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4-09-16岳洪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分组科学课堂教学

岳洪伟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的启蒙学科,重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形式主义严重,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反思,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于是,笔者为了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流程,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三注重”。

一、注重科学分组

在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最常见到的分组形式是按座位自然分组,即座位前后左右四人或六人形成一个小组,这样的小组一般是按照学生的高矮和男女生搭配的,对于组织活动简便易行。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样的小组中,人员搭配及不合理,不利于小组间的角色分工,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势互补得不到体现,小组学习中,学生彼此间不能相互促进,所以效果不明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积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学生的认知背景不同,会导致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侧重点不同,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小学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分组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性格等差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彼此促进,共同进步。需要强调一点,分好的小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有时可以根据主题和学生特长的需要重新组合,提高学习的参与兴趣。

二、注重规则规定

合作学习中需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需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价值。但在实际课堂上,有不少老师,将合作学习当“摆设”引入课堂,成了教师课堂作秀的工具。提问后,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即让学生讨论,提供实验器材还未说明实验目标,就仓促开始分组实验,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小组中,少数学生主宰着合作过程,参与面不广,有的小组场面混乱,有的小组静默无声。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同虚设,效果有负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制定。

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规则,同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建立了“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使之形成习惯,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首先,组内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一般选有着较强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选择做事细心的学生担任记录员,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当汇报员。小组长主要职责是在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展开讨论交流和探究活动;记录负责将本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则是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汇报交流。同时还要注重指导和培训,引导每个学生尽心尽职,增强团队意识,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其次,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制定合作交流的规则,引导学生在活动时要依据规则执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要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乐意在小组内交流。

三、注重把握契机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盲目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即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许多地方学生明明一读就会,或者难度过深,这些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往往收效甚微。也就是说,这是由于合作学习的时机契入不当造成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千万不要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素养。

【作者单位:阜新市海州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辽宁】

猜你喜欢

分组科学课堂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拔牙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