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喜杨凤喜(同期评论)

2014-09-17李蔚超

山西文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丹妮炸弹背影

李蔚超

杨凤喜敦敦实实,相貌端正厚道,穿着朴实得有些过时,一眼望去外形颇似得了山药蛋派的遗风余韵,但他一张口往往能引来听众的注意。在鲁迅文学院学习那会儿,同学们一起就个什么事讨论得正热闹,蹦出来一句让大家一愣的话的家伙多半是杨凤喜,他有时智慧,有时突兀,有时扫兴,场子也就冷了,但那些话听着一定不造作虚伪,像真话。看得出来,杨凤喜爱追求语言的“不惊人,死不休”。再有就是杨凤喜爱跟美丽的女士们聊天,这是人之常情,谁又不爱呢?可是,女士们居然对这位山药蛋风格的山西壮汉很是垂青,杨凤喜的身上有着山西人的冷幽默,几句话就要逗人一笑,偶尔吹吹小牛,听他说话不会乏味。作为他在鲁院的班主任,我发现他常常出现在美女作家们的身边谈笑风生,总想找机会敲打一下这位党支部副书记。慢慢地,我又发现,女士们也愿意把自己生活中的烦心事跟他聊聊,凤喜认真地聆听并出谋划策,有没有实际作用不得而知,但多少总带来点儿宽慰吧。两个月的高研班过去了,凤喜在班里人缘甚好,天南海北的作家都与他称兄道弟,据他夫子自道,真交到了几位美丽的朋友。可见,杨凤喜是善体恤人心的,耐心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杨凤喜总让我们看到“不惊人,死不休”的一面——这位山药蛋派外形的作家写的小说却毫不土气——即便是那些被搁置在乡村的故事,展露了新鲜而现代的面貌。他的小说叙事圆转流畅,技巧娴熟,语言精确克制,考察他近几年来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杨凤喜已经精进为一名成熟的小说家。

《水果炸弹》与《丹妮的背影》两篇小说再次带给我惊喜。《水果炸弹》讲的是一个剩男求爱的故事,这是今天的社会司空见惯的现象,结婚成本之高使得婚姻甚至爱情需要耗费不菲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不得不谨慎世故起来的城市年轻人,一不小心就蹉跎成了剩男剩女。然而,杨凤喜没有选择一个庸俗社会学的角度写小说,没有心机与算计,他塑造的男主人公是一个“有点呆”的青年,“呆”恰恰是今天社会所缺少的性格和品质,“呆”意味着善良,淳朴,笨拙,坦率,相信爱情并勇于付出。小说的女主人公温小素同样是一个个性鲜明而有趣的人物,她活泼泼,泼辣辣,独自在城市里打拼,面对追求者,她进退有度游刃有余,这样的“野蛮女友”我们并不陌生,她们的身影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生存和奋斗。温小素是一位公交车女司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使她的精神与身体一样疲惫不堪,她喜怒无常,情绪变幻莫测,疲惫与焦虑同样是今天社会都市人共同遭受的精神症候。在作者看来,在今天社会中,传统式的爱情无法感化和治愈现代都市的冷漠与焦虑,正像离开的温小素告诉郑大魁的那样:“像我们这种人也许就不该有什么情调和浪漫。”于是,小说的结尾,作者让有点呆和温吞的郑大魁“爆炸”了一回——他把苹果当做炸弹扔向了公共汽车。这个富有张力和戏剧性的结尾当然符合短篇小说的艺术需求,但是,读到此处,我多少有些惋惜。难道,每一个现代都市人最终都会陷入焦虑和狂躁?每一个无法得偿所愿的挫败都要用爆发来泄恨吗?

其实,小说中郑大魁曾经原谅了拒绝他的温小素。在被温小素戏耍了一番的郑大魁一度迁怒地恨上了身边的每个人,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也就没有了恨”。“有点呆”的郑大魁回归了平静的日常生活,他有失恋的痛,也有生活的快乐。这更接近生活和人心的本真。正如《水果炸弹》中,杨凤喜塑造的那些生气淋漓的真实可爱的普通人——爱当媒人的老太太王阿姨,唠唠叨叨爱贪点小便宜却也有一副好心肠,邻居两口子吵吵闹闹却有着平民夫妻的亲昵,每个人物都带着无穷无尽的生趣和崇高而朴素的温情,这种介乎快乐与悲伤的感情,让我想到了狄更斯笔下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小人物,这是一直以来杨凤喜的写作中弥足珍贵的部分。在我看来,“痛并快乐着”要比“快乐并痛着”和单一的“痛”更加贴近人的本心,因此,我为那投掷出愤怒的水果炸弹的呆气青年感到悲哀。

与《水果炸弹》相比,我更加偏爱《丹妮的背影》。当“小三”成为一个社会性症候之后, 当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第三者”形象和故事与日俱增。婚外情在文学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然而选择怎样的叙事方式、视角、隐喻都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小说家必须十分小心免于陷入庸常烂俗的套路。毕飞宇的短篇小说《睡觉》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小说中二奶小美与先生之间的关系像一场勾心斗角的商战,小说时常指向金钱的堕落性和性别的冲突两个现实维度而呈现了文本的复杂多义性。《睡觉》采取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小说自始至终都是以女主人公作为叙事视点,以她的意识流动和内心感受作为线索,没有设置情节冲突,故事和人物同样饱满丰富,《丹妮的背影》的叙事方式正与之相似。小说的时间设在了女主人公闻燕来的老年,一个偶然的契机使闻燕来得知当年的情人的妻子宋丹妮去世的消息,她回想起过往几次想看看宋丹妮的样子,但是却因为自卑和心虚没有敢走到丹妮的面前,她看到的始终是丹妮美丽的背影。为了展示二奶与金主之间相互算计的关系,毕飞宇在《睡觉》中多少以洞悉一切的男性心理优越去描写展示小美的内心世界,小说智慧轻松的叙述语气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小美内心矛盾纠结的痛感。同样是男性作家的杨凤喜采取了更为客观的叙述语气,带同情与体恤描绘人物内心细微变化,展示出一位因情欲驱动而短暂出轨的女性纠结的心境,她对情人的妻子产生了愧疚与好奇,好奇又演变为嫉妒和自卑并成为终生无法摆脱的梦魇。如果说被刻意忽略遗忘的妻子“阁楼上的疯女人”代表着女性被男权社会压抑、遮蔽,处于孤立、缄默的他者地位,“丹妮的背影”则意味着女性的自省与日渐清晰的自我意识,他属于她,属于另一个与自己一样拥有“妻子”伦理身份的女人,他不属于我。丹妮黑发披肩的背影映照出女主人公内心矛盾纠结的真实渴望——那些绮丽的春梦与残忍的自欺,逃离琐碎生活的欲望与对家庭伦理秩序的认可。如此贴近女性的内心世界,小说家的体恤、宽容和耐心再次让人惊讶。

阅读朋友的作品如同与之在另一个虚拟世界对话,与他一起观察另外一些人的喜怒哀乐。爱出惊人之语也好,善体恤人心也罢,都是一位优秀小说家应该具备的品质。难忘杨凤喜在鲁院结业晚宴上眼泪长流不止,让我惊讶,也觉得在情理之中,古今中外的作家大多是敏感而重情的吧。

猜你喜欢

丹妮炸弹背影
我与丹妮
两个背影
背影
背影
土豆还有希望
开心炸弹
长裙过踝半厘米
山里的背影
疑似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