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

2014-09-16刘仙石玄潘建华朱小环周樟庭吴礼栋

福建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幼龄香榧套种

刘仙石玄,潘建华,朱小环,周樟庭,吴礼栋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

刘仙石玄,潘建华,朱小环,周樟庭,吴礼栋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为比较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选择板栗、厚朴、杉木、杨梅4个树种进行林下套种香榧试验,以同种林分林缘裸露的山地种植香榧为对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香榧,平均成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树种之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新梢年均生长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且板栗林下套种香榧的新梢年均生长量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树种。说明以板栗遮荫最有利于香榧幼龄期生长。

香榧;遮荫;幼龄期;成活率;新梢生长量

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为榧属中经济价值很高的一种植物,为世界珍稀干果之一[1]。近年来,浙江及周边省份掀起了发展香榧的热潮。业内人土对香榧的繁育[2-4]、高产稳产技术[5-7]等均做了较系统的研究,但由于香榧幼龄阶段,喜荫性特别明显,对强光反应十分强烈,需要适当庇荫[8-9],而在幼龄期香榧的遮荫方面的研究,仅有在板栗林下套种试验[10],其它的只是宣传报道[11-14]。为此,本研究针对香榧幼龄阶段需要适当遮荫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林下套种香榧试验,借助林下阴凉湿润的环境,创造香榧幼苗生长的良好空间,确保幼龄阶段香榧正常生长,减少劳力、资金投入,降底经营成本,为拓展香榧造林模式和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浙江西南遂昌县,地理坐标在28°35′—28°37′N、119°13′—119°15′E,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根据遂昌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7.1 ℃,最高气温为40.1 ℃,最低气温为-9.7 ℃,年降水量为1212.5 mm,≥10 ℃年积温5273.3 ℃,无霜期223 d,相对湿度79%。试验地设在浙江省遂昌县湖山乡建阳村,海拔300~400 m,坡度多在20°~30°之间;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壤,pH值5.3~6.0,土层深度均在60 cm以上,土壤肥沃;立地条件较好,林下地被物为杂草、灌丛群落、蕨类、五节芒等。

选择浙江及周边省份常见且数量大的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杨梅(MyricarubraSieb.et Zucc)、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4种普通树种开展林下套种香榧试验,其标准地基本概况见表1。

表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在栽植试验地块中设置20 m×30 m的长方形试验样地4块,试验样地之间留5 m作隔离带,并在不同树种林分林缘裸露的山地中设大小相同的对照样地各1块,4个树种共设20块样地。

1.3 香榧造林

2007年秋末冬初,开始清理林地,伐除林下杂灌,在林木行间进行块状整地,挖种植穴,穴规格为60 cm×60 cm×50 cm,株行距约为5.0 m×5.5 m,具体以林木分布而定,栽植密度一般为300~375株·hm-2,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40~50 kg。翌年的2月下旬—3月中旬采用诸暨香榧研究所2 a苗嫁接1 a 后的香榧容器苗(苗高35 cm,根径0.6 cm)造林,表土回穴,并将心土与有机肥拌匀后回填至2/3处,上部用泥土填至略高出穴平面10~15 cm。栽植时,将嫁接容器苗薄膜袋去掉,做到苗正、浅栽、下紧上松,确保根系舒展,并使根系与基肥的间隔保持15~20 cm以上。根基部高出穴平面10~15 cm,覆土高度在嫁接口下1 cm处,以树干为中心做成半径30~40 cm的圆龟背形土墩。在林分上风口配置1%~2%的雄株。

1.4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从2008年开始,在每年的12月,对试验地中的香榧苗进行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调查,连续调查4 a。应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造林成活率

套种在不同树种林下的香榧成活率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看出:在4个树种林下香榧平均成活率均在94%以上,虽然套种在杨梅与杉木之间的成活率差异最大,但也只有0.54%,差异不显著;但比对照(裸露的山地)提高了18.25%~18.8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林分下套种香榧平均成活率与对照间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利用林分中的枝叶遮荫,可降温并防止强日照,促使苗木水分消耗减少,这是香榧造林成活率提高的关键[15]。有研究表明,在立地条件、水肥、林分的郁闭度相同时,对造林成活率就不会有显著的影响[16]。

表2 不同林分下香榧成活率试验比较 %

2.2 新梢生长

对20个样地上获取的4 a来每年香榧幼苗年均高生长表观数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各处理间每年香榧新梢年生长测定的均值可以看出:各种林下套种香榧与裸露的山地种香榧的新梢生长规律相同,其生长量都是从栽植的第1年(2008年)开始,每年增加,2010年达到高生长顶峰,然后每年生长速度放慢。由此说明,林下套种香榧只是改变了香榧生长的环境条件,减少了高温的“烘烤”和强光的照射,而香榧新梢生长的规律没有改变(图1)。说明不同树种的林下环境条件对香榧的新梢生长的规律没有影响。

由表3可知:新梢年均生长量最好的遮荫树种是板栗,其次是厚朴,第三是杉木,而杨梅最差。各处理间香榧新梢年生长量,其均值变化率大小不一,特别是林下套种与裸地种植的增加幅度都在10%以上,最高的已达到28.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不同树种枝叶的遮荫效果存在差异,能遮档强光、高温的树种,其林内的环境就比较阴凉湿润,能满足苗期和幼龄阶段香榧抽生春、夏或春、夏、秋2~3次新梢[17]所需的温度、水分;反之,遇高温干旱天气,土壤中水分蒸发速度快,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香榧的蒸腾作用减弱,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受阻,直接影响幼苗正常的生长。由此可见:香榧幼龄期新梢生长耐荫性特别明显,树木浓密的枝叶恰好对香榧幼树有极好的遮荫作用。

