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科学的种子播在学生心里

2014-09-16房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表格科学家

房敏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无目的、无计划、纯粹玩乐的情况。这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非常不利。

如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我认为,利用便利的条件,因地制宜,发现身边的科学,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在教学中,我设计针对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把科学的种子播在学生心里。

活动设计一:

天气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班级、成员:三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意义: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思路:

三年级的学生,这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程,如何让科学课成为学生科学启蒙的课程呢?我想: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同时,结合科学课本《天气与生活》这一单元的学习,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学习。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四人为一小组,同时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负责一周的观察记录。(要求:把自己最独特的观察拍下来)

研究步骤:

每个月末,把学生的科学观察记录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把疑问和建议写在小科学家表格上(要署名)。

研究展示:

1、展示科学记录,评一评,哪一组观察记录最细致。

2、小科学家表格上,谁发现的问题最多?谁回答的问题最多?评选小科学家荣誉。

3、从观察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4、每一个组出一张简报:天气变化与我的生活。

活动设计二:

四年级研究课题:校园的梧桐树

班级、成员:四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背景:由于科学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如果能够结合学校的环境,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里认识科学,学习科学,探究自然的神奇,那将会有更好地效果。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四人为一小组,同时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负责一周的观察记录。(要求:把自己最独特的观察拍下来)

研究步骤:

1、分组给每株梧桐树贴标签。

2、小组协商任务分配。

3、每个月末,把学生的科学观察记录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把疑问和建议写在小科学家表格上(要署名)。

研究展示:

1、展示科学记录,评一评,哪一组观察记录最细致。

2、小科学家表格上,谁发现的问题最多?谁回答的问题最多?评选小科学家荣誉。

3、从观察研究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4、每一个组出一张简报:校园的梧桐树

活动设计三:开设家庭实验室和科学探索频道

开设家庭实验室,就地取材,生活中的问号,自己试着解答。同时,开设科学探索频道,架设学校和家庭的桥梁,把家庭实验室的视频录像传到上面,学生们一起观摩学习。

这个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响应的学生不多。有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把“证明水里有氧气”的实验,传到频道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生们发现,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实验并不神秘。主动思考,主动去探索,就会有收获。

小学科学课重在启蒙和普及。我设想,每一学期,把科学教科书其中一单元,设计成观察或实验活动,成为贯穿一学期的科学活动,有计划、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科学兴趣,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中国科技大国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济南市芙蓉小学 山东】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表格科学家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假如我是科学家
统计表格的要求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与科学家面对面
本刊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