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乙肝莫任性

2014-09-11刘士敬

家庭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医嘱肝病

刘士敬

误区一:不按疗程服药

慢性肝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有的患者不按疗程治疗,一段时间不见明显效果就换大夫,使治疗不能完成,以致影响了疗效。还有一些患者,过于相信各类广告,到处乱投医,等到疗效不好再到医院就诊,此时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另有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重检查指标,不从整体考虑。用药一段时间指标不降时,就认为药不对症,要求医生换药。结果既影响了疗效,还容易造成病毒变异,产生耐药性,使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

例如,一位乙肝患者用干扰素半年,又用贺普丁3个月、益肝灵1个月,同时还配合其他保肝、降酶的西药,但每种药用的疗程都不够。如贺普丁应该连续使用1年以上,而他仅使用3个月,就自认为疗效不显著而停药了,这样势必影响整个治疗效果。还有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在服用多种西药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求治于中医,并在半年的治疗过程中换了5位中医大夫,最长的2个月,最短的只有半个月,其原因,也是患者自认为疗效不好。

以上种种做法,其结果只会使患者病情加重,治疗难度更大。所以,在慢性乙肝的诊疗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用药情况、时间和疗程必须遵从医嘱。

误区二:平时生活不遵医嘱

有一位慢性肝病患者,病情本来不太严重,医生让其按时服药、注意休息、戒烟禁酒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再去化验时,发现各项指标不但没降反倒都升高了。过一段时间再复查,已发展成早期肝硬化。病人既感意外又觉恐慌,大夫也觉得病情恶化得太快了。追问病人医嘱执行情况,才知病人只执行了第一条“按时服药”,二、三条都没有执行,理由是工作忙,责任重,经常出差,为了工作,酒得照喝。试想,肝病忌酒、多休息是一般常识,此君却工作第一,交友饮酒第二,治病被降为第三,其结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患者的康复既有赖于医术高超、责任心强的医生,还需要病人的配合,即中医所讲的“三分治,七分养”。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执行医嘱,才能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误区三:查书阅报自己治病

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在体检中被查出“澳抗”阳性后,整天埋头于肝病医学书籍,越看越觉得自己前途黯淡,担心自己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病情也逐渐加重。

在门诊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慢性乙肝患者俨然成了“肝病通”,说起肝病来头头是道,还经常“引经据典”,甚至影响医生的诊断。其实,这些久病成医的患者非但治不了病,还常常自己贻误治疗,因为他们大多数犯有以下错误。

1.把自己的病情与书中最严重类型相比,越比越像,由此导致心理负担越重,造成恶性循环,加重了病情。

2.片面理解书中意思。医生让其注意休息,增加营养,书上也说“应多休息”,于是他们就绝对休息,大量进食高糖、高热量食品,使体重过度增加。结果,造成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形成脂肪肝。这无疑是人为的雪上加霜。

3.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案,这样的病人往往不能按疗程服药和认真遵医嘱,因而影响治疗效果。

慢性肝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需要专业医生正确的治疗,科学合理的用药,还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也就是尊重疗程,遵守医嘱,正确认识病情,调整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渐缓解直到康复。endprint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医嘱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医嘱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