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妇科病情化疗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北院肿瘤二区,湖北 武汉 430023

8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

张磊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北院肿瘤二区,湖北 武汉 43002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与护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妇科恶性肿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SAS)与抑郁自评(SDS)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对于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压力,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妇科恶性肿瘤;心理干预;护理

临床中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宫颈癌、输卵管肿瘤、子宫内膜癌以及绒毛膜癌,此类疾病会对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恶性肿瘤本身是一种高消耗性的疾病,加之患者经常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心理干预对化疗期间的妇科恶性肿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将选取我院接受化疗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肿瘤科接受化疗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7.34±3.49)岁。其中乳腺癌23例,宫颈癌11例,子宫内膜癌16例,卵巢癌5例,外阴癌14例,子宫肌瘤癌11例。其中合并并发症情况为糖尿病21例,高血压17例,慢支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1],随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经过4周的护理后,再次进行SAS与SDS测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

1.3 心理压力因素

1.3.1 抑郁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经常伴有抑郁心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害怕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会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二是畏惧化疗所产生的呕吐、脱发、局部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2]。针对患者抑郁心理,护理人员要在平时经常与其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并向患者介绍关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的情况,告知患者消极的情绪会影响疾病的康复,也可以列举成功病例,消除其恐惧心理,让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提高治疗中的依从性。对于畏惧化疗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做一些预防措施,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另外,护理过程中态度要亲切自然,同时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让患者有安全感。

1.3.2 焦虑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 焦虑心理的出现主要与患者的身体变化有关,尤其是乳腺癌患者[3]术后会造成患者乳房缺如,并留下巨大疤痕,会使患者焦虑不安,担心丈夫会冷落自己,亲人、朋友会歧视自己,极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用诚恳的态度体恤患者的痛苦,主动与患者沟通,让患者知道与美丽相比,生命才是更重要的。同时还要争取到患者家属的支持,经常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其感觉到关爱。另外,有经济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进行乳房再造术,减轻患者焦虑状况。

1.4 护理方法

1.4.1 严密监测病情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要给予床头心电监测,对患者的血压、心跳、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并及时处理。

1.4.2 饮食指导 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健康的的膳食方法,合理搭配营养。心血管系统患者要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让患者明确合理饮食也对治疗疾病重要性。

1.4.3 其他护理 ①保证患者病情知情权: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对病情、治疗方法及病情变化等情况十分关心,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提供治疗信息,方便患者了解自身治疗情况,使患者有安全感,对治疗充满信心;②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向患者介绍我院化疗成功的病例。在护理工作中操作要规范、娴熟,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以减少化疗中出现不良反应;③态度温和,亲情呵护: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质量保障的关键,同时,温和的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护士态度、语言、行为等对患者的感受有很大影响[4],建议家属全程陪护,使患者感受到亲情温暖;④配合心理疗法:化疗经常会引起患者烦躁、脱发、自卑等身心影响,对患者影响非常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经常以劝导、理解、同情、鼓励的方式避免患者过度消极。

1.5 评价标准 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本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

2 结果

抑郁率由护理前的46.25%下降到6.25%,焦虑率由护理前的52.5%下降到8.75%,两组数值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都会迅速衰弱,免疫力低下,而且多伴有其他疾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要求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指导,增强责任心,使患者对治疗有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手术虽然是治疗过程的核心,但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同样重要。因此,加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病情平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孟微微,齐佳,张宇.妇科恶心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焦虑和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140-141.

[2]耿贵芳.心理干预对妇科恶心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1,21(9):559-560.

[3]刘蓉,施春明.老年妇女宫颈癌根治术122例临床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8,23(3):324.

[4]路潞,樊雅静,冯晨晨,等.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按年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0,10(6):449-450.

R473.73

A

1007-8517(2014)11-0139-02

2014.03.31)

猜你喜欢

妇科病情化疗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跟踪导练(二)(3)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