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教学中“成就感”的来源

2014-09-16柳冬良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成就感投篮情况

柳冬良

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可以通过身体练习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学生生理上的发展,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对“快乐体育”的不断探索,“成就感”作为快乐的基础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成就感是人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本文试通过对教材标准、评价、自我认识三方面的研究,寻找体育教学中的“成就感”。

一、成就感来源于明确的教材达标标准,包括教材技术结构性标准和各水平阶段达标标准

标准就是衡量自我效能的一把“尺”。就完成一个任务而言,“尺”的刻度两边主要标注着“自我效能感获得的大小”和“任务完成的情况”。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组成就是成就感与挫败感获得的情况。它们的获得随着完成任务的情况上下起伏,是一个变量。而任务的完成情况,是个客观的定量。

首先需要明确教材在技术结构上的达标标准。如跳高的起跳,从技术结构而言,第一阶段,能明确起跳腿和摆动腿的并作出协调蹬摆动作,初步获得成就感。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能完成上一步、上三步的起跳动作,获得的成就感不断上升。第三阶段,能完成助跑三、五步做出起跳动作的,最大限度获得成功。成就感积累也是不断的完成任务,达成不同阶段要求的过程。

其次,需要明确教材在各水平阶段的达标标准。

同一教教材,各水平阶段的达标标准需明确。完成即成功。如跳跃,水平一的标准能完成一些简单的跳跃游戏,它的标准是玩各种各样的跳跃游戏,就算成功,得到肯定,这样的成就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水平二的标准则必须完成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跳高或跳远,能初步掌握关键技术动作,才能取得成功,成就感获得有一定的难度,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获得。水平三的标准,则需要掌握跳高或跳远的完整技术技术动作,方可获得成功,成就感能者获得。

最后,促使成就感获得的最大化,必须教学合理化,结合实际,因人而异,点面结合。

在一节五年级的跨越式跳高课中,跳高技术动作都已经掌握了。随机抽取了5个学生进行了跳80厘米的高度展示。期中有两个同学是校田径队的,动作标准,轻松而过;而另外三个虽然也能做到动作正确,但80厘米高度对他们而言有点高。后来老师做了调整,对于前两位提高到了100厘米,结果两位同学试跳了几次才过;而对于后三者老师则降低了10厘米,通过大家的努力,最终全部同学都过了。最后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通过合理的手段,实现了学生获得成就感得最大化,同时保证了学生获得成就感的“质量”。

二、成就感来源于正确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

评价对于成就感获得的作用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评价宏观而言,评价是对事物的价值评判。它能直接左右事物的发展。语言是评价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段。一句好的评价能使人信心百倍勇往直前;一句不合理的评价可以使人灰心丧气退缩不前。积极的评价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肯定之中便孕育着成就感。我们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正面直接肯定。即表扬,针对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直接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这是一种最直接的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途径。在评价中要避免脱离实际按情况。这种情况最常见。如:在教六年级投篮的时候,学生能正确的做出投篮动作,就应该马上的予以肯定。二、改进评价。先直接提出不足,后肯定学生的已获得的良好表现。篇幅在精不在多。让学生把老师的表扬与肯定转变成为纠正错误的动力。亦如六年级投篮动作教学,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投篮动作但是持球部位不对,就应该给予评价,投篮中持球部位不对,应该用五指指腹,空出掌心,但基本动作做得很好。三、批判性评价。针对练习、任务完成情况的原则性问题进行评判。要求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及改正措施。对人要做到理解安慰,积极鼓励。做事出现态度方面的问题,因直接指出错误,积极引导,课后行为纠正。

老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评价,做到表扬要在大场面,批评要在小场合。多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更多的提供评价的机会。做到评价的方法、形式多样化。评价的方法可以老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评还可以转评。所谓的转评,就是利用学生所处环境,设想周围环境要素,对其的评价。除了用语言进行评价,还可以用行为进行,如掌声、竖大拇指、微笑、点头等。从教学组织中,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的分组教学,可以大胆探索分层教学对与提高学生成就感获得方面的运用。保证教学环境的平等、互信、互爱,多能促进学生成就感的积累。

三、成就感来源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心理学认为:成就感与自我期望值关系重大。自我期望值越大,成就感获得越高,获得难度也越难。相反,自我的期望值越低,成就感就越低、获得难度也越小。教育学生学会“了解自我、接受自我,量力而行”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学科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体育学科的指导思想就是“健康第一”,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多方面的健康。只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才能获得合理的成就感体验,不盲目追求成功。因为有些成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的。所以老师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合理的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自我发展的基础,也是获得合理成就感的基础。如:跳高中,自己最高能跳过1.5米,就不要想着一定要跳过1.6米,而应该把1.5米以下的高度都跳好。勇攀高峰的成就感很多时候只属于很少一部分人。我们要有跳高的精神,虽然最后总是以落杆而结束,但尽力了都是成功者。老师要教育学生不能盲目攀比,但没有对比又不能证明自己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学生要和自己比,比比今天的我又没有比昨天有收获,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成功成才之路。

教育学生学会“了解自我、接受自我,量力而行”,这对于班级后进生获得成就感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些学生的成就感低,学习兴趣低下。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自我否定,自信心不足,挫败感强。他们的缺点已经有一大箩筐,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和他们一起挖掘身上的优点,知道自己的能力。尽自己能力完成练习。老师们还需要适当降低对他们的教学目标,做到有区分性。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幸福。

【作者单位:苏州市碧波实验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就感投篮情况
比投篮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