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骄傲的杭州人 宅在“天堂”的茶博士

2014-09-10琳子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茶楼外地人西湖

琳子

2013年夏天,杭州持续高温,许多无厘头的笑话纷至沓来,如“有个杭州人,走着走着就化了”、“一个非洲人在杭州热哭了”……当时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的非洲外援阿甘居然跳出来说:“杭州太热了,如今我家(科特迪瓦)才20℃!”

杭州人喊热的时候,全国人民都熟悉的“三大火炉城市”里的人都在嗤之以鼻:“哼,杭州人就是矫情!坐拥柔美多情的西湖,抬头就能望见灵隐寺和雷峰塔,喝着虎跑泉泡的龙井茶……相比之下,那点热算什么?”

或许杭州人确实是太幸福了,在“人间天堂”光环的荣耀下生活,所以才引得外地人的“鄙视”。当很多人不远千里到处旅行、追求美丽风景的时候,杭州人却嗑着瓜子,听着小曲儿,在西湖边上悠然自得地啜着龙井……

龙井之乡的茶道精粹

来到杭州,经常看到有人刚出火车站,立马就被几个提袋子的人围住,半遮半掩地让他看袋子里的东西,然后神神秘秘地低声交谈——如果走得近些,就会听见这样的对话:“兄弟,要茶不,正宗的哟!便宜卖!”“美女,带一罐回去吧,这可是外面都买不到的正宗龙井!”偶尔,旁边会有好心的大娘提醒:“泥表相信,他们都是外地佬儿,他们个茶叶阿是假滴……”

可能这算不得“杭州特色”,但倒也让人明白:杭州第一的名产,那就是龙井茶。

产茶胜地,自然不会缺乏爱茶之人,西湖龙井号称“中国名茶之首”,那也是有讲究的——须得虎跑泉水才能泡出正宗味道。由于这样的茶道精粹,绝大多数“老杭州”都可以拍着胸脯自称“茶博士”。

杭州人凭着一张公园月票,提着大桶小桶来到虎跑泉,耐心地排上几个小时的队,灌满后骑上电瓶车优哉游哉地带回家,泡上一壶清茶,听着小曲儿,嗑着瓜子,这份闲适和乐趣,岂是他人所能体味!

悠闲的杭州人,很喜欢在外面喝茶——从西湖边上林立的各式茶楼就能看得出来。但杭州人喝茶其实是叫“吃茶”——确切地说,就是吃茶点。茶楼不单纯是喝茶,大多是有茶点相送的,甚至大有把茶和餐饮合一的趋势。聪明的老板将餐饮巧妙地引进茶楼,各式价廉物美的茶点令茶客们不忍离开。茶点品种多、新鲜又好吃的茶楼,生意就自然火爆。

杭州人喜欢的茶点有蜜饯果干、小糕点、鲜水果、炒饭、年糕、卤味小菜、冰淇淋等,可谓五花八门,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的。爱喝茶的“老杭州”,早已对各家茶楼的招牌茶点了然于胸,随口可以说出哪家的凤爪好吃,哪家的煮笋干是一绝……

杭州人喝茶,是很讲究享受的,一般不单单只是“一杯茶”而已,邀上三五好友,找个惬意的茶馆坐上一天,喝茶、打牌、吃自助餐,这样的方式对于大部分杭州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

在杭州人的生活里,几乎没什么事不能在喝茶中解决,就连“反腐倡廉”这样严肃的事都能在茶馆里办。传说中的“纪委请喝茶”这种方式在网络上被百般调侃,但在杭州还真有这么一个地方——位于京杭大运河边的钱运茶馆3楼的“清风阁”。

“清风阁”面朝大运河,约20平方米。一进门,便可看见一幅字,上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茶楼这样相对轻松的氛围中,一些干部说出了平时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纪委也了解了情况,充分发挥了“纪委请喝茶”的效果。

“苏杭”的排列不过是为了押韵

杭州人的闲适生活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之一,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千百年流传的赞誉也实至名归。

可是杭州人就跳出来了——都是天堂不假,但凭什么苏州要排在前面?

