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境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

2014-09-16朱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意境动作教材

朱静

“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在小学音乐课堂实施意境教学,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一、借助教材,挖掘意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现行音乐教材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出美的种子。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融入到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中。通过认真分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努力把课本的“死教材”开发设计成“活教材”,做到向自然和社会延伸,融入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新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比如,在苏少版第五册《牧童短笛》的欣赏教学中,我关注到这是一首旋律优美淳朴、结构严谨清晰、富有浓郁民族风格和鲜明音乐形象的钢琴作品。就针对它的特点,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重点引领学生感悟江南水乡的牧童骑牛吹笛、怡然自得的艺术意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语言,描述意境

生动形象的语言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上用得最多、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教师可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悲伤等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话语,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首先,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例如,在欣赏(《铃铛舞》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苗族舞蹈的视频,如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等,然后用语言进行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真幸运,赶上了苗族人民正在过节,好多苗族小姑娘在欢快地舞蹈呢!大家想不想学学呢?”由此导入《铃铛舞》的欣赏和表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此外,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这在音乐欣赏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教学生学唱德国民歌《幽静的山谷》时,先让学生听这个优美的乐曲,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家附近有条美丽的河,河边有一片美丽的绿草地,还有幽静的小树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借助形象,创设意境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美的情感。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歌曲是表现儿童生活情趣或小动物生动形象的,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可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头饰、卡片等形象的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乐曲《龟兔赛跑》时,先请两位学生分别戴上乌龟和兔子的头饰,随着音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现音乐故事的情节。另外,现代电化设备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应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迅速进入教材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比如,教学《小小雨点》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一段雷声隆隆、风声呼呼、雨声沙沙的录音,创设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情境。再以幻灯展示出一张空白片,当学生判断出雨声后,教师便在幻灯片上画出雨丝,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然后,在欢快的乐声中,教师再用幻灯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长出叶子的过程,这样,歌曲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听音乐——再看画面,不仅增强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四、借助形体,表现意境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将音乐形象具体化、生动化。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学习《我是人民小骑兵》时,教师可根据音乐的不同情节先后贴上不同姿态的小骑兵骑在马背上的富有立体效果的图片,然后随着音乐做动作,并提示指导学生一起做动作,小骑兵高兴地从远处巡逻而来应做什么动作,遇到狂风暴雨时又是怎样的动作等等,并提示用什么样的面部表情来表现等,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进入乐曲艺术形象之中。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情感非常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进入所规定的音乐意境。而这一切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学生认知的积极性,一步步进入情知互促的意境。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形体动作,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做到动口、动手、动脚、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最后,值得重视的是,要借助色彩,凸显意境。在音乐教学中,清晰的画面和丰富的色彩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我们要积极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比如,在教学《苹果丰收》一课时,精心绘制一幅果园里鲜红嫩绿的苹果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其中摘果的人们脸上充满喜悦的神情……学生被这鲜明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美好意境中,就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歌表演《苹果丰收》中来,脸上也会露出像果民一样灿烂的笑容。同时,运用色彩精心设计板画,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如三年级音乐欣赏《夏夜》和《美丽的梦神》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色彩和线条去表现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形象化、色彩化。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意境动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教材精读
动作描写要具体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