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县夏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014-09-19刘宗泉刘金玲王广龙王新磊仇保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丰县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刘宗泉+刘金玲+王广龙+王新磊+仇保华

摘 要:针对丰县近年来玉米上逐年加重的褐斑病,对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防治对策;丰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66-03

丰县常年种植玉米近4万hm2,其中夏玉米约3.67万hm2,春玉米约0.27万hm2。在为害玉米的所有病虫害中,褐斑病是丰县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病害之一,自2004年在部分玉米田发现以来,其呈现出发生蔓延快、危害重,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本地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的可达30%~40%。为此,笔者对本地近年夏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 为害症状

发生部位为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初侵染病斑为水渍状褪绿小斑点,成熟病斑中间隆起,内为褐色粉末状休眠孢子堆。叶片上病斑连片,垂直于中脉,病斑区和健康组织相间分布的黄绿条带是区别于其它叶斑病的主要特征。叶鞘、叶脉上的病斑较大,红褐色至紫色,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随后叶片由于养分无法传输而枯死。

病原为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细胞内。休眠孢子囊壁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休眠孢子在病组织和土壤中可存活3a),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温度在23~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且降雨较多的天气条件,有利于该病害的流行。

2 发生特点

2.1 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 2004年在丰县玉米上发现该病,当年零星发生,近几年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09-2013年病田率年均在40%以上,发病田块病株率6%以上(见表1),主要集中在夏玉米上,春玉米少见病株。

2.2 见病时间多在玉米小喇叭口期,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 丰县夏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个别年份推迟至6月20日之后。据多年调查,丰县夏玉米田见病时间多在7月下旬,即玉米的小喇叭口期,抽穗至乳熟期达到高峰,以后进入稳定期不再发展(见表2和图1)。播种早的始见病株时间一般早于播种晚的,如当年雨水来得早,同一品种在同一播期情况下,发病越早,6~7叶时可见病株。雨水偏少,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病害发生迟且轻,甚至不发病。如2011年8月11日调查范楼镇幸福村等高产田,玉米虽已至大喇叭口期,田间极少见病株,直至8月22日才在一些地块发现褐斑病。

表1 丰县夏玉米田乳熟期褐斑病发生情况(%)

[年度\&病田率\&发病田病株率\&2004\&零星\&0.2\&2005\&6.0\&2.0\&2006\&23.0\&6.0\&2007\&19.0\&5.4\&2008\&31.0\&7.0\&2009\&44.0\&7.8\&2010\&49.0\&16.4\&2011\&47.8\&10.6\&2012\&41.0\&7.3\&2013\&42.0\&6.1\&]

表2 丰县玉米褐斑病发病田块病株率调查结果(%)

[年份\&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授粉期\&乳熟期\&2009\&3.1\&5.0\&7.6\&7.8\&2010\&8.4\&13.4\&16.4\&16.4\&2011\&5.8\&9.0\&10.2\&10.6\&2012\&3.6\&6.7\&7.1\&7.3\&2013\&3.2\&5.1\&5.6\&6.1\&]

图1 丰县玉米褐斑病发病田块不同生育期病株率

2.3 品种之间发生程度有差异 据调查,中科4号、浚单20、浚单26等品种褐斑病发生较重,病田率一般在50%~95%,发病田病株率在15%~50%,最高达67%;其次为郑单958、鲁单981、农大108等品种,病田率在30%~60%,发病田块病株率在5%~20%。

2.4 相同品种不同田块发病程度有差异 同一个品种在不同地点、不同田块种植,发病程度不同。调查发现,雨水偏多地区,发病重,如2011年丰县赵庄、顺河等西北镇村,在8月上旬比丰县东南乡镇多了2场雨,玉米褐斑病明显偏重(见表3);密度过大,排水不畅、地势低洼,田间杂草丛生,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较重,而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足、植株长势旺的地块发病相对较轻。

表3 2011年丰县赵庄、范楼镇村玉米褐斑病发病情况(%)

[地点\&调查时间\&病田率\&发病田块病株率\&赵庄镇赵庄村\&8月23~25日\&46\&7.6\&范楼镇幸福村\&14\&3.3\&]

3 重发原因分析

3.1 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 近年来丰县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特别是7~8月降雨较常年降水多20~290mm,7~8月均温在25~28℃[1](见表4和图2),特别适宜褐斑病的发生、发展,这是近年来该病在丰县发生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4 丰县7~8月份降雨量及气温数据

