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4-09-11马海利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陕西榆林719000

吉林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基转移酶肝硬化心理

马海利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在国内尚缺乏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保肝、低盐进食等进行治疗,疗效都比较差[1]。为了减少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如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62例,其中男98例,女64例。162例患者均符合肝炎会议制订的有关肝硬化的诊断标准,都具有肝硬化典型的临床表现,并且经过肝胆超声或CT检查确诊后,得知162例患者中没有伴有腹膜炎、肝癌和病情严重出现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1例,其中男50例,女31例;年龄35~81岁,平均(64.5±6.3)岁,病程2~14年,平均(5.3±2.3)年;对照组 81例,其中男48例,女33例;年龄31~80岁,平均(65.1±3.2)岁;病程2~14年,平均(4.5±1.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

1.2.1 心理干预: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精神鼓励、暗示和心理安慰等心理干预,尽量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和今后的人生路,保持一种健康的人生观。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给予更多的同情、关心、帮助与抚慰,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同时运用医学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多与患者沟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指导家属与患者交流时,要对待患者,始终保持理解、诚恳及宽容的态度,使患者的需求尽量得到满足。

1.2.2 日常生活干预: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限制高脂肪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当肝功能显著减退并有肝昏迷先兆时,应对蛋白质摄入适当控制。做到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提倡低盐饮食或忌盐饮食。食盐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1.5 g,饮水量在2 000 ml内,严重腹水时,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00 mg以内,水摄入量在1 000 ml以内,应忌辛辣刺激之品和坚硬生冷食物,不宜进食过热食物以防并发出血;节制饮酒与抽烟,加强劳动保健,避免各种慢性化学中毒也是预防肝硬化并发症出现的积极措施;定期体格检查,同时避免各种诱因,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2.3 认知干预:提高认知教育,提高患者对肝硬化的认识,纠正患者以往对肝硬化疾病的错误的认知,肝硬化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必须让患者认识到,同时介绍成功案例,让患者能够感同身受,更加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生活地更健康。

1.2.4 问卷调查:由主任医师以上的专业人员利用问卷调查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体检方面的问卷调查。参考文献采用生活质量问卷,问卷评定主要采用自评式多维度评定的方式进行。用评分法对结果进行评分和转换处理,比较和研究观察组织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分析出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将此因素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让他们有所倾向,并做出具体的行动。

1.3 观察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等医学指标进行测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生活质量指标评定,其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情况、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精神状态五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五项指标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更加正常。因此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评定指标 对照组(n=81) 观察组(n=81)46.7±8.5 15.1±5.2抑郁心理情况 47.3±5.2 13.1±4.2社会功能 45.1±4.2 16.1±6.0物质功能 43.5±3.5 14.1±1.1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49.9±3.7 16.1±3.3

3 讨论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增加疾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经常有下列症状,全身症状: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贫血: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由于相关临床症状很多,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了解肝硬化,为干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都是肝硬化的并发症,并且现在还没有彻底治愈肝硬化的疾病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只能在护理单方面多下功夫[2]。本研究研究分析了护理干预对改善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建议对不同的护理人员者给予有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根据文化程度的高低进行当前肝硬化治疗技术的介绍。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王雪利,张会访.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5.

[2]李海军,杨新英,李 东,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指标与预后关系研究[J].人民军医,2008,51(4):222.

猜你喜欢

基转移酶肝硬化心理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法尼基化修饰与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心理感受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