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麦比乌斯环过程

2014-09-16徐上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乌斯儿童作文

徐上云

麦比乌斯环是一种单侧、不可定向的曲面。因A.F.麦比乌斯(August Ferdinand M bius, 1790-1868)发现而得名。将一个长方形纸条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DC扭转半周后,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 ,得到的曲面就是麦比乌斯环,也称麦比乌斯带。简单解释,麦比乌斯环只存在一个面。这与现实中的作文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尽管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实在有限,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加之其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结果作文往往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缺乏儿童的趣味性。如何解决此类现象?

一、丰富阅读,拓宽视野

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不妨鼓励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二、用心感受,体味生活

指导儿童观察、分析生活、用心去体会生活。如果对生活熟视无睹,缺乏对事物的认识,许多有意义的事物从自己身边轻轻溜走过。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引导学生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由表及里,从表面现象到本质去分析、体验身边的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所在。才能有真正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才能有真情实感。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

三、激发兴趣,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学生的好奇心强,能适时地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性,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孩子由于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天性好奇贪玩,不受约束,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世界,因此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我想如果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从孩子们爱好与个性入手,不用成人的错与对作为对孩子的衡量标准,也许会有惊奇的发现。

四、真情实感,畅所欲言

鼓励学生讲真话。在物质文明发达、信息通讯渠道十分通畅的今天,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闻和感受。生活给孩子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心理世界,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他们生活和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就不怕学生写不出真话、实话、自己话。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表现,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的课外表现。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

五、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作文教学,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也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最终达到麦比乌斯环环的过程。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乌斯儿童作文
莫比乌斯摄影基地
留守儿童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