4)。

表4 7种禾本科牧草不同生活年限产草量测定表

3.4越冬率

越冬率的高低是决定多年生牧草返青好与坏的主要原因。从调查来看,在试验地区自然条件下,四种苜蓿(表1)虽然都能安全越冬,但以肇东苜蓿越冬率为最高平均在97%以上。两年的调查发现,豆科牧草越冬率高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生活年限增加而有所提高。主要是与其适应程度和营养物质积累多少有关。禾本科牧草返青都很好,由于未发现有冻死、冻伤的情况,加之残枝较多,无法做详细调查,可以认为这几种牧草具有较高的抗寒特性。

4 讨论与结论

综合分析三年的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情况,引种的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豆科牧草以肇东苜蓿最为稳定,极具推广价值。禾本科的草产量虽然低,但是可以考虑放牧场或山坡、高岗的干旱区域的退化补播草种。按不同水分条件或不同退化的程度,可以考虑多叶老芒麦、农牧老芒麦、中间偃麦草、无芒雀麦的单播种或混播种,推广意义较大。由于引种试验时间较短,一些生长指标还需继续观察。

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编)

S54

A

2095—5952(2014)01—0057—03

2013-10-29

赵永富(1977-),男,畜牧师,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从事草原建设与草业适用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豆科禾本科苜蓿
苜蓿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苜蓿的种植技术
科学家破解豆科植物幸存“密码”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苜蓿:天马的食粮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要造就一片草原……
禾本科植物遗传中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应用
禾本科植物之王
青岛崂山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