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城高校学生夜跑锻炼的现状和对策

2014-09-18孙丹杨远平王剑文陈从乐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大学城路线高校学生

孙丹 杨远平 王剑文 陈从乐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1 大学城高校学生夜跑的特点

1.1 大学城高校学生夜跑人群的情况

目前进行夜跑的大学生是一些原来有进行跑步锻炼,或者是一些白天功课安排较紧没有时间进行锻炼的学生。再者就是一些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通过大学城校园特殊地理位置进行夜跑。而在这些进行夜跑的大学生通过进行调查80%是大一、大二的学生,20%是大三,而大四的学生几乎没有夜跑锻炼。

1.2 大学城高校学生夜跑锻炼的特点

大学城各个高校进行夜跑的大学生目前进行跑步的方式有的是个人、有的是同班同学、有的是情侣。这些夜跑的大学生基本是本校同学相约进行。极个别是附近学校认识的朋友。同学通过网络或者是电话相约夜跑锻炼。

1.3 大学城高校学生进行夜跑的路线区域

大学城10所高校由于地理位置远离市区,周围没有小区居民。校园以外的马路人流较少,交通车流到了晚上几乎没有,因此特别适合大学生晚上进行跑步锻炼。每天晚上7:30~10:30各校学生夜跑路线基本相同。大家都各自在一个相同的地点做完准备运动,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进行夜跑锻炼。广大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体能、健康情况和身体特点,基本都是在校园的道路上进行夜跑。

2 目前大学城各个高校学生进行夜跑的现状

2.1 当前大学城学生进行夜跑是个人或者是零星结伴形式

由于大学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各个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学习规律,这几年来各个高校出现了大学生夜跑的锻炼方式,而进行这种运动在当前各个高校学生参加情况,相对在校学生的人数较少。基本上都是个人或者是零星进行夜跑,他们是根据个人需要以及爱好有选择性的去安排路线进行身体锻炼。

2.2 各个高校大学生基本是个人行为以及自发性进行夜跑

这些年通过对夜跑的运动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咨询各个学校的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爱好进行夜跑,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较随机。没有学校任何管理部门参加,学生自发性的进行夜跑训练。他们在固定的时间选择好相同的起点,利用夜跑方式锻炼身体。

2.3 大学城学生进行夜跑没有学校管理部门以及社会进行组织参与

在当前大学城高校学生进行夜跑锻炼,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进行的。夜跑锻炼学校相关部门,基本没有参与到学生夜跑的管理当中。社会上派出所、社区治安点、街道办等相关政府部门如何针对就大学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锻炼方式,在学生锻炼时进行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由于目前进行夜跑的大学生没有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社会服务机构的帮助。他们由于个人健康、个人安全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自己得不到保护。因此不去校外马路进行夜跑。学生进行锻炼的距离较短,跑步的强度不够。这就限制了锻炼的效果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他们只有在相对安全或者是相对明亮的校道进行夜跑活动。

2.4 目前学生这种夜跑方式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当前大学城学生进行夜跑锻炼都是个人行为,并且都是自发进行的。特别是大部分学生都是个人进行夜跑,有些是2人或3人进行。学生跑步都是在校园远离宿舍区的地方进行运动。并且学生进行跑步基本不会带任何的通讯工具,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遇到意外或者是遭到危险都无法很好的求救或自救。当前学校如何做到可以让广大学生积极夜跑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充实校园文化又能杜绝学生进行锻炼过程出现意外事故。这个是我们应该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2.5 广大学生进行夜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护

在目前进行夜跑锻炼的学生选择锻炼的时间7:30~10:30基本都在校园里面。在夜跑的过程有些路线是比较偏远并且各个校园都是开放式的。许多路段的人员出入自如,并且与外围的马路直接相通。因此学生在进行夜跑的时候基本是学校和社会都没有参与和提供帮助。学生是独立的进行锻炼,在受到外界的伤害时只能靠个人应对或者是用消极的方法进行应对。特别是女学生,如果遭遇到不测,必然会出现一些很严重的后果。如何确保广大学生安心进行夜跑锻炼,保证广大学生参加锻炼时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不造成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并且及早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表1 各高校参加夜跑学生基本情况

表2

2.6 各高校参加夜跑学生基本情况

从表1可知,大学城各校学生目前进行夜跑基本上是学生自己行为进行的锻炼。没有学校管理部门参与和指导和学生团体有计划有组织参加的体育锻炼。另外10所高校学生进行夜跑的时间都是晚上7:00~10:00。他们进行夜跑的路线由于安全问题缺乏组织机构。跑步过程基本都是在本学校校园进行锻炼。由于没有学校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夜跑的距离普遍都是十公里以内。

3 如何合理、科学的引导大学生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夜跑

3.1 学校社会应该重视大学生夜跑这种做法,并且成立机构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和管理

