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9-04陈海雁张桂花罗锦彬黄舒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大三阳乙肝病毒定量

陈海雁, 张桂花, 罗锦彬, 黄舒婷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 广东 惠州, 516211)

乙型肝炎是中国常见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较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1]。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是目前中国临床判断病情及传染性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反映患者对HBV病毒的免疫应答状态[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FQ-PCR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其可直接检测患者的HBV-DNA病毒含量,反映HBV复制及感染活性[3]。本研究通过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4—12月在本院检测的乙肝患者653例,诊断标准:肝组织Knodell HAⅠ≥4,或≥G2/S2炎性坏死/纤维化,ALT≥2×ULN, 同时HBV-DNA呈阳性。男412例,女243例,年龄5~66岁,平均(36.42±6.45)岁, HBV-DNA检测试剂主要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采用ROCHELIGHTCYCLER480型号的基因扩增分析仪; 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公司。质控品由临检质控中心提供。

HBV免疫学检测:取受试者肘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30 min, 离心5 min(25 cm, 3 000 rpm),采用ELISA法进行HBV-M模式的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 ① HBsAg; ② HbsAb; ③ HbeAg; ④ HbeAb; ⑤ HbcAb。根据上海热电MK3型酶标仪比色进行结果评定,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验操作及评定结果。

HBV-DNA定量测定:采用FQ-PCR法对HBV-DNA病毒含量进行测定。仪器型号为ROCHELIGHTCYCLER480型号(购自德国罗氏公司),FQ-PCR试剂盒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定量测定范围在103~107,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结果真实可信。

2 结 果

2.1 ELISA检测HBV-M模式结果

本研究653例乙肝患者的血液标本中,HBV-M模式定性检测有以下8种模式:大三阳(1、3、5模式)197例,小三阳(1、4、5模式)252例,1、4模式95例,1、3模式19例,2、4、5模式25例,2、4模式13例,4、5模式19例,5模式33例。

2.2 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以HBV-DNA表达水平高于1×103copies/mL为阳性。本研究653例血清样本中,HBV-DNA检测阳性率为54.82%(358/653)。

2.3 不同HBV-M模式下检测结果比较

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和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1、3、5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为(5.59×106±2.42×105), 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见表1。

2.4 不同HBV-M模式HBV-DNA含量公布

以HBV-DNA表达水平进行分组,阴性组HBV-DNA<103; 低水平复制组HBV-DNA103~<104; 中水平复制组HBV-DNA104~<106: 高水平复制组HBV-DNA107~<109。不同HBV-M模式HBV-DNA表达水平分布见表2。

表1 不同HBV-M模式下检测结果比较

表2 HBV-M模式HBV-DNA含量分布比较

3 讨 论

中国流学病学调查表明,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约为9.1%,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危险性增加约3 000倍[4]。由于HBV感染具有极强的传染力,临床发病率较高,且部分患者易转变为慢性肝炎,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易继发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5]。因此,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切断传播及予以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主要的检测方法有ELISA法、放射免疫法、FQ-PCR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等[6]。ELISA法检测只能反映患者对HBV病毒的免疫应答状态,是HBV病毒感染的间接参考依据,对机体HBV感染复制情况及传染危险性反映不准确[7]。而FQ-PCR法对HBV-DNA表达水平的检测是HBV感染情况的最直接参考指标,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且能直接、动态地反映HBV病毒的复制状态及传染危险性[8]。但FQ-PCR法HBV-DNA定量检测对非复制状态下的感染情况反映不明确[9],故临床上常联合检测。

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原检测同时阳性,即1(+)、3(+)、5(+)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从不同HBV-M模式HBV-DNA阳性检测率, 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和94.74%, 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1、3、5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最高(5.59×106±2.42×105),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0.05), 与林琳等[10]研究报道一致,说明了当1、3同时阳性时,患者体内HBV-DNA复制活跃,病毒传染性增加。因此,大三阳患者的病毒传染性强。本研究小三阳患者[1(+)、4(+)、5(+)模式]HBV-DNA阳性率为34.92%,显著低于大三阳97.97%阳性率(P<0.05); 但是HBV-DNA表达水平(4.18×105±1.53×104)仍较高。说明小三阳HBeAg已经转阴,HBV-DNA复制活跃性亦略低于大三阳组,但是机体内病毒复制并未停止,仍有传染性[11]。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为60%, 介于大、小三阳之间,有研究报道解释其可能是因HBV病毒基因第1 896位核普酸出现突变,使得前C区序列转录以及翻译受阻,因而HBeAg分泌减少,但患者HBV-DNA复制情况仍存在,临床也应加以重视[12]。2(+)、4(+)模式,4(+)、5(+)模式,5(+)模式的阳性率为0%。HBsAg、HBeAg转阴,HBsAb的产生说明了患者体内HBV病毒已经清除,HBsAb在HBV病毒清除时作用较大。2(+)、4(+)、5(+)模式下,机体已经产生了具有保护性作用的HBsAb, 或宿主免疫力低,既不表达抗原,也不产生抗体应答,因此阳性率亦较低[13]。以上4种模式,乙肝病毒基本不复制,传染性低。检测中常以HBV-DNA表达水平进行分组,阴性组(HBV-DNA<103)、低水平复制组(HBV-DNA103~<104)、中水平复制组(HBV-DNA104~<106)、高水平复制组(HBV-DNA107~<109), 进一步以HBV-DNA表达水平进行分组结果分析,不同HBV-M模式下阴性组、低水平复制组、中水平复制组、高水平复制组检测出的阳性率各不相同,但结论与HBV-M不同模式下阳性检测率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性,联合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1] 张浩宇, 张丽.HBV-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结果分析对比[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11): 1425.

[2] 叶儒军, 魏威.乙肝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州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23): 2932.

[3] 陈凤萍, 沈云峰, 吴瑶, 等.33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Y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40(5): 93.

[4] Ganem D, Prince A M.Hepartitis B virus infeetion-natural history and cinical consequences[J].N Engl J Med, 2004, 350(11): 1119.

[5] 舒海英.两种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差异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12): 1602.

[6] 刘玉昆, 黄晓霞, 吴远萍, 等.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 22(5): 581.

[7] Su H L, Huang R D, He S Q, et al.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DHBV genome of the brown ducks in Guilin reg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DHBV[J].Reprod Biol Endocrnol, 2013, 11: 56.

[8] 秦望森, 沈立萍, 张爽, 等.乙肝患者HBV感染指标、病毒复制水平与基因分型的关系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2, 26(5): 328.

[9] Alvarado-Mora M V, Romano C M, Gornes-Gouvea M S, et al.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of hepatitis B virus from an Afro-Colombian community: presence of HBV F3/A1 recombinant strain[J].Virol J, 2012, 9: 244.

[10] 林琳.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2): 71.

[11] Chen C H, Lee C M, Wang J H, et al.Correlation of quantitative assay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HBV-DNA levels in asymptomat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J].Eur J Gastroenterol Heatol, 2004, 16(11): 1213.

[12] 唐芳玫.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1): 28.

[13] 周丽敏.乙肝病毒标志物2 431例检测模式汇总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1): 65.

猜你喜欢

大三阳乙肝病毒定量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张欣欣:乙型肝炎“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区别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大三阳老是头晕没力气怎么办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乙肝检查认识误区:大三阳严重,小三阳就没事,错啦!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