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征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2014-09-18于蕾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6期
关键词:母婴循证孕妇

于蕾

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婴风险均较大,且患者糖代谢虽然大多于产后恢复正常,但产后2型糖尿病发病的几率增加,因此需予以专业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母婴结局[1]。但目前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护理措施较为完善,而对于GDM孕产妇加强系统、科学护理干预的措施鲜见报道。因此本文针对已选定的66例GDM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医护人员对GDM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66例GDM患者,均符合WHO和第三届国际妊娠期糖尿病工作会议制定的GDM诊断标准[2],且均经B超检查和末次月经量、月经周期等分析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研究组年龄21~32岁,平均(26.18±1.15)岁,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7例,孕周24~29周,平均(26.53±0.24)周,体重52~67 kg,平均(60.25±0.42)kg;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7.68±1.26)岁,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6例,孕周24~28周,平均(26.15±0.19)周,体重51~66 kg,平均(59.34±0.37)kg。两组患者的年龄、产次、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GDM诊断标准者;在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者。排除标准:怀孕前已确诊为糖尿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精神或神经异常者;未能配合实验顺利进行者[3-4]。

1.3 方法 对照组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3.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查阅GDM相关护理文献,了解患者心理、饮食、运动、血糖管理、胎儿监测、并发症方面问题。

1.3.2 心理干预 研究组孕产妇多为头胎生产,缺乏妊娠及分娩经验,且妊娠期妇女生理处于特殊阶段,再加上糖尿病困扰,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压力过大。因此详细告知患者本院医疗条件、责任医生及护士治疗、护理水平,提高其对GDM治疗安全性的认知,提高治疗信心,减轻心理压力;主动与患者细致沟通,感觉患者心理细微变化,了解患者自身及胎儿状况,及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药物防控。

1.3.3 健康宣教 以知识讲座、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向患者传授GDM病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和个人生活方式调整等知识。

1.3.4 饮食护理 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BMI>30 kg/m2者每日摄取热量104 kJ/kg,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36%~40%,建议患者少食多餐,且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天2/18,午餐及晚餐各占全天5/18,其余是正餐中的加餐为标准,以达控制血糖水平且患者无饥饿感目的。

1.3.5 运动指导 嘱咐患者有规律运动,以降低血浆胰岛素浓度,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以防患者妊娠期体重升高过多,降低高脂血症发病概率和GDM发病风险。

1.3.6 血糖管理 每天对患者予以4~6次末梢血糖监测并记录,指导患者行血糖监测并教会其读懂监测结果,教会胰岛素使用方法,严重时及时告知医生;饮食控制不佳者,尽早予以胰岛素治疗;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血糖指标,并根据指标水平变化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

1.3.7 胎儿监测 B超筛查胎儿畸形,监测羊水量,并以E3、SP1监测胎盘功能,并适度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以密切观察患者及胎儿情况;指导患者胎动计数,28周后自测胎动,32周起行胎心监护。

1.3.8 并发症护理 对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尤其是眼部并发症进行评估,患者由于妊娠期激素分泌量上升,容易出现眼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护理眼部并保持眼部洁净,以防并发症发生。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前者包括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和剖宫产;后者包括巨大儿、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畸形和新生儿窘迫。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 20.0软件学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血糖指标水平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FBG、2 h PG、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A1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的比较(±s)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HbA1c(%)研究组(n=33)干预前 7.24±0.35 10.26±1.22 8.65±1.24干预后 4.15±0.27 6.28±1.03 6.08±1.52对照组(n=33)干预前 7.18±0.43 10.17±1.15 8.57±1.46干预后 5.58±0.32 8.25±1.16 7.35±1.78组别 时间 FBG(mmol/L)2 h PG(mmol/L)

2.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和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研究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GDM通常是指孕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怀孕后出现血糖急剧升高的妇产科常见病,若无法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将严重危及孕妇及胎儿健康,因此寻求科学、可行的专业护理方法对该疾病管理具有积极意义[5-6]。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3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最佳护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常规护理虽然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母婴结局,但该方法未从孕妇实际出发,只采用适用于大部分妊娠合并症和治疗方法的固定护理模式,因此难以短时间内取得理想护理效果。而循证护理以大量详实文献记载为依托,从孕妇实际病情、心理状况、胎儿状况等实际出发,根据其妊娠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因此可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最大程度改善母婴结局[7-8]。

表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例(%)

表3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例(%)

经研究分析表1可知,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A1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血糖指标浓度,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循证护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9]。循证护理方案以大量详实相关护理文献为依托,并对不同患者的血糖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可提高护理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增强GDM患者对护理方案和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循证方案一方面通过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妊娠期全程,有助于患者提升对责任医师、护士的信任度,排解心中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和血糖管理,可显著改变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减少患者每日热量摄取,防止其妊娠期体重过大,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10]。

分析表2、3可知,研究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和早产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分析原因主要是循证护理通过查阅GDM相关护理文献,可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有针对性改进护理缺陷,将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而且护理人员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使孕妇提高对GDM病理、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再加上循证护理鼓励家属定期探视,可有效加强患者与家属交流,通过家属抚慰提高患者对GDM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最终改善孕妇与新生儿结局[11]。但大部分GDM孕产妇无明显临床症状和异常生命体征,因此于孕周24~28周筛查为宜,并应结合患者基本情况(年龄、体重、家族病史、日常饮食情况、孕产史等),以提高筛查准确度,以免延误后续治疗[12]。本研究由于受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未就循证护理对患者血脂指标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GDM孕妇血糖水平,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谷美丽.加强循证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87-188.

[2]陈晓茹,赵纯.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21-122.

[3]肖飞娥,郑德娟,罗丽芬,等.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787-788.

[4]马爱莲.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47-249.

[5]熊秀兰.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558-559.

[6]文贵子.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81-82.

[7]史岩.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237.

[8]韩思敏,许波,肖玉英.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2,36(8):621-622.

[9]何国锋,古东海,谭峰,等.超声骨密度测定对妊娠糖尿病孕妇骨量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50-151.

[10]吴佳秋.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1845-1847.

[11]陈超,王薇,邱莉莉,等.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6):3076-3079.

[12]李佳.早期护理干预并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1):1733-1734.

猜你喜欢

母婴循证孕妇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