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面的秘密》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4-09-16房慧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回形针表面张力硬币

房慧艳

教学分析:

《水面的秘密》是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的科学》第四课。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等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初步得出结论,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操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2.养成细致观察、大胆预测、认真实验的科学习惯;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准备:

带网透明的杯子、表面张力图片、视频;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水槽、广口瓶、滴管、硬币、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这有一个带网的杯子,我把它装上水,装得满满的,如果把它倒过来会怎样?奇迹发生了,水竟然没流出来?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想揭开这个秘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面的秘密(板书:水面的秘密)。

(设计意图:从蕴含科学道理的“魔术”入手,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秘,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水杯倒过来,水竟然没流出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探究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装水

1.谈话:(出示硬币)我们知道杯子能装水,硬币能装水吗?说能的同学怎么装?谁来试试?(实验投影:学生上台用滴管向硬币滴水)

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硬币能装多少滴水呢?

2.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实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3.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1)轻捏滴管胶头,靠近硬币滴,滴在硬币的中央。(2)从侧面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3)水溢出停止,记录水溢出前的滴数,最后一滴不记录总数。(4)小组分工合作,填好记录表。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并适当指导。

5.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小,探究能力稍弱,教师要扶、放结合。在探究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始终围绕实验核心环节探究,既保证了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又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记录单上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看到的现象,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三、理解水表面张力科学概念

1.谈话:刚刚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来看科学家的解释。(巧虎科学动画视频:水的表面张力)

2.总结:水由许多的水分子组成,水表面的分子他们非常地团结,手拉手抱得紧紧的,有一个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设计意图:虽然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感知到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但是水的表面张力概念比教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通过动画视频,形象演示了水的表面张力,化难为简,让学生在前面实验基础上很好的理解了水的表面张力科学概念,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了解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

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解释导入时的“魔术”。

3.播放宇航员太空授课视频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太空授课视频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课后拓展

谈话:我们发现水有表面张力,那么其它液体如:牛奶、酱油、饮料也有表面张力吗?课下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探究一下吧!

课后记

一、关注细节,以“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探究能力较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扶持。在两个探究实验前,我在实验操作方法上、观察方法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怎么样去完成;探究实验时,精心设计的实验记录单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如:(1)放入回形针以前水面是什么样的?(2)放入10个回形针时,水面是什么样的?(3)放20个回形针时,水面有什么变化?(4)你总共放了多少回形针?四个问题,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水面现象上,把握住观察此实验的关键。

二、注重思维,培养能力

章鼎儿老师说过:“没有思维参与的探究活动不能称之为科学探究。”在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也是课堂的主旋律。本课中魔术导入激活学生的探秘思维,引导其主动参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产生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已经在进行强烈的活动,产生求知的欲望;思考现象实质,给学生一定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淄博市周村区教师进修学校 山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回形针表面张力硬币
不翼而飞的硬币
漂浮的回形针
神奇的表面张力
MgO-B2O3-SiO2三元体系熔渣表面张力计算
CaF2-CaO-Al2O3-MgO-SiO2渣系表面张力计算模型
CaO-A12O3-TiO2熔渣表面张力计算模型
硬币塔
双别回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