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的“战外之战”

2014-09-19宋晓军

蓝盾 2014年9期
关键词:利基拉登武装

宋晓军

6月28日,英国《经济学人》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圣战潮水不可阻挡?》的文章。文章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两周来的攻城掠地的速度和缘由进行了罗列及简单分析后,表现出了一种失望情绪。这种情绪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对伊拉克目前的教派和种族分化的状况感到担忧;二是对伊拉克政府军和美军的军事行动感到无奈。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与很多美国官员和媒体的表述如出一辙:除非马利基政府向他的政敌做出实质性的妥协。

也许就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现在这篇专栏的题目。

要说清楚伊拉克的“战外之战”,还要从美国的全球安全信息网6月25日的一篇报道说起,这篇报道的大致内容是,美国国务院扩大了对互联网各种社交媒体上ISIS发布的信息的监控力度。具体执行部门是国务院战略反恐通讯中心的数字团队。这个团队可以使用英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索马里语和旁遮普语,对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包括ISIS在内的各极端组织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这表明,美国经过十多年来与“基地”等极端组织交手的经验积累,终于找到了“窍门”。事实上,从第一代以本·拉登为代表的“基地”开始,他们组织进行恐怖袭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现代媒体的“广告效应”扩大影响力。那么如何才能对冲这种“影响力”呢?

首先,通过传统的军事手段消除这种“影响力”的成本较高,而且必须要有配套手段。比如2011年5月美国动用特种部队击毙拉登的行动。虽然最终杀死了拉登,但所支付的成本并不低。情报成本和与巴基斯坦关系造成的外交成本就不说了,单就效果而言,不仅损失了一架“隐身直升机”,而且并没有活捉拉登,让他像萨达姆那样,被本族群的人羞辱和绞死,以对冲其影响力。再比如,6月26日马利基政府在关闭了国内所有网络社交媒体后,突然使用特种部队乘坐三架直升机降到了已被ISIS占领的提克里特大学,随后分四路进攻提克里特并与ISIS武装交火。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官方电视台广泛宣传击毙了包括指挥官在内的60名ISIS武装分子。但从事后的效果看,伊拉克政府特种C部队这种很“炫”的作战和宣传,似乎并没有制止住ISIS武装在逊尼派地区的蔓延势头。由此可以看出,ISIS在伊拉克的西北地区掀起的“狂飙”,并不在于其对所占地区的实际军事控制,而在于行动“闪电般的速度”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和影响力。

再进一步看,如果把ISIS武装“渗透式”作战的“成功要素”排列一下,第一就是伊拉克的教派和种族矛盾,第二是利用现代传媒的“广告效应”和影响力,第三才是武器装备和人员训练水平。现在看来,伊拉克政府军针对ISIS的第二个“成功要素”在提克里特进行了反击。对于ISIS的第三个“成功要素”,因美军援助的战机迟迟没有交付,伊拉克政府之前只能请求美军进行空袭。而对于ISIS的第一个“成功要素”,尽管奥巴马政府不断催促马利基改组政府成立“团结范围更广泛”的新政府,但马利基政府还未做出最终的表态。有意思的是,在我接受很多国内媒体对伊拉克局势的采访时,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还停留在以往美国介入阿拉伯世界时那种压倒性军事手段的使用上,忽视了发生伊拉克“战外之战”中的一个常识:政治是目的,而军事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之一。其实,要梳理清楚这两者间的复杂关系,可以从剖析100年前6月28日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猜你喜欢

利基拉登武装
爱红妆更爱武装
上淘宝女军迷也能武装自己
美国悬赏百万追踪拉登之子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天下
美特种兵进也门搜拉登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
“如果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请立即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