都说上海人很骄傲,其实杭州人比他们更骄傲。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杭州人却看不起上海人,一些年纪稍长的杭州人还会哼唱这样的童谣:“上海小瘪三,耍子城隍山,前山不走走后山,屁股摔成三瓣三……”虽然有些偏颇,却也反映了老杭州们的心迹。

当上海有车一族开着自我感觉良好的爱车来到所谓的“后花园”杭州时,才丧气地发现后花园的“园丁”们,早已个个随手扬招的都是比他们高一个档次的车了——杭州出租车在全国范围内档次都非常高,主流车型中帕萨特、索纳塔、中华都只算一般,更别说还有不少“奔的”(奔驰)了。杭州人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的出租车都比北京、上海的档次高,这才叫大气!”由此看来,杭州人不服上海人有自己的道理。

杭州人从来不会提出“哪个地方最好”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对他们是不言自明的,如非必要,他们也绝不会考虑“去外地发展”。绝大多数有女儿的家庭,招女婿的首要标准也必然是“定居杭州”——在他们看来,住在杭州,就是最大的骄傲。所以,骄傲的杭州人很快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所以让“苏”在前面,只不过是为了押韵而已……

外地人来到杭州,看到餐馆、茶楼生意兴隆,看到杭州人那副自我陶醉的样子,都会有些诧异:杭州人不上班吗?他们靠什么活得这么悠闲自在?

其实,杭州人的钱袋不大,并不是每个人都“钞票莫老老地多”,但是宁可日子过得紧巴巴一点,也要到西湖边铺张塑料布,席地而坐“耍子一回”,就是要让“外地佬儿”羡慕羡慕,那也是一种无比惬意的心理满足。

火灾再多,也不挪窝

一位外地人来到西湖转了几圈,然后一头扎进湖里,捞上来后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寻短见,他说“杭州的西湖太美了,宁愿死在天堂,要死也要死得美一点……”

事实上,杭州不仅对外地人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也让本地人眷念不已。和上海人的“恋沪癖”相似,杭州人也有很深的“恋杭癖”——凡是外出谋生的杭州人,多半会被“正宗”的杭州人所“蔑视”——因为在杭州人眼里,没有比杭州更好的地方了。

老赵是位退休工人,办公室工作干了40多年,几乎就没离开过杭州。用他的话说,就是“虽然在这里平平淡淡,不过确实觉得很惬意,很舒服。”据说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挺有想法的人”,也遇到过几次外调机会,但是一出杭州“就意味着失去福利保障和未来的不可预测”,经过再三考虑,他都放弃了,一直留在杭州的单位里。如今退休后,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亏得年轻时候没有选择外出哟,不然我哪有机会这么悠闲地在西湖边上喝茶啊……”

坐拥西湖的杭州似乎很温润,其实却火灾频发——仅在2013年发生的火灾就高达8639起。历史上,从后晋时期一直到现代都有很多详细的火灾记录,这成了“历史传统”。由于火灾频发,杭州的消防建设一直是重点工作,消防救火的效率也远超其他城市,不仅如此,频繁的火灾还“烧”出了杭州人的淡定。前些年有报道说“世界最高”消防车落户杭州,工作高度达101米,当时杭州人的反应让外地人大跌眼镜:“有了给力的消防车,就不担心火灾了,做杭州人果然幸福又安全……”

很难想象,杭州人有多么恋家——他们是决不会因为火灾这点“小事”就挪窝的。面对城里突发的火灾,杭州人除了积极救灾,可能还会掏出手机拍张照片、发个微博:“看,我们消防车多给力啊,这么大的火灾20多分钟就被扑灭了!”

猜你喜欢

茶楼外地人西湖
西湖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雪后西湖 暖阳
shock of THE NEW
丰硕茶楼
西湖雪意
任素梅作品选
茶酒联趣(联语故事)
沉默的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