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主体 主动探究

2014-09-16宋秀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纸团杯子空气

宋秀娜

“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针对儿童心理对教育的诠释,充分揭示了当前我们教育探讨的热点问题——自主和探究。现代教育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看似教师“清闲”了,其实是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去探究,作为一个更为严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研究实践。下面我就以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为例,谈一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一、在揭题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小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也就是在揭示课题时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我设计了“火在水中燃烧”的小魔术(把蜡烛放在泡沫板上,用火柴点燃,放在水面上,把一个杯子倒扣在泡沫板上,使燃烧的蜡烛没入水中。)一上课,我就演示了这个“小魔术”,同学们用充满疑惑、期待、喜悦的眼神看着我。当透过玻璃看到蜡烛的火苗依然在跳动的时候,他们面带不解,几乎同时发出“咦”的声音。我赶紧抓住时机,问道“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能找到答案”。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的主动求知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二、在观察中播下主动探究的种子

观察对小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生命之必不可少一样,它是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去探究,在观察中去发现。我在讲《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让学生目睹了教师往火柴盒里装火柴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火柴盒的空间被火柴占据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感知空间。同时引导学生说出火柴占据空间。接着我又演示了“钩码排开水”的实验,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烧杯,然后把吊着的钩码放入烧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水流出来了),从而让学生在简单、常见的生活现象中看到、感悟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这样通过亲自观察,学生们认识到固体、液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为他们下一步动手设计实验,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播下主动探寻的种子。

三、在实验中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究活动。对小学生来讲实验不是要他们发现多少未知领域,而在于培养学生获得认识事物的新本领,这是学生通向研究、创造道路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实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火花。在《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中,我在教学实验部分时,首先提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猜想,然后安排大量时间,利用桌上的材料:饮料瓶、吸管、橡皮泥、水槽、杯子、纸团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研究、探究知识。为了使学生不感到困难我提供了三种解决办法:同组讨论,共同制定实验方案;向书本请教;向老师寻求帮助。活动开始后,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分别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想法,最后组长进行了总结和分工。于是小小科学家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动手实验。有的同学做把纸团塞入杯子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结果纸团没湿的实验;有的同学用橡皮泥把饮料瓶口堵住,插入两个吸管,用一个吸管往饮料瓶中吹气的实验。同学们各显其能,大胆地把自己的设想进行尝试。观察员把实验现象及时汇报给记录员。在这愉快的氛围中,我审时度势,分别让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这样学生们通过小组的智慧用实验的办法验证了空气也占据空间的道理,既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作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在对比中探究知识

有比较,才有鉴别。科学课使用对比实验,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深奥的科学道理。当有的同学做了把纸团塞入杯子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底,结果纸团没湿的实验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有办法让纸团变湿?”于是有的同学做了将玻璃杯压入水底,把杯子慢慢倾斜,结果纸团湿了的实验。经历了对比实验,我抓住时机提出“这究竟是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这样经过点拨使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掌握了知识,更透彻地理解了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另外,在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实验时,我们也设计了对比实验。用两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和拉活塞,进行对比实验。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很容易得出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却不能的道理。对比实验的设计不仅使较深奥的道理,很容易发现,还让学生们的探究兴趣更浓,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下课前,我再次做了“火在水中燃烧”的小魔术,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并说出其中的奥妙,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看到同学们因为急切回答问题而涨的通红的脸,我满意的笑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第二中心小学 河北】

猜你喜欢

纸团杯子空气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杯子里有什么
我要买空气
纸团作怪
热热闹闹排排坐
神奇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