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心理护理在五官科防范护患纠纷中的效果分析

2014-09-04周月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五官科护患纠纷

张 燕, 周月月

(解放军第八六医院 护理部, 安徽 马鞍山, 243100)

心理护理是指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及理论,通过交流和沟通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1-2]。本研究选取在本院五官科接受治疗的600例患者,并对其中的300例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五官科接受治疗的600例患者,依据性别、年龄、学历层次、接受能力,进行无统计学差异的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中,男161例,女139例;年龄12~88岁,平均(36.8±12.5)岁;大学文化36例,高中文化185例,初中以下文化79例。对照组中,男159例,女141例;年龄12~87岁,平均(37.2±12.6)岁;大学文化38例,高中文化179例,初中以下文化83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入院后,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及护士长等,向患者讲解医院的相关规则制度及护理的流程;如果患者需要手术,要为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效果、目的等[3-4], 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并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在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按时用药,注意日常的饮食,定期回院复查。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①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的情况、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多次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患者的信任感,了解患者的心理,用积极热情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② 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等,介绍治疗的优越性以及主治医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等[5-6],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③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及成功的经验等,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

本研究依据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评估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后的心理状态,SAS评分<40分为无焦虑,40~4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焦虑症。对2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共20道问题,每道题5分,满分为100分。满意:>80分;比较满意:50~80分;不满意:<50分,总满意度以满意及比较满意者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2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7%;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3.6%, 2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SAS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入院时2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2 2组SAS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s)[n(%)]

3 讨 论

五官科属于比较特殊的科室,由于疾病的发生都在患者的眼睛、鼻子、口腔、咽喉等重要的器官,且对患者的容貌、听力、视力等均有较大的影响,患者一旦五官患有疾病后,往往心理及情绪上会比较紧张,对于治疗效果的要求也会比较高[7-8]。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护理过程中容易引起护患纠纷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 ① 护理态度不佳,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态度生硬,工作中不注意说话的方法、语气和患者的需求[9-10]; ② 缺乏爱心和关怀,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耐心和爱心,对于身体不便、经济困难的患者没有主动去帮助患者,满足患者的愿望和想法[11]; ③ 缺乏专业素质,许多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都是卫校毕业或者中专毕业,学历较低,且对于心理学的了解不够,无法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12-13]。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均经过心理学相关培训和学习,然后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83.6%(P<0.05); 观察组的SAS分值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4-16]。

综上所述,在五官科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17-18],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曹侠, 王秀红. 分析五官科护理现状提高护理质量[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11): 133.

[2] 王健叶, 刘蓉.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10): 1588.

[3] 徐伟莲, 郭翠兰, 王华, 等. 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干预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26): 6399.

[4] 金德红, 章西萍.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和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8): 49.

[5] 黄晨娟, 吴宝凤, 危慧琳, 等. 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49): 315.

[6] 刘群艳. 五官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干预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 2012, 31(17): 158.

[7] 胡轶. 浅析五官科护理安全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医药前沿, 2012, 2(6): 125.

[8] 张萍, 张静.论如何加强护患沟通来防范和化解护患纠纷[J]. 中外医疗, 2013, 32(28): 150.

[9] 周琪.护患沟通在超声科分诊工作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8): 106.

[10] 胡学芹.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0): 262.

[11] 彭海燕, 倪维杰.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五官科的应用体会[J]. 医药前沿, 2013, 3(27): 165.

[12] 冯进. 眼科与耳鼻喉科加床管理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 护理研究, 2013, 27(22): 2383.

[13] 刘虹.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2): 254.

[14] 刘颖, 周世平.护患沟通的技巧[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5): 271.

[15] 高淑瑞.临床护理教学中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5(20): 127.

[16] 罗凤萍.探讨五官科手术病人的出院指导[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27): 115.

[17] 应丽霞. 护患沟通艺术临床实践[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14): 24.

[18] 陈建秀.眼科手术患者术前模拟及心理护理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4): 163.

猜你喜欢

五官科护患纠纷
初心不改 让重庆市中医五官科声音响彻全国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技能项目调查
引导式自学法融入五官科护理理论教学的效果探讨
五官科护理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