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归类例析*

2014-09-09王廷虎

中学化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石蕊碳酸钠石灰水

一、题型简介

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的要求和发散性的倾向进行分类,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或条件不惟一或者解题方法多样化的试题。开放性试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探究能力,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开放性试题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五类:①条件开放性,即问题条件不完全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惟一;②结论开放性,即在给定条件下,结论不惟一;③策略开放性,即思维策略和解题方法不惟一;④综合开放性,即在结论、条件、策略中至少有两项是开放的;⑤实验设计性,需要进行计划性的预测和规划试题。

解答开放性试题时首先要突出主题,抓住要点,不能离开题中给出的研究方面;其次要从论述问题的科学性、全面性、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分析,按要求找出最优答案;最后要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善于灵活多变,探寻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一装置多用或多装置一用。

二、题型分类

1.条件开放性试题

这类开放性试题往往是给出解决问题的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惟一,要求学生深入挖掘题中条件的内在联系,补充写出能得出结论的某种条件。

例1(2013年成都)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乙的化学式为,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解析(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因此反应物和产物的特点都是: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因此属于置换反应,如:Fe+CuSO4FeSO4+Cu等;(2)乙为烧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甲溶液呈蓝色,说明含有铜离子,和氢氧化钠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故看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从溶液中析出;(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能够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可以是酸和碱或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或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因此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这类反应主要是指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氧化铜等,此类反应主要用于冶炼金属。

答案:(1)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只要答案合理即可)(2)NaOH有蓝色沉淀从溶液中析出(3)不一定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4)冶炼金属(或炼铁)

2.结论开放性试题

这类开放性试题一般给出题设条件,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实验现象,或依据实验特征去判断,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例2(2013年黔东南州)现有H、O、S、Fe、Cu五种元素,选择其中适当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两个氧原子。②3个氢氧根离子。

(2)请用化学式填空: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②酸。

(3)写一个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①2个氧原子表示为2O;②3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2)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②由H、O、S、Fe、Cu五种元素形成的酸不止一种,常见的有H2SO4、H2SO3、H2S等。(3)在初中阶段,置换反应有三种形式:①活泼金属与酸反应;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③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利用题给的信息,能写出的置换反应有: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H2+CuO△Cu+H2O。

答案(1)①2O②3OH-(2)①H2O②H2SO4(或H2SO3、H2S)(3)Fe+H2SO4FeSO4+H2↑(或Fe+CuSO4FeSO4+Cu)

3.策略开放性试题

这类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切合实际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泛性。

例3(2013年揭阳)图1表示实验室用稀H2SO4、CuO、Fe粉三种物质,制取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图1(1)若按方案1制取铜,步骤Ⅱ反应的现象是。

(2)若按方案2制取铜,步骤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两种方案比较,方案更好,理由是。

解析方案1中,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且有水珠出现;方案2中,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H2O;很显然,方案1中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发生爆炸,且浪费原料,相比较而言方案2从安全、操作、经济等方面都比较合理。

答案:(1)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且有水珠出现(2)CuO+H2SO4CuSO4+H2O(3)2安全、节能、炼铜率高

4.综合开放性试题

这类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需求的结论都较为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灵活性强。

例4(2013年北京)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图2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图2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 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解析(1)B中溶液显蓝色,故其中盛放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和石蕊,所以B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和石蕊,或者是碳酸钠溶液和石蕊。(2)烧杯A中的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为酸性溶液和酚酞,即溶液中含盐酸和酚酞,加入物质甲出现黄色,说明物质甲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3)C中溶液显红色,可能是稀盐酸和石蕊的混合溶液,也可能是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与酚酞 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加入乙变浑浊,从题目提供的物质分析,可排除溶液含有盐酸,即C中溶液可能含氢氧化钙或碳酸钠,加入乙后,加丙溶液变澄清,红色变无色,可推测丙是酸,又根据题意加入丙时无气泡产生,可知C中原溶液中不含碳酸盐,加入的乙也不可能是碳酸盐,所以C中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乙只能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消耗水,使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因此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丙为稀盐酸。(4)D中溶液显红色,加入丁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溶液变澄清,红色变为无色,从溶液颜色变化可知,D中的溶液显碱性,所以D中溶液为碳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加入的丁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所以丁为氢氧化钙溶液。①加入丁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②D中溶液为碳酸钠和酚酞的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钙后,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再加入盐酸溶液变成无色,此时溶液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若溶液显中性,则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和酚酞,如果溶液显酸性,则除氯化钙,氯化钠和酚酞外,还有过量的盐酸。

答案:(1)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碳酸钠溶液)

(2)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2O3+6HCl2FeCl3+3H2O

(3)CaO

(4)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氯化钙、盐酸、氯化钠、酚酞或氯化钙、氯化钠、酚酞(用化学式表示也可)

