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阅读”:媒体发展的新实验

2014-09-15蔡之国

网络传播 2014年7期
关键词:受众数字

蔡之国

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挑战着传统媒体的地位与影响力,而且还对其生存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压迫感。美国有学者据此大胆预测,21世纪40年代将是报纸走向消亡的最后时间。不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引领的“短平快”与“碎片化”的数字化新闻,也会令人产生厌倦感。于是,一种适应数字媒体形态并具有专业报道气质的“深阅读”新闻网站正在美国流行,成为数字媒体时代拯救新闻专业主义内在精神的新实验。

数字媒体时代“深阅读”的复兴

2009年,美国新闻工作者诺亚·卢森伯格认为,“大家已经对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轰炸和各个媒体上千篇一律的标题厌倦了,人们需要一些深度性的新闻。”于是,他与同行布伦丹·史皮格尔在2012年9月创办Narrative.ly网站,每天围绕一个精彩的主题讲述一个长篇有深度的新闻故事,以“放缓新闻循环周期的脚步”,实现新闻的“深阅读”。Narrative.ly网站上的新闻故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平面媒体“深阅读”新闻的网络移植版,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网站上的故事不但较传统媒介更注重故事的叙述技巧,而且还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让故事更为性感”,并更易于与受众进行分享,提升用户体验。Narrative.ly网站创立不久,就赢得很多人的关注,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3年度50大最优秀网站之一。

与Narrative.ly网站注重讲述“情感新闻故事”不同的是,另一家比较有名的“深阅读”新闻网站Atavist.com更善于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来出版原创故事新闻。Atavist.com网站将“深阅读”新闻和数字媒体进行了更为有效的结合:一方面,网站虽然每月报道一篇长篇深度新闻,但要求故事要具有吸引受众的超强能力,要有人物、有冲突、有悬念、有曲折,要具有更高的叙事技巧;另一方面,网站还开发出功能强大的“Creatavist”新闻编辑技术平台,用户可以自行设计和编辑文字、视频、音频、互动图表等故事内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实际上,像Narrative.ly、Atavist.com这样倡导“深度阅读”性质的新闻网站在美国还有很多。而“深阅读”网站之所以在今年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The Vox Media、ESPN、The New York Times几家媒体在最近几个月内分别推出Vox.com、FiveThirtyEight、The Upshot等具有深度报道性质的“深阅读”新闻网站:FiveThirtyEight是用硬数据和数据分析来讲述政治、科学等引人入胜的故事;Vox.com网站充分利用数据、动态图、视频等媒体形式,还原复杂性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与意义,以加深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阐释新闻对受众的真正影响;The Upshot则是基于数据分析来把握政治、政策以及经济等的走向。三家依托大媒体建构的“深阅读”新闻网站,都“异口同声”地用数据的力量向受众解释、披露政治、经济、科学等复杂性事件,似乎预示着未来新闻报道的革新方向,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深阅读”网站的热切关注。

“深阅读”新闻网站的媒体传播特征

尽管美国许多“深阅读”新闻网站探讨的主题、栏目的架构、内容的追逐、页面的布局等各有特色,但在适应读者向移动平台大转移、社交媒体日益重要以及其他破坏性趋势等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相似的努力与尝试。而对这些具有实验性质的“深阅读”新闻网站共同特征的探讨,大致可以观察出新闻网站未来发展的新趋向。

强调受众发展,注重受众的分享体验。数字媒体时代的受众,不仅体现出与传者互为主客体的交互互动关系,而且还是极为重要的市场资源,是媒体赢得市场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培育受众,发展受众,注重与受众的分享与体验,是“深阅读”新闻网站的核心工作。美国“深阅读”新闻网站极为重视受众的发展,不但“深阅读”的新闻选题、叙事技巧要契合受众的需求,而且还用视频、互动图标、音频、图片等媒体技术优化“深阅读”新闻的形式,以吸引受众,发展受众,实现与受众的分享。不仅如此,“深阅读”新闻网站还针对搜索引擎、社交和移动媒体来优化新闻报道内容,运用Twitter、Facebook、邮件以及Google搜索等媒体工具和手段寻找、发展受众,尽可能将信息推进到受众的“数字家门”。另外,“深阅读”新闻网站还会通过受众与受众的社交连接实现更大范围的受众培养、分享与体验。

