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

2014-09-16陈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把握住核心课文

陈静

无论什么课程都会有教学核心目标,只有掌握了核心目标才能让学生们充分掌握知识,精准掌握学习目标。语文课每堂课的内容都很多,在这么多的内容中,掌握教学核心目标才能让学生们学好,在考试时考出好绩。

语文课每堂课应该教什么,学生们是否能在每堂课上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这些反应出老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核心教学目标掌握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语文课教学的问题

很多老师,拿到新的课文后很少会考虑应该教会学生什么,而将大量的精力都集中到怎么教的问题上。在课堂应用更多的媒体参与教学中,认为只要选用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就一定是优秀的、精彩的。但学生们到底在一堂中学到了些什么?是否掌握了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老师们并不知晓。一旦偏离了教什么的中心,无论多么精彩的教学课件,再精致的教学技术,都不能让学生们学好语文,掌握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教学核心目标的掌握

首先,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提炼,要把握住课标的要求。依据课标,把握住某个级段的总体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全体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所要形成的基本能力,所要体验的情感态度,这样才能保证大的方面不出差错。

其次,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提炼,要把握住教材的要求。如果说课标规定的是方向,那么教材则是落实课标要求的基本载体之一。“用好教材教”就显得比较重要。具体的课文放在哪个级段,放在哪个单元总有一定的依据和意图,教师要理解这个意图,把握好课标的要求与教材排意图之间的关系。如小学中年级要求学生复述,小学高年级也有复述的要求。但在不同级段,复述的要求不一样,借助的文本也不一样。教师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时,就要关注到这一点,最终实现小学阶段关于复述能力的总的要求。当然,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苏教版)一课的教学,比较常见的是从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富有同情心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展开教学,这种无异于一般故事类课文教学的目标设计,使这一篇课文失去了自身的一部分存在价值。因为要谈体会人物形象,中国的很多故事比这个故事内容还要丰富,描写还要生动(这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学生读一读就能懂)。因此,我们要把握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唯一一篇古希腊神话选材这一意图,让学生初步接触古希腊神话,更多的从“这一类”上去认识,通过这个故事为学生打开“西方古代文化”的大门。这样的设计,就更多的具有了语文学习的意味。

第三,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提炼,要把握住“现实中的学生”。照搬教师用书上的目标设计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常见行为。按理来说,教师用书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但直接照搬是万万不能的。道理很简单,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用书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对某个区域内的学生而言的,面向的是抽象的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把握住“现实中的学生”,即我所教的具体的学生群体。要把握住“现实中学生”的认识与能力基础,习惯接受的方式等。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忽视的恰恰是最为关键的东西。

比如,我们常常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对某篇课文的教学并不设置可测的显性目标,只要求学生用心地、身临其境地反复诵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起学生的语感,美感和整体感,这便是隐性目标的巨大作用,这反映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机能特殊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要特别珍视在显性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情境,以意会、暗示、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拓展隐性知识,挖掘发展潜能。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核心目标

学生是语文课的主体,教师应时刻为每个学生着想,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盲目为了提高学习要求,而忽略学生们的学习现状。教学核心目标要明确,不能忽上忽下,内容上不要含糊不清,随意设置学习内容。

学生学情的分析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以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篇课文的教学核心应该是唯一,不能是多种中心,都是重点,这样学生们学习起来也会很吃力,感觉无从下手。

从哲学层面说,“多中心就等于无中心”,难怪常有的教师感叹:同一篇课文,十位老师有十种不同的上法,也不知道重点、难点究竟在哪?这种泛化的目标由于缺乏整合而失去可行性;例如,很多教师教学参考书有如下“经典”的目标阐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果说“正确、流利”的标准相对明确的话,那么“有感情”则模糊得不能再模糊了。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盛若冲,其用不勇”。好的教学目标设计不需要完善无缺,而是要深得精髓。所以,核心目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入把握课标、教材、学生三者之间交点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要求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保底”目标。

【作者单位: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 浙江】

猜你喜欢

把握住核心课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一轮消费升级的风口 泛娱乐观影市场的若干问题
抓住质量提升 就把握住产业进步的脉搏
挑选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