三、强化训练1.(2013·常州)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均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常温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标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E是CO2,A一定是Na2CO3B.若E是HCl,A一定是CO2C.若E是NaOH,B一定是酸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2.(2013·内江)从H、C、N、O、P、K六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__________。(2)属于钾盐,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任写一种)。3.(2013·绥化)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3·天津)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与B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1)若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为__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或“=”)。(2)若A和B均为黑色粉末,A与B反应时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2NaCl+2H2O 2NaOH+H2↑+Cl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除去MgCl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④用稍过量的Na2CO3除去CaCl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除去NaOH、Na2CO3。则:(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填步骤编号);(2)加入Na2CO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1)CO2(2)KNO3(或K3PO4或KH2PO4或K2HPO4)3.(1)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2)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等(合理均可)4.(1)盐酸=(2)C+2CuO===(高温)2Cu+CO2↑5.(1)①③④②⑤或③①④②⑤或③④①②⑤(任填两组)(2)BaCl+Na2CO3= BaCO3↓+2NaCl通讯地址:(238341)安徽省无为县教子湾中学王廷虎办公Q Q:821764059联系电话:13035094176 电子邮箱:wangtinghu176@sina.com

(收稿日期: 2014-03-05)

答案:(1)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碳酸钠溶液)

(2)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2O3+6HCl2FeCl3+3H2O

(3)CaO

(4)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氯化钙、盐酸、氯化钠、酚酞或氯化钙、氯化钠、酚酞(用化学式表示也可)

三、强化训练1.(2013·常州)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均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常温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标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E是CO2,A一定是Na2CO3B.若E是HCl,A一定是CO2C.若E是NaOH,B一定是酸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2.(2013·内江)从H、C、N、O、P、K六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__________。(2)属于钾盐,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任写一种)。3.(2013·绥化)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3·天津)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与B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1)若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为__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或“=”)。(2)若A和B均为黑色粉末,A与B反应时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2NaCl+2H2O 2NaOH+H2↑+Cl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除去MgCl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④用稍过量的Na2CO3除去CaCl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除去NaOH、Na2CO3。则:(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填步骤编号);(2)加入Na2CO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1)CO2(2)KNO3(或K3PO4或KH2PO4或K2HPO4)3.(1)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2)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等(合理均可)4.(1)盐酸=(2)C+2CuO===(高温)2Cu+CO2↑5.(1)①③④②⑤或③①④②⑤或③④①②⑤(任填两组)(2)BaCl+Na2CO3= BaCO3↓+2NaCl通讯地址:(238341)安徽省无为县教子湾中学王廷虎办公Q Q:821764059联系电话:13035094176 电子邮箱:wangtinghu176@sina.com

(收稿日期: 2014-03-05)

答案:(1)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碳酸钠溶液)

(2)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2O3+6HCl2FeCl3+3H2O

(3)CaO

(4)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氯化钙、盐酸、氯化钠、酚酞或氯化钙、氯化钠、酚酞(用化学式表示也可)

三、强化训练1.(2013·常州)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均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常温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生成物未全部标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E是CO2,A一定是Na2CO3B.若E是HCl,A一定是CO2C.若E是NaOH,B一定是酸D.若E是Na2CO3,B一定是酸2.(2013·内江)从H、C、N、O、P、K六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__________。(2)属于钾盐,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任写一种)。3.(2013·绥化)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3·天津)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与B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1)若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为__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或“=”)。(2)若A和B均为黑色粉末,A与B反应时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3·眉山)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2NaCl+2H2O 2NaOH+H2↑+Cl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除去MgCl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④用稍过量的Na2CO3除去CaCl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除去NaOH、Na2CO3。则:(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填步骤编号);(2)加入Na2CO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1)CO2(2)KNO3(或K3PO4或KH2PO4或K2HPO4)3.(1)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2)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等(合理均可)4.(1)盐酸=(2)C+2CuO===(高温)2Cu+CO2↑5.(1)①③④②⑤或③①④②⑤或③④①②⑤(任填两组)(2)BaCl+Na2CO3= BaCO3↓+2NaCl通讯地址:(238341)安徽省无为县教子湾中学王廷虎办公Q Q:821764059联系电话:13035094176 电子邮箱:wangtinghu176@sina.com

(收稿日期: 2014-03-05)

猜你喜欢

石蕊碳酸钠石灰水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业合成碳酸钠”为例
树木为啥穿“白衣”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五环式探究实验教学
pH传感器在测定石蕊和紫甘蓝浸出液酸碱度中的应用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树木为啥穿“白衣”
树木为啥穿白衣
善变的石灰水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