强调社会化参与,注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数字时代的社会化参与,不仅表现为受众与传者的互动关系,而且表现为受众直接参与信息的生产。美国“深阅读”新闻网站的新闻生产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比如The Upshot网站的15名员工中有三名数据图表编辑;FiveThirtyEight网站的作者都是对应领域的专业分析师和观察家;Narrative.ly网站则有来自全球各地兼职签约供稿人650名;Atavist.com的读者可以利用Creatavist软件编辑、发表自己写的新闻故事……美国“深阅读”新闻网站在强调社会化参与的同时,还注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比如网站负责人和把关人多出身于媒体,如Narrative.ly创办人诺亚·卢森伯格就是一个热爱报道并具有丰富新闻从业经验的媒体人;Vox. com的主编Ezra Klein是《华盛顿邮报》的前记者和专栏作家,在美国新闻界享有很高声誉……而Vox.com、FiveThirtyEight、The Upshot等网站用数据来解释新闻,更是表现出强烈的新闻专业主义倾向。

强调新闻内容产品化,注重页面的优化实效。“深阅读”新闻网站的内容,无论是选题的确立还是内容的包装和建构,都是以满足受众需要的“产品”形式出现。与传统媒体的新闻发表意味着工作完成所不同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作品的发表则是“产品”面世的第一步,后面还要通过寻找、发展受众等重重运作,以实现“产品”传播的效益。为此,“深阅读”新闻网站极为注重优化页面设置,利用图表、漫画、视频、声音等媒体形式和手段,努力实现新闻“产品”的包装和传播实效。比如Vox.com“深阅读”新闻网站以黄色、白色、黑色为主,色彩简洁夺人眼目;页面分Understand the News、Videos、Conversations三个栏目,并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卡片”专题形式呈现“话题页”,清晰醒目;每个话题则采用互动图表、交互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数字设计、社交网站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参与……这些优化设置,有助于在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中展现内容,化解受众的阅读门槛,实现受众最大程度的阅读分享与体验。endprint

“深阅读”新闻网站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美国“深阅读”新闻网站的革新倾向,在引发人们热切关注的同时也对其持续发展产生了怀疑。在网络新闻屈从于注意力经济的背景下,反其道而行之的“深阅读”新闻如何将受众的“浅阅读”行为转化为“深阅读”,获取更多受众的“眼球”,为网站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深阅读”新闻网站当下存在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综观“深阅读”新闻网站的选题,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等领域,而突发性新闻较少出现,这是“深阅读”新闻吸引受众的难题,毕竟关注时效性新闻的动向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最大需求。不仅如此,尽管Vox.com、FiveThirtyEight、The Upshot等新闻网站用图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和形式实现用数据来解释现象和关注话题,但“深阅读”新闻特别是深度报道的专业性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受众的数量,成为“深阅读”新闻网站发展受众方面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另外,相对单一的收入来源和高质量信息制作成本的增加,也在挤压着“深阅读”新闻网站的发展空间。美国大多数“深阅读”新闻网站的阅读是免费的,而且广告植入相对较少,这使“深阅读”新闻网站似乎显然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比如Narrative.ly网站上的文章可以免费阅读,而且每周网页上也只登一个客户的广告,以此保证阅读的顺畅,但其广告收入无法为网站的持续生产提供经济支持;Vox 的计划是高端定制广告,广告主们或许会喜欢 Vox .com思维缜密的内容风格,但其效果仍需进一步检验……不仅如此,高质量的信息生产还会耗费更多的生产成本,比如给“深阅读”新闻创作者支付稿费,增加“深阅读”新闻多媒体制作的人力成本……这也让“深阅读”新闻网站的发展步履沉重。

不过,作为数字时代媒体发展新实验的“深阅读”新闻网站只是刚刚起步,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和问题,但登上“深阅读”新闻网站这一大船的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让这条大船行驶下去,比如Narrative.ly、Matter、Guernica和TheBig Roundtable网站借助了网络3.0优势,通过Kickstarter等一类众筹网站,进行筹资和宣传,且进展顺利;Narrative.ly通过联系商业客户或者出版商解决签约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和插画师的佣金问题……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闻网站创业者还会探索到更多解决“深阅读”新闻网站发展的路径,让具有新闻专业主义性质的“深阅读”新闻网站成长为数字媒体时代的参天大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受众数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数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成双成对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