进一步将套种在4个树种林下的香榧新梢年均生长量进行成对双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看出,板栗林与其它3个林分套种香榧新梢年均生长量之间,P值均<0.01,说明板栗林与其它3个林分套种的幼龄阶段香榧苗新梢年均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其它3个林分套种的幼龄阶段香榧苗新梢年均生长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幼龄阶段香榧苗在落叶树种庇护下比在常绿树种庇护下生长更快,落叶树种中又是经人工修剪整枝后主干矮化侧枝发达的生长快。究其原因,是人工修剪整枝后主干矮化侧枝发达的落叶树种受夏天强光、高温的侧射时间比自然生长主干高大的落叶树种少,据调查,香榧幼林喜阴,如不遮荫,则高温和强光照会使苗木成批枯死[18],所以,强光、高温的侧射时间少,有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长;而秋天受日光照射的时间则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多,此时气温不高、光照不强,所以,秋天的日光对香榧的光合作用,养分制造有利。可见幼龄阶段香榧苗是需要“夏遮秋晒” 的植物。

表3 各处理间香榧新梢年生长指标分析

图1 香榧新梢年均生长量

3 小结与讨论

板栗、厚朴、杉木、杨梅4 个树种枝叶遮荫对香榧造林成活率、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在香榧造林时,时,可采用林下造林的措施,利用树木浓密的枝叶作遮荫物,让香榧幼树生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既能保证较高的造林成活率、还可节约用其他材料遮荫所产生的成本,缓解林农的经济投资压力。同时,林地中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原有植被,有利于造林地的水土保持,也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

表4 成对双样本新梢年均生长量影响的分析t检验

*:t为检验统计值,P为置信值。

板栗、厚朴、杉木、杨梅4 个树种枝叶遮荫对香榧的新梢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但是相比之下,以经人工修剪整枝后主干矮化,侧枝发达的落叶树板栗最好;经人工修剪整枝后主干矮化,侧枝发达的常绿树杨梅最差。杨梅叶子四季常青,香榧幼树长期缺少光照,不能正常生长,所以,在生产上不宜大面积推广;板栗林下夏天强光、高温的侧射时间少,冬天落叶后,空旷的林子内,太阳光充足,有利于正常生长,在盛产后期(25年生)的板栗林中套种香榧,经5~10 a后,板栗林开始衰退,此时香榧幼树需光量开始增加,通过对板栗林的缩剪及淘汰,逐步改增为香榧林,并开始初果,可大大缩短树种更新时间,值得大面积推广。

[1]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香榧品种起源考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4):443-448.

[2]程晓健,黎章矩,戴文圣,等.榧树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J].果树学报,2009,26(5):654-658.

[3]杜敏红,厉锋,胡文翠,等.香榧嫁接成活因素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7,21(1):35-39.

[4]胡芳名,丁之恩.黄山不同类型香榧品质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4):1-4.

[5]姜新兵.香榧的离体再生系统建立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6]楼枝春,朱福星,李维松,等.香榧绿色栽培与经营[J].林业实用技术,2006(2):36-38.

[7]何文华,顾炳贤,徐慕军,等.野生榧树低产林改造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5):15-16.

[8]郭维华,杨共鸣,李金昌,等.香榧容器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5):191.

[9]吴君根,刘宇.香榧山核桃高产技术问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30.

[10]蓝春能,叶金俊,范明香,等.板栗林下套种香榧试验初报[J].林业实用技术,2012(5):20-21.

[11]陈新法,李杰峰,吴金水.浙江省松阳县香榧的引种造林概况[J].经济林研究,2010,28(3):132-135.

[12]倪德良.板栗林下栽香榧,好[J].浙江林业,2004(1):31.

[13]肖庆来.松阳香榧多种栽培模式技术探讨[J].浙江林业,2010(5):20-21.

[14]朱春波,李世锋.经济林套种防治水土流失模式[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1):18-20.

[15]戴文圣,黎章矩,程晓建,等.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89-92.

[16]姜根平,叶根华,叶森土.不同林地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影响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5):30-32.

[17]任钦良.香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1989,7(2):56-60.

[18]程晓建,黎章矩,戴文圣.香榧的生态习性及其适生条件[J].林业科技开发,2009,23(1):39-42.

Effects of Shading onTorreyagrandisJuvenile Stage under Different Tree Species

LIU Xian-shixuan,PAN Jian-hua,ZHU Xiao-huan,ZHOU Zhang-ting,WU Li-dong

(ForestEnterprisesofSuichangCountry,Suichang323300,Zhejiang,China)

The effects of shading onTorreyagrandisjuvenile stage was studied,which under four forests,chestnut,Magnoliaofficinalis,fir and red bayberry.TheTorreyagrandisin forests edge as control groups.The result showed:Average survival rates ofTorreyagrandiswith sun-shading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P<0.01),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four tree species sun-shading treatments.After sun-shading treatments,theTorreyagrandisaverage annual growths of new shoot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P<0.01),and chestnut had better shading effect onTorreyagrandisaverage annual growths of new shoots than magnolia officinalis,fir and red bayberry.Above of all,the model of interplantingTorreyagrandisunder chestnut forest practicable and worth of popularization.

Torreyagrandis;shading;youngstand;survival rate;growths of new shoots

10.13428/j.cnki.fjlk.2014.03.019

2013-10-14;

2013-11-11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C32121)

刘仙石玄(1974—),男,浙江遂昌人,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lssclxt8180960@163.com。

吴礼栋,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竹林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E-mail:scwld2010@126.com。

S725.2

A

1002-7351(2014)03-0086-04

猜你喜欢

幼龄香榧套种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幼龄腰果园套种番薯栽培技术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香榧驱虫述古今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