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014-09-04侯华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围术白内障满意度

侯华丽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 眼科, 湖北 十堰, 442000)

白内障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视力减退,是一种致盲性眼病,与局部营养障碍、老化、免疫与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就目前而言,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刺激,且其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操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临床护理计划,是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而制定的治疗护理模式,所有护理流程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护理程序进行。CNP有利于诊疗和护理的有序进行,可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护理质量[1]。为探讨CNP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本院对4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CNP的过程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纳入标准: ① 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 ② 意识清晰,能够正常交流者,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③ 均为单眼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 ④ 无糖尿病病史; ⑤ 无严重的基础疾病或手术禁忌证; ⑥ 术前视力及矫正视力在光感~0.12; ⑦ 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排除标准: ① 先天性白内障、既往葡萄膜炎、虹膜黏连、高度近视、晶体脱位、眼外伤病史者; ② 伴有严重基础性病; ③ 有神经、精神病史的患者。80例患者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59~75岁,平均(65.3±12.5)岁;晶状体核硬度LOCSⅡ分级: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30例、Ⅴ级18例;文化程度:小学53例,中学15例,高中10例,大学2例。将该组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的不同进行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手术及麻醉方法基本相同,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模式,以整体护理为基础。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按照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 ① 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入院须知、科室环境、主治医师、CNP小组成员等,介绍CNP的内容; ② 入院后1~2 d, 讲解白内障的健康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麻醉方式、手术流程、注意事项、临床转归以及可能的并发症。介绍术前常规检查的目的,协助患者进行检查。进行饮食指导,鼓励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2]。介绍术前用药及使用方法等; ③ 术前1 d,讲解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的目的、方法、意义及配合事项。讲解氯霉素眼药水的使用方法,介绍手术的成功的相关病例,增强患者的手术信心。请病房内已手术成功的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手术时护士会伴随左右,增加其安全感。④手术当天,常规术前准备。再次讲解术中配合事项。术后告知患者术前如何固定眼位,嘱其取平卧位,减少头部活动,避免突然坐起、低头弯腰、打喷嚏及咳嗽等动作,避免用力过猛增加眼压。注意保护术眼,洗面时勿用力擦洗[3]。嘱患者术后注意用眼卫生,严密观察眼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反应,预防并发症。术后2 h患者可进食易消化食物。估计术后用药; ⑤ 术后1~2 d,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常规术后用药,教会患者术后如何正确使用眼药水、眼膏。观察切口情况,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重视患者归属和爱的需要。告知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保持眼部卫生。⑥出院当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出院后2周内避免肥皂水、污水入眼,3个月内避免低头及激烈运动,告知患者按时点药,预防感染。同时进行心理、饮食、眼卫生宣教。嘱患者按时复诊,病情变化时及时电话咨询或来院就诊。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内容实施诊疗工作,小组人员检查程序落实情况,完成相关护理后在临床护理程序表的相关内容位置打“√”,未完成打“×”。对于未完成的内容当班护士必须在记录单中记载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每日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一起查房,检查护理的实施情况,询问患者的建议,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① 健康知识:结合相关文献内容,制定白内障围术期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白内障基本知识、手术过程、注意事项、术后用药、并发症预防等10个方面,共20个问题,满分100分,让患者作答。由护士协助进行调查。得分60分以下为未掌握, 60~80分为基本掌握,80分以上为掌握; ② 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患者主观感受焦虑及抑郁程度,2个量表均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结果按0~4级评分,<50分为正常; ③ 并发症:虹膜脱出、角膜水肿、前房积血等; ④ 住院时间; ⑤ 住院费用; ⑥ 术后视力: 2组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视力≥0.8的例数; ⑦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过程、护理结果以及总体评分5个方面,评分0~5分,在患者完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以无记名的方式由护士协助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恢复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视力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恢复比较±s)[n(%)]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组在环境设施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教育、护理过程、护理效果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

3 讨 论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逐渐升高。白内障的患者由于视力障碍,生活受到的影响较大。近年来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全球因白内障致盲已达两千万之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4-5]。手术是挽救白内障患者视力的有效方法,但白内障患者由于环境陌生、日常生活不便、疾病知识缺乏、对手术惧怕和对手术效果担心,可出现一系列的围术期护理问题。为提高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近年来逐渐有学者将CNP应用于白内障患者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美国20世纪推行的一种融入了成效管理概念的新护理管理模式,其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特点[6]。随着CNP不断的临床实践与发展,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临床体系,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白内障的手术时间短,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台手术,若护理管理不到位,极有可能出现护理遗漏。而临床护理路径对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内容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和具体护理行为一目了然,护理流程有计划地进行,避免了传统护理的弊端,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7]。

庞海玲[8]将CNP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中,发现该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围术期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加快术后康复。张怡等[9]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9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CNP, 结果显示该护理模式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围术期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麻荣萍[10]研究显示, CNP能够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确保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质量,极大程度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患者因手术及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

本研究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经验,将CNP推广于本院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中,结果发现, CNP组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好,并发症、不良情绪、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术后视力恢复好,护理满意度高,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于: ① CNP内容的治疗是从患者的生理角度向心理活动转变的过程,规定了白内障围术期患者的标准住院天数、用药范围和检查项目、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内容,避免了因护理人员水平和责任心不同而造成的护理漏洞,增加了患者对白内障手术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减少了并发症和心理负担[11-12]; ② 入院后通过CNP知识讲解,能使患者了解整个治疗护理流程及家属如何配合,提高了患者康复过程的主动参与能力; ③ 入院后医护人员就以最快捷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治疗、手术和护理,提高了护理效率,减少了住院时间[13]; ④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讲

解有关知识和内容,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改善了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使临床护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使患者了解手术进程,满足身心舒适感,提高护理满意度。

[1] 孙羽, 郝云霞. 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1): 3527.

[2] 刘秀华.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15): 3585.

[3] 薛利利, 王晓莉.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24): 39.

[4] 陈云辉, 周和政, 鲍雨萌. 白内障患者术后复视的护理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6): 120.

[5] 吴晓寒. 高龄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与自我管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4): 165.

[6] 杨芳, 王飞.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7(4): 477.

[7] 龙克琴.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9): 130.

[8] 庞海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2): 1402.

[9] 张怡, 蔡明铭.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5): 17.

[10] 麻荣萍. 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病人手术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2, 26(35): 3323.

[11] 蒙玲玲, 闫娜. 老年白内障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5): 149.

[12] 韩奎. 人文关怀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13, 35(7): 1116.

[13] 朱华川.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28): 59.

猜你喜欢

围术白内障满意度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