[年份\&降雨量(mm)\& 月平均气温(℃) \&7月\&8月\&小计\&7月\&8月\&2007\&158.0\&239.6\&397.6\&25.6\&26.5\&2008\&361.1\&226.3\&587.4\&26.3\&25.6\&2009\&159.2\&157.1\&316.3\&26.8\&25.7\&2010\&227.2\&213.0\&440.2\&27.8\&26.9\&2011\&108.0\&207.7\&315.7\&27.3\&25.4\&2012\&202.1\&187.3\&389.4\&28.3\&26.2\&2013\&169.5\&173.9\&343.4\&28.9\&26.4\&常年值\&168.9\&126.6\&295.5\&26.9\&25.9\&]

[雨量(mm)]

图2 丰县2007-2013年7~8月份降雨数据

3.2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利于病菌侵染 多年来郑单958、中科4号、浚单20、农大108、鲁单981等品种在丰县种植面积较大,有的年份占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70%以上。据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2],这些品种均较感褐斑病,特别是中科4号、浚单20更是高感品种。大面积感病品种种植,致使玉米褐斑病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3 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及连年重茬种植加重了褐斑病的发生 2007年以来,丰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3年,秸秆还田面积已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5%以上。种植玉米收益好、省工省时,使得玉米重茬面积相当大。据调查,已连续10a以上重茬面积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0%以上。有关研究表明,土壤及病残体组织带有病原菌时,在高感品种连作栽培模式下,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每年可增加5~10倍[3];用含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农家肥,极易将病原菌带入田内,可导致田间菌源数量增多。

3.4 田间粗放管理,致使部分玉米田块发病重 近年来,农村因劳动力缺失,农业效益低下,农业投入降低,防病意识淡薄,农田管理愈加粗放。主要表现在:一是施肥不及时,施肥量不够。底肥施不足,追肥跟不上,多数农户施肥时,常趁雨天撒施玉米田间,肥料仅存土壤表面,造成极大浪费和养分大量流失;玉米常因施肥不及时,施肥量少,造成了喇叭口期土壤缺肥,玉米生长得不致充足的养分,玉米叶色变黄,植株抗病性明显降低。二是雨涝不能及时排水降渍,田间湿度大,发病加重。三是农户轻病害防治,关键期不能及时施药,往往不施,或施药偏晚,达不到防治效果。当然,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拔节后群体郁闭,施药也确实极不方便,防治难度较大,多数田块不防治、不施肥,这也是褐斑病愈来愈重的一个原因。

4 防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和棉花、大豆作物轮作3a以上。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坚持不用病株作饲料或堆肥,如作堆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间。栽植密度适当,每667m2一般栽植4 000株以下,以提高田间通透性。对于高产田选用抗病品种的条件下,可适当提高栽植密度。前期施足基肥,并适时追肥。每667m2施纯N9kg、P2O510kg、K2O15kg作基肥,采取带肥播种,随机播时施入田内。穗肥和粒肥一定要施足,一般每667m2分别施纯氮18kg、3kg。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并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2 化学防治

4.2.1 提早预防 在玉米4~5叶期,如近期有中等以上降雨或连续阴雨天气,每667m2用25%三唑酮WP1 500倍液叶面喷雾,可有效地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4.2.2 及时防治 当病株率达到5%~7%时,及时用20%三唑酮EC1 500倍液或12.5%烯唑醇WP1 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此外,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霜脲·锰锌、烯酰吗啉·锰锌等药剂。一般每7d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喷后6h内如遇降雨,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进行叶面施肥,并根据前期施肥情况,适当追施速效肥料,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华,刘红,姜兴印,等.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孙炳剑,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玉米科学,2008(06).

[3]李广领,吴艳兵,王建华,等.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09(02).

(责编:张宏民)

[雨量(mm)]

图2 丰县2007-2013年7~8月份降雨数据

3.2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利于病菌侵染 多年来郑单958、中科4号、浚单20、农大108、鲁单981等品种在丰县种植面积较大,有的年份占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70%以上。据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2],这些品种均较感褐斑病,特别是中科4号、浚单20更是高感品种。大面积感病品种种植,致使玉米褐斑病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3 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及连年重茬种植加重了褐斑病的发生 2007年以来,丰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3年,秸秆还田面积已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5%以上。种植玉米收益好、省工省时,使得玉米重茬面积相当大。据调查,已连续10a以上重茬面积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0%以上。有关研究表明,土壤及病残体组织带有病原菌时,在高感品种连作栽培模式下,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每年可增加5~10倍[3];用含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农家肥,极易将病原菌带入田内,可导致田间菌源数量增多。

3.4 田间粗放管理,致使部分玉米田块发病重 近年来,农村因劳动力缺失,农业效益低下,农业投入降低,防病意识淡薄,农田管理愈加粗放。主要表现在:一是施肥不及时,施肥量不够。底肥施不足,追肥跟不上,多数农户施肥时,常趁雨天撒施玉米田间,肥料仅存土壤表面,造成极大浪费和养分大量流失;玉米常因施肥不及时,施肥量少,造成了喇叭口期土壤缺肥,玉米生长得不致充足的养分,玉米叶色变黄,植株抗病性明显降低。二是雨涝不能及时排水降渍,田间湿度大,发病加重。三是农户轻病害防治,关键期不能及时施药,往往不施,或施药偏晚,达不到防治效果。当然,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拔节后群体郁闭,施药也确实极不方便,防治难度较大,多数田块不防治、不施肥,这也是褐斑病愈来愈重的一个原因。

