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油田波罗池南地区长8储层特征浅析

2014-09-18孙桂梅

地下水 2014年1期
关键词:长石成岩岩屑

李 云,孙桂梅,郭 丽

(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

波罗池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定边县西北部,距离定边县城约20公里,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主要研究区在以波罗池镇为中心的近351平方公里近长方形区域内。构造上位于伊陕斜坡中西部,与西部天环坳陷中东部相接。该区属陕北黄土塬区,地形条件较复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不平。区域构造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大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小于1°,坡降为每公里6-8m。由于砂体沉积的不均一性以及成岩压实的差异性,不同目的层段形成构造要素、面积各异的小型鼻状隆起。

定边波罗池南地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其西部与宁夏盐池交界处开展了石油勘探,在侏罗系延安组获得了较好的油气显示但三叠系延长组仍然没有获得突破,究其原因是由于对该区油气储存特征认识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为研究区建产提供依据。

1 储层特征

1.1 岩石学特征

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可见少量的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砂岩碎屑颗粒粒度一般介于0.1~0.4 mm之间,以0.10~0.30 mm之间最为常见,大多具细粒结构,粉砂质结构次之,少量中粗粒结构和细粉砂结构,总体来看,砂岩粒度较细。砂岩分选性总体中等-较好,以细粒结构为主,含一定量中粒结构;碎屑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磨圆度中等-较差;砂岩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石英含量为36.0%,长石含量为28.8%,岩屑含量为35.2%,岩屑主要由变质岩岩屑、火成岩岩屑、少量沉积岩岩屑及云母组成,前三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2.28%、15.21%和2.21%,云母含量约为 5.5%。填隙物主要为绿泥石、高岭石、方解石、铁方解石等,且含量变化较大,其范围为 6.0% ~12.0%,平均为 9.5%。

1.2 物性特征

通过对该地区长8化验资料分析统计(见图1),主要孔隙度分布范围在6% ~23.52%之间,平均值9.45%,主要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1 ×10-3μm2~23.11 ×10-3μm2之间,平均值 0.56×10-3μm2,属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

图1 长8储层孔隙度频率直方图与长8储层渗透率频率直方图

1.3 储集空间类型

本次研究对波罗池南地区长8储层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电镜扫描观察与分析,可知研究区储层整体为低孔砂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具有明显分带性[1];储集空间为剩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自生矿物晶间孔隙和裂缝孔隙等,其中剩余粒间孔和溶蚀粒孔隙为本区的主要空隙空间,溶蚀孔又以长石溶蚀孔为主,为该区石油储藏提供了主要空间,同时由于裂缝的存在为该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2 储层成岩作用

根据对长8储层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溶解作用、裂缝等。

(1)机械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是原生孔隙减少最主要原因之一[2],机械压实作用在该区,主要表现为:①颗粒定向排列,软颗粒变形:由于埋深加大,地层压力增加,一方面使云母、泥岩等塑性岩屑颗粒发生受压弯曲、变形、塑变、伸长或被硬碎屑机械的嵌入;另一方面使碎屑颗粒长轴近于水平方向紧密排列、位移和再分配。②刚性颗粒破碎:当上覆压力超过颗粒抗压强度时,颗粒沿其薄弱裂理面、解理面和双晶面破裂,产生微细应力纹和微裂缝,有时甚至垂直于双晶面产生断裂、双晶错位,这些微裂缝的产生,对特低渗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③ 颗粒间缝合接触:随埋深增加,颗粒接触关系渐趋紧密,由点接触到线接触,直至凹凸接触。机械压实作用在本区十分强烈,使得孔隙度降低20%左右。

(2)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一种破坏原生孔隙的一种重要原因[3]。长8储层砂岩中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作用十分普遍。主要为方解石充填孔隙交代颗粒、绿泥石充填胶结、绿泥石薄膜包裹颗粒以及石英的次生加大,对储层破坏十分明显,同时还存在硅质胶结。

(3)溶解、溶蚀作用

溶解作用可表现为对碎屑颗粒的溶解以及对杂基、胶结物的溶解作用等,对形成储层十分有利,又称为建设性成岩作用[4]。研究区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砂岩中均含有丰富的长石颗粒和岩屑颗粒,同时岩屑颗粒中喷发岩岩屑非常丰富,喷发岩岩屑中含有丰富的易发生溶解的长石。长8储层砂岩中并不缺乏可溶蚀的组份。溶解、溶蚀作用主要表现在各种易溶的砂岩组份发生部分、甚至全部溶解(见图2、图3),形成多种类型的次生孔隙,为研究区石油成藏提供空间。

图2 绿泥石膜胶结(探3393长81)

(4)裂缝

该区位于天环坳陷和伊陕斜坡交界处,构造较强烈,发育天然裂缝。通过对本区薄片及岩心观察及推测发现,研究区的裂缝既有建设作用又有破坏作用,建设作用主要为微裂缝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使得油气从长7生油层运移运移到长8储层组中;破坏作用可能表现为通天裂缝的存在破坏储层的密闭性,使得油气发生逸散。

图3 石英颗粒表明发生溶蚀(探3376长82)

3 结论

(1)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可见少量的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砂岩分选性总体中等-较好,以细粒结构为主,含一定量中粒结构;碎屑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磨圆度中等-较差;砂岩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

(2)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溶蚀孔以长石溶蚀孔为主,不过这些溶蚀孔受后期的成岩作用影响较大,尤其是后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强,破坏了前期形成的孔隙;剩余粒间孔多数被绿泥石膜环包着,所以在绿泥石膜发育的地方,剩余粒间孔也比较发育,成岩作用相对较弱。由于裂缝的存在为该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3)研究区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溶解作用、裂缝等。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对储层孔隙起着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和溶解作用起着使储层孔隙增大的作用。前者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后者为建设性成岩作用。但压实作用中的刚性颗粒发生破裂而产生的微裂缝,对特低渗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裂缝的存在有两方面的作用,即有改善油气运移通道的建设性作用,又有破坏储层,使油气逸散的破坏性作用。

[1]卢锋,屈红军,胡春花,马强,定边樊学油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J].2008年第16期,116-117.

[2]何雨丹,肖立志,毛志强等,测井评价“三低”油气藏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2):282 -288.

[3]郭睿,储集层物性下限值确定方法及其补充[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5):140 -143.

[4]王青海,鲁红,李建民,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电性标准解释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25(3):24-27

猜你喜欢

长石成岩岩屑
岩屑床破坏器在水平井斜井段的清洁效果研究
论细碎岩屑地质录井
储能式发光涂料在长石岭隧道中的应用
哈拉哈塘奥陶系缝洞型成岩圈闭及其成因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北部花港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
水铵长石成因分类综述
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
能源领域中成岩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屑实物录井成果网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