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深沪港通新机遇

2014-09-10

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49期
关键词:股通科技股H股

随着沪港通开闸,沪港两地证券市场成功实现联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入新时代。现在,沪港通运行已经“满月”,AH股溢价指数持续上升(图一)。港交所发表的统计显示,沪港通从11月17日到12月12日推行以来,沪股通和港股通的全日买入成交额分别为79967.85百万元和11584.74百万元,均大幅超越各自的卖出成交额27119.58百万元和3368.58百万元(如图二),且沪港通市场呈现明显的“北热南冷”局面,资金流入沪市。相关人士认为,目前这种“北热南冷”的现象短期或将持续,改变还有待时间,并包括投资生态的改变。

多重原因拉大“北上南下”差距

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推出以来至12月12日20个交易日内,沪股通平均每日额度用量为32.9亿元人民币,占每日额度的25.3%;同期,港股通平均每日额度用量为4.77亿元人民币,占每日额度的4.5%。沪股通总成交额为1070.87亿元,占沪股通总额度(3000亿人民币)的36%;港股通总成交额为173.32亿元不足沪股通总成交额的2成,占港股通总额度(2500亿人民币)的6.9%。

为何沪股通和港股通之间差异如此大,港股通并没有像预期般火热呢?某私募资深人士认为,一是由于两地投资者结构不同。香港方面,参与投资沪股通的多为机构投资者,而参与港股通的多为散户;投资者结构的不同,亦显现出两者在投资股票的周期以及资金上的差别,机构投资者买卖股票通常都有长远打算而且资金雄厚,而散户则多是为了短期快炒且资金相对薄弱。

二是我们投资者购买港股通的手续费偏高,汇率也偏高。记者从某券商业务部门出获得港股通业务收费表:主要有交易税费,按成交金额的0.1%计算;交易征费,按成交金额的0.003%计算;交易费和交易系统使用费用按成交金额的0.005%和每笔0.5港元收取;结算费用按成交金额的0.002%计算,上述费用还不包含在券商收取的佣金。投资者在实际操作时也关注到沪港通参考汇率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价差较大。因此,作为散户的投资者更是不愿“南下”。

另外,近期来看,当前内地市场题材丰富。从国企混改到“一带一路”都在A股市场上掀起了不小波澜,沪指创出8000亿天量,连续上涨到了3091.31点,与“如火如荼”的A股市场相比,香港最近没有太多赚钱效应,因而导致没有更多投资者愿意购买表现较差的港股。

低估蓝筹成北上资金心头好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通过梳理发现,北上资金多偏爱金融股和消费类股票,例如中国平安(601318)、中信证券(600030)、上汽集团(600104)、贵州茅台(600104)等。南下资金多偏好石油、科技以及金融类相关股票,例如海通证券(6837.HK)、汉能薄膜发电(0566.HK)、中国石油(0857.HK)等。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沪港通开通以来,沪股通里面交易活跃的股票主要分布在金融和消费行业,并且大蓝筹居多。排名前三的是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和贵州茅台,其成交金额达到109.14亿元、65.83亿元和41.89亿元,分别占总成交金额比例的10.19%、6.15%和3.83%。在交易活跃的前20只个股当中,金融类(银行和非银金融)个股占总成交额的44.4%,消费类个股占总成交额的26%。显然北上资金对这些个股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数据统计显示,在这20个交易日里,中国平安上涨28.16%,中信证券65.6%,贵州茅台和上汽集团分别上涨12.27%和15.95%。

上述某私募资深研究人士还认为,北上资金钟情于金融股实属正常,因为大多数金融个股,例如银行股,是在A股市场被严重低估的大蓝筹,并且现在A股市场如火如荼,因此金融类个股受到青睐属于投资者的正常反应。此外,消费股属于港股市场里的稀缺品种,例如白酒就是港股中所没有的,从贵州茅台被北上资金热捧中可见端倪。该人士预测,此后,港股中所没有的乳业巨头和中药等个股也将在沪股通中活跃起来,例如伊利股份(600887)、天士力(600535)等。

南下资金追捧石油、金融、科技股

相比之下,南下资金的偏好则在石油股、金融股和科技股。在沪港通开通以来,港股通交易活跃股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海通证券,成交金额13.83亿元,占港股通总成交金额的7%,排在第二位的是科技股汉能薄膜发电,成交金额达5.97亿元,占港股通总成交金额的3%,排在第三位的是石油股中国石油,成交金额3.94亿元占港股通总成交金额的2%。再观察这些个股在此期间的涨跌幅,除去国际油价下跌对石油股的影响以外,海通证券上涨29.72%,汉能薄膜发电更是达到48.02%的涨幅。整体来看,在交易活跃的前20只个股当中,金融类个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额的28%,科技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额的20%,石油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额的15%。(表2)

专业人士指出,现在石油股的H股股价明显低于A股,再加上此前蓝筹大盘股被爆炒,“两桶油”在A股的涨幅不容小觑,然而港股市场,石油股的价格有所下跌。市场中,中国石油AH股一涨一跌,截止到11月12日,中国石油A股股价较H股溢价46.63%,因而投资者会在H股中积极布局具有国企改革价值的石油股。

其次,与北上资金选择消费股同样的逻辑,内地市场中缺乏港股市场所具有的纯粹科技股,所以投资者对科技股比较青睐同样是由于品种稀缺的缘故,例如汉能薄膜发电、腾讯控股(0700.HK)、中芯国际(0981.HK)这些行业里的龙头股。

A股溢价率显著提升

相关人士一致认为港通“南冷北热”现象短期或将持续,这个有待慢慢改变,包括投资生态的改变。而AH股溢价指数的上升也将会慢慢调整,但是目前AH股溢价指数上升还将是短期内继续维持的现象。从表3中,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出,沪港通开通以来A股溢价率均大幅提升,例如现在溢价率最高的一拖股份(601038),其A股溢价率已经从11月17日的94.8%翻倍上涨到目前193.01%的溢价率水平,昆明机床(600806)更是从83.91%攀升至192.72%,达到上升最高水平。<\\Hp1020\图片\13年固定彩图\结束符.jpg>

猜你喜欢

股通科技股H股
科技巨头:如何理解最近的科技股牛市 精读
AH股折、溢价对比
科技股两重天
《吉普林》美科技股分化
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