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日头条》摊上大事儿了

2014-09-15魏雅华

网络传播 2014年7期
关键词:今日头条头条段子

魏雅华

今年6月12日,《南方周末》势如奔雷般地发飚了,《南方周末》刊发了《今日头条“偷”来的五亿美元?——“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一文。文中说:“今日头条”暴露的问题不仅在于技术与法律层面,需要思考的是,一个创业者为何会认为“我们的商业模式不需要版权”?

我们不能不看重这样的数字,《今日头条》已经拥有1.2亿总安装量,4000万月活跃用户。《今日头条》的用户比全中国所有的纸媒加在一起的总和还多很多。这个数字够眩目的。可它所有的信息都是无偿取得的。纸媒们在河里垂钓,可《今日头条》却在纸媒的鱼篓子里抓鱼。

《今日头条》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内迅速崛起,在于把握住了这个行业趋势。《今日头条》先在垂直信息领域展开尝试,从选择笑话和段子入手,上线了一个App应用,名字从“搞笑图”到“内涵段子”,再到2012年8月份正式改名为“今日头条”。团队成员则主要来自微软和百度。

如果《今日头条》仅仅是它出世时所擅长的“搞笑图”和“内涵段子”,那么它永远都不会成大器,它永远都只是个靠耍舌头、变把戏糊口的江湖骗子,人们可以不去管它,如同一堆草地上的狗屎,让大自然的自我净化去自生自灭。可当它盯上了“新闻联播”一般的《今日头条》之后,它立刻大红大紫,成了国之重器。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管不成了。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突破了5.8亿台,同比增长60.3%,增速竟如此惊人。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将突破10亿部大关。当智能手机直逼“人手一部”的时候,谁又能与之匹敌?而中国手机的三大营运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将取代中国几大门户网站,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新巨头,而每部手机的《今日头条》将有可能打败所有的门户网站, 成为浏览量之王。《今日头条》的野蛮生长,必然会点燃新闻大战的战火。暴发户的暴发总是以牺牲市场的公平为代价的。这不,《今日头条》摊上大事儿了。

说到此,我们不能不说说新闻作品的成本账,因为《今日头条》事件说到底是一场经济战。作为一种大众消费的信息商品,不算成本账是注定要死亡的。生产成本与版权收益的不匹配,让传统媒体感受到危机。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纸媒们不去主张自己的权利?这便涉及到了下一个问题:维权成本有多高?

试想,如果“货到付款”的快递业收了消费者的钱,却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耗费了巨大生产成本和人工智力的生产厂家,却一分钱都拿不到,这样的物流能维持多久?我们对这样的黑心快递能隐忍不发吗?可这样畸形的怪胎就出现在中国。现在,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问题是:纵容还是封杀?

我们不赞成封杀《今日头条》,而是希望通过制度约束,强迫《今日头条》们守法经营,并使它们在处理经济收益时能兼顾公平,信息获取这一行为必须满足参与各方合理、公平分账的要求,只有如此,一个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如果我们能妥善处理《今日头条》事件,能妥善处理新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平台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也许中国网络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自媒体时代来了,可我们还没准备好。自媒体时代的新问题很多,我们的态度是,出现一个,解决一个。endprint

猜你喜欢

今日头条头条段子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头条
60亿收入进账但盈利仍未可知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底气何来
从“今日头条”看媒介融合
段子来了
济南法院集体入驻“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