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略”有方 “略”出精彩

2014-09-16马广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文语言教师

马广兰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教学中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

一、重整体梳理,略面面俱到

人教版教材编排是以单元为主题,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每个单元都由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组成,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续,在教学时,不能把它与精读课文割裂开来教学,而应当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来对待,联结单元主题一脉相承来教学。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精心备课,使略读课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一致,完成从知识吸收到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迁移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专题是“民风民俗”,在教学《和田的维吾尔》时,我让学生先回忆北京春节的风俗特点,藏族藏戏的神奇魅力,各地民居的特色,然后再引入教学,把这篇略读课文归入到一个统一的主题,即民风民俗之中,把一个学习训练组作为一个整体,注意了略读课文与其他课文之间的联系,把握了略读课文在整组中的位置和作用,学生在阅读、交流课文时就能很快抓住重点,不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浪费时间。

二、重自主阅读,略精讲细读

沈大安曾说过:“略读教学要以读为主,减少练笔”。“略读课文教学,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略读只是简略了老师的讲,并不能略掉学生的读。”因此,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师指导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足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细读、勾划、查找资料、使用工具书、记笔记、做批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熏陶、人文浸染。如上《秦兵马俑》一课,我以世界遗产博物馆档案室需要保存各自然、文化遗产基本资料为名,激发学生默读课文的兴趣。在粗知大意后,让他们自己设计制作信息卡,将最有效、最珍贵的信息以档案卡的形式保存。学生为了制作这张卡,必须去课文中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组合、编排。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粗知文章大意,同时又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

但自主阅读不等于自学,教师不可以把课文扔给学生,撒手不管。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阅读。当学生力所能及时,教师应大胆放手,将更多时间与空间的支配权交给学生。而当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进入愤悱之时,要及时点拨;当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各抒己见,争论不下时,要及时疏导;当学生学习方法不妥时,要及时给予帮助……总之,以自主阅读为主的略读课文教学,教师巧妙的引导将会如催化剂一般,激活学生阅读的热情,催发阅读的消化吸收。

三、重语言积累,略浮光掠影

积累是理解和表达的桥梁,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言的规律。因此教学略读课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让略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演练场”。如在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在读中想象天山的美景图,并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读中感悟文中比喻的妙处。在诵读中,积累了景物描写的语言和手法;在品词品句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在《彩色的非洲》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充分欣赏了其文优美语言,感知其文着力于色彩描写的突出表达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摘抄与小练笔练习,一是摘抄色彩描写优美的语句,二是学习使用比较丰富的色彩词描写景物,从而达到积累语言,训练表达的目的。

四、重迁移延伸,略文本雕琢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新课标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还要注意阅读的拓展功能,可以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篇,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拓展阅读。

可以说教材中几乎每篇略读课文都可以拓展,主要是我们该如何去拓展。可以是写法上的拓展,如学了《索溪峪的“野”》,让孩子模仿里面的写法去写写索溪峪的云雾,学了《半截蜡烛》模仿去写写剧本。可以是资料搜集上的拓展,学了《丝绸之路》让学生去找找丝绸之路在不同朝代的线路和发挥的作用。

五、重教学个性 略单调不变

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因而气氛显得轻松自如,这为师生的个性发扬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首先,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擅于朗诵的可用并茂的声情激化学生的情感;能说会道的可展示自己的演讲天才……当然,让学生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那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我们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或举行辩论会,或编排课本剧,或当导游解说,或制作风光片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别具一格的境界。如在上《我最好的老师》一文时,我让学生“你认为怀特是个好老师吗”展开辩论,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认为他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方面可谓是用心良苦,是个好老师,有的认为他的做法过于另类,在他的课堂上没有一种安全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在这样的辩论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总之,在略读教学中,要做到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既要学习略读方法,更要培养略读能力,只要教学得法,略读课文的独特魅力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展现,“略”出精彩!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 浙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语言教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