4 防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和棉花、大豆作物轮作3a以上。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坚持不用病株作饲料或堆肥,如作堆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间。栽植密度适当,每667m2一般栽植4 000株以下,以提高田间通透性。对于高产田选用抗病品种的条件下,可适当提高栽植密度。前期施足基肥,并适时追肥。每667m2施纯N9kg、P2O510kg、K2O15kg作基肥,采取带肥播种,随机播时施入田内。穗肥和粒肥一定要施足,一般每667m2分别施纯氮18kg、3kg。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并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2 化学防治

4.2.1 提早预防 在玉米4~5叶期,如近期有中等以上降雨或连续阴雨天气,每667m2用25%三唑酮WP1 500倍液叶面喷雾,可有效地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4.2.2 及时防治 当病株率达到5%~7%时,及时用20%三唑酮EC1 500倍液或12.5%烯唑醇WP1 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此外,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霜脲·锰锌、烯酰吗啉·锰锌等药剂。一般每7d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喷后6h内如遇降雨,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进行叶面施肥,并根据前期施肥情况,适当追施速效肥料,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华,刘红,姜兴印,等.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孙炳剑,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玉米科学,2008(06).

[3]李广领,吴艳兵,王建华,等.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09(02).

(责编:张宏民)

[雨量(mm)]

图2 丰县2007-2013年7~8月份降雨数据

3.2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利于病菌侵染 多年来郑单958、中科4号、浚单20、农大108、鲁单981等品种在丰县种植面积较大,有的年份占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70%以上。据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2],这些品种均较感褐斑病,特别是中科4号、浚单20更是高感品种。大面积感病品种种植,致使玉米褐斑病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3 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及连年重茬种植加重了褐斑病的发生 2007年以来,丰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13年,秸秆还田面积已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5%以上。种植玉米收益好、省工省时,使得玉米重茬面积相当大。据调查,已连续10a以上重茬面积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0%以上。有关研究表明,土壤及病残体组织带有病原菌时,在高感品种连作栽培模式下,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每年可增加5~10倍[3];用含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农家肥,极易将病原菌带入田内,可导致田间菌源数量增多。

3.4 田间粗放管理,致使部分玉米田块发病重 近年来,农村因劳动力缺失,农业效益低下,农业投入降低,防病意识淡薄,农田管理愈加粗放。主要表现在:一是施肥不及时,施肥量不够。底肥施不足,追肥跟不上,多数农户施肥时,常趁雨天撒施玉米田间,肥料仅存土壤表面,造成极大浪费和养分大量流失;玉米常因施肥不及时,施肥量少,造成了喇叭口期土壤缺肥,玉米生长得不致充足的养分,玉米叶色变黄,植株抗病性明显降低。二是雨涝不能及时排水降渍,田间湿度大,发病加重。三是农户轻病害防治,关键期不能及时施药,往往不施,或施药偏晚,达不到防治效果。当然,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拔节后群体郁闭,施药也确实极不方便,防治难度较大,多数田块不防治、不施肥,这也是褐斑病愈来愈重的一个原因。

4 防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和棉花、大豆作物轮作3a以上。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坚持不用病株作饲料或堆肥,如作堆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间。栽植密度适当,每667m2一般栽植4 000株以下,以提高田间通透性。对于高产田选用抗病品种的条件下,可适当提高栽植密度。前期施足基肥,并适时追肥。每667m2施纯N9kg、P2O510kg、K2O15kg作基肥,采取带肥播种,随机播时施入田内。穗肥和粒肥一定要施足,一般每667m2分别施纯氮18kg、3kg。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并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2 化学防治

4.2.1 提早预防 在玉米4~5叶期,如近期有中等以上降雨或连续阴雨天气,每667m2用25%三唑酮WP1 500倍液叶面喷雾,可有效地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4.2.2 及时防治 当病株率达到5%~7%时,及时用20%三唑酮EC1 500倍液或12.5%烯唑醇WP1 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此外,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霜脲·锰锌、烯酰吗啉·锰锌等药剂。一般每7d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喷后6h内如遇降雨,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进行叶面施肥,并根据前期施肥情况,适当追施速效肥料,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华,刘红,姜兴印,等.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孙炳剑,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J].玉米科学,2008(06).

[3]李广领,吴艳兵,王建华,等.不同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09(0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丰县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习作点评
新疆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初探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