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的“精”与“细”

2014-09-16卢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老师

卢华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能为学校的有序工作提供保证,而班级管理是学生学习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小学班级需班主任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主要应从班级管理常规制度上的“精”和情感态度上的“细”两方面着手:

一、班级管理常规制度的精致化

(一)领悟管理精致化,加深学生的管理智慧

什么是精致化管理?精致化就是精细,有效,是管理者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最理想的管理效益。个人认为,精致化管理首先应该注重的是管理的过程,然后才能关注管理的结果。而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管理工作,往往只重视结果,哪怕是不很真实的结果,使得整个管理过程常常流于形式。我们常说的精致化管理也就是按角色而管、分层次而理、从而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成为管理策略上的一条黄金法则。

(二)追求管理精致化,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我通过四个方面来达到这一目标的:一是抓到校、二是抓课堂、三是抓两操和路队、四是抓学生书写。

(三)促进管理精致化,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魏书生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制定了《班务安排表》,各班张贴在教室前,使班级各项工作形成明确的规矩,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让学生从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培养自主、自立、自强、自护意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养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稳健的心理素质、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浓郁的人文精神,才能为学、一生的发展做好奠基。

精致化管理的实施使班级各项工作在出现了新的气象,真正消除了“被遗忘的角落”,使班级的管理和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绽放了新的花蕾。

二、班级管理情感态度的细致化

(一)师生情感交流

交流是情感的基础,有了交流才会有情感,有感悟,有教育。只有用心走近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去爱他们每一个人,他们才会尊重我,喜欢我,理解我。这样才会使每一个学生更愿意去融入别班级,热爱班级。

在学习中,老师应当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游戏;利用放学时间和学生一起沟通学习中或家庭中的困难,和学生谈心,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学生打架了,老师应该静下心来了解情况,从学生双方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我可以与学生一起融入我们的班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管理了班级,有了自觉性,而与我的感情也更加深刻。

在学校,小学生自觉性差,所以经常违反纪律。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做出了一定的惩罚,如:抄书、罚扫地,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对于这些事情,不能只怪学生,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理解,应为小学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而作为老师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有时正因为老师什么都需要自己管理,甚至觉得我们班级就是靠老师来管理?那我们的班级的主人已从学生变为老师,学生成为了班级的傀儡。所以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承认错误,让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当学生做出错误的决定时,老师应当用积极的语言表扬来缓解,而不是做出惩罚。班级里也许很多学生多会吵闹,当老师进行批评,学生就会安静,可是一会儿又很闹。如果学生吵闹,你对某个学生进行表扬,其他的学生便会向他学习,纪律也会变好。这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是恐吓与压力,是双方的相互信任。当学生于老师足够的信任与了解,班级管理已经不再是老师的事,而是每一位学生自愿的去融入班级这一集体,让班级更融洽。

(二)教师言传身教

作为一名教师,老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多,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学生看着镜子里的老师,翻着书,慢慢的学习。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因此,学生在班级的行为管理首先要规范老师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老师首先做到我自己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用语言刺激他们,然后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每天早上,老师带领大家打扫卫生,清洁教室,然后要求学生热爱劳动;老师与每位老师之间的关系融洽,再要求学生相互团结;学习上,每次板书都规范工整,然后要求学生写字认真端正。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学习中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不是只介于老师的帮助,让学生自己成为班级的主人。

(三)家校紧密配合

班级管理,并不是自己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和家长的沟通也很重要。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面对很多的家长,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就像面对一个个“家庭教师”,而这些“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有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违反了纪律,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用谈心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得失,让家长与学生相互沟通,这样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努力,学生也会更加适应学校的生活,在学习上也会更加的努力他们教育孩子也可以让孩子认清自己在班级中的低位,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班级中是学习的主体。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老师对孩子诚挚的爱不仅赢得了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经常与家长的沟通,不仅让家长明白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也同时让家长明白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这样,通过家长的言行,传达老师对学生的爱,家长对学生的期待。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可是当我们放手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他们去管理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我想老师的辛苦不再是辛苦,而是幸福。

【作者单位: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老师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放假么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