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2014-09-16夏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影子幼儿思维

夏琴

过去,经常在科学活动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这是什么?”“是不是啊?”“好不好啊?”等一些是限定的,唯一的,封闭式的单结构问题,教师是控制活动主人,只须从幼儿的答案中寻求预设的线索作为下一步活动的依据。提问时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是“教师问幼儿答”这种单向、封闭的模式。之所以说它“单向”,是因为大多数问题是由老师发起,而说它“封闭”是因为对话中的提问往往是为了发现预定的答案而答案的出现又往往意味着主题的结束。为片面追求环节的丰富而设计一些低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无助于幼儿思考,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看似问题很多,实则空洞之味,其存在没有什么意义。现在我们更多提倡的是开放式的提问,如:“猜猜会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办法?”“你觉会怎样?”等等,没有限定的答案,能引发幼儿思考和想象,能充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那老师在课堂中如何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影响幼儿的思维操作方式,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该注意哪些呢?

一、提问的语言应富有童趣

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完全是凭他的兴趣所为,对教学活动中所接受的知识是由教师的一个个提问,通过讨论、实践、操作而来的,教学中的提问,融设问、探究、质疑为一体。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要通过自己精巧创设的问题,结合恰如其分的语气及表情等态势语言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到问题的探求中去,萌发出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适合性

学习中提到提问要有目的性、适合性。提问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理解。如果一次提问能引起幼儿共同关注,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产生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它就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了,这次提问适合他们。对于在提问后,出现孩子共同认可的答案,这时,老师如何进一步引起幼儿的兴趣,如何让幼儿深层次的思考呢?这时需要教师的巧妙追问,旁敲侧击。往往一些适时、适地的追问,或是点拨,就可引发幼儿经验的拓展。在一次大班活动《鸡蛋浮起来了》中,我出示了一份在水中浮起来鸡蛋的的图片,问到:“鸡蛋怎么啦?”孩子们马上异口同声地说:“浮起来了”看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我立即追问下去:“为什么会浮起来啦?”这时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鸡蛋在变魔术的,有的说杯里的水很有力气,有的说是那水有有点怪……孩子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在这样的活动中,因为孩子们对此感兴趣,所以激发了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老师的追问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有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问中,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幼儿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顺序和层次性,以使幼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步地得以训练和提高。如在活动《影子》的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寻找答案:物体不动,光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都会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这活动,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引伸学习,一步步加深学习,充分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在幼儿原有的水平上步步深入,扩展了幼儿的充分想象,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概括性提问也比较重要,如《影子》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和实践以后,已了解到人、房子等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手电、蜡烛等发光物体的照射下都会留下一个阴影,就可向幼儿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操作实践过程简单地讲述一下。这样使幼儿既认识了光和影子的关系,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操作、实践、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又使幼儿的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一个个提问由易到难,一个个环节紧紧相扣,一个个层次清晰明了,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

四、提问后给幼儿候答的时间,拓展幼儿的思维

提问与回答之间应隔一定的时间,让幼儿有较充分的时间考虑答案和组织语言,对不同的问题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应有所不同。简单的问题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可相对少一些,如“你看到图片上有些什么,你在桌上的玩具盆里发现了什么。”有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可相应延长,如活动《潜水艇为什么能浮沉》中,在幼儿获得初步沉与浮的经验后,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尝试“沉下去东西怎样变浮?”让幼儿用个别、小组讨论的方法相互启发, 提问后幼儿回答的答案,有时后会让人莫名其妙,教师也不必太着急,应鼓励幼儿重新思考,给予他们时间,也可以通过追问,给他们一个思考、补充说明的机会,也许这一次孩子能够说得很好,那自然很好,也许他们说不清,但多少能给我们一些“线索”,给幼儿候答的时间,同样也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推测孩子的想法和相处恰当的反应方式的时间。所以说有效的提问是建立在教师的努力和幼儿思考的基础上的,是给孩子以时间和机会,对幼儿的想法给予积极性的评价,不怕幼儿失败,时而点拨、时而赞扬、时而装傻、时而沉默,巧妙而不留痕迹地引导幼儿之间的经验扩大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在我看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理解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巧妙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兴趣,加快幼儿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进程,更是发展他们思维、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只有重视活动中的有效提问,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修正、并通过反思、修正总结,从各类教学活动中发现更多的提问技巧,用巧妙而有效的提问给孩子打开智慧的天空!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影子幼儿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