当前,学校应该根据学生自发进行夜跑的这种现象,组织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分析和论证。制定出有助于大学生夜跑的方案和措施。由学校各个管理部门例如:体育部、学生处、团委、各个学院的学工办、保卫处和学生会共同参与。根据当前各个高校大学生自发进行夜跑的锻炼方式,规划承由学校组织,形成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案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同时学校把夜跑的工作扩大社会影响与相关单位。例如:派出所、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和周边一些单位进行相互沟通,制定相互配合的机制和措施。把单一的学生自发夜跑推向全民健身运动的体育锻炼方式。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的参与到夜跑团队中去。扩大体育锻炼的队伍,保证体育锻炼过程交流和相互写作配合,提高学生锻炼的安全性,建立相互交流的平台。

3.2 学校通过宣传栏、广播、网络,介绍夜跑的知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校应组织各个专业的教师和专家,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夜跑的体育锻炼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夜跑的锻炼方法。另外,还应该对学生宣传在跑步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不适应该如何自救。通过这些做法,增进学生的知识,提高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又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伤害的发生。

3.3 把学生夜跑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课后延伸的工作

在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环境下,体育教学除了正常体育课教学。现有阶段教学管理部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千方百计的引导大学生课外进行体育锻炼。现阶段学校每年根据教育部要求,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常态化的测试例如500m、800m和1000m以及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体前屈等等。所以,体育教学部门应该利用广大学生进行夜跑的课外锻炼方式给予知道和支持并派出体育教师进行现场的指导和管理。在条件成熟和依据充分根据大学城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把夜跑纳入体育课的第二课堂。

3.4 科学、合理的组织大学生进行夜跑锻炼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该针对大学生自发进行夜跑的体育锻炼方式,制定出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大学生进行夜跑锻炼。

由表2可知,每天夜跑在指定的地点集合,由教师清点好人数集合队伍。然后按照方队进行跑步,克服原来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正常的人数管理的单一个人形成的锻炼,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夜跑按指定路线跑步,有指定的人员进行管理。并在一些有管理性路段设有标志物或者加强保安和学生会人员值班,保证了夜跑的顺利进行。每天夜跑时间是7:00~8:00,因为大学生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除了正常教学还必须进行晚自修和各种实验和科研。因此学生在进行夜跑以后,还有时间进行学习和工作。另外把夜跑的距离定在3~5km,主要是考虑夜跑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不是运动训练。把距离定在3~5km,更能适合不同学生参与夜跑锻炼。同时这种距离相对减少各种事故发生,保证各大学生参加夜跑的信心和意义。既能达到锻炼身体,又使学生之间不出现问题,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4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学生夜跑的安全性,医务监督的措施

4.1 指定维护学生夜跑安全性的措施

大学城各高校远离市区,学校周围基本没有住宅区,晚上四周的人流较少。各高校都是开放式的校园,对于学生进行夜跑体育锻炼,学校以及社会应该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学校管理部门,社会各界根据目前夜跑的情况制定各种管理办法以及应急预案,确保大学生夜跑的安全性和身体健康。

4.1.1 经过调研考察保证学生夜跑路线的安全性

学校各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校园以及马路进行调研排查。根据各条线路的按和安全性,对道路沿途的特点和路况,进行仔细的分析。选择对跑步舒适度,高安全性的道路作为学生夜跑的路线。

4.1.2 各路段设置负责学生安全的工作人员值班

在学生进行夜跑的路线上安排负责夜跑学生安全的工作人员。他们骑着单车全路段跟随学生夜跑。首先保证掉队的学生有工作人员跟随,另外工作人员在跟随的过程应注意夜跑学生的身体反应以及精神状态。发现什么情况应该及时上报给负责的教师。最后工作人员是应该跟在队伍的后面,检查学生是否安全到达夜跑的终点。

4.1.3 夜跑路线应有机动巡查的保安人员巡逻

学生保卫处在夜跑的路线安排机动保安人员,对整条路线进行巡逻。特别是有些较为偏僻的转弯位,以及路段应该终点巡逻,杜绝各种抢劫事故的发生。

4.2 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安排人值班

各高校学生进行夜跑锻炼,学校医务室应该做好各种注意预案,并且安排医生值班。在夜跑过程发生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能找到医生进行救治。在杜绝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保证治疗各种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大学生夜跑顺利进行。

5 结论与建议

大学城高校学生进行夜跑锻炼,是学校除了体育教学,学生自发的一项课外新兴的体育锻炼,是学生兴趣培养、身体锻炼的好方法,是关系到学校教育是否正常进行原因,本文通过对大学城学生夜跑配合年级的调查、咨询和结合。目前大学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夜跑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开展,提出学校在社会相关部门根据学生目前夜跑的现象及早指定各种组织管理办法,确保这项体育锻炼的安全性和推广意义。

[1]李广.广东省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4).

[2]解生.青年热衷“夜跑”成一景网上相约“晚间拼跑团”[N].中国改革报,2009-07-01.

[3]杨方方,赵吉爽.山东省体育考研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

[4]林新利.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江科技,2008(2).

[5]董晓虹.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

猜你喜欢

大学城路线高校学生
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以济南大学城地区为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美食新路线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闻鸡起舞
找路线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