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白A免疫吸附在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研究

2014-09-04张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分离器肾炎

张咏

蛋白A免疫吸附在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研究

张咏

目的 分析蛋白A免疫吸附在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 总结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方法 对本院收治新月体肾炎并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患者8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其中护理干预的基本内容包括心理支持、透析前准备、保证血路通畅、防止破膜护理、防止溶血护理以及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变化。结果 本组研究8例患者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IgG有不同程度下降, 平均下降达31.5%。无严重并发症和操作失败案例发生。结论 蛋白A免疫吸附对于治疗新月体肾炎疗效确切, 而透析过程中全方位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

蛋白A免疫吸附;新月体肾炎;IgG;护理干预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为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所致的肾脏损害性疾病。患者早期即可有严重肾功能损害, 且病情进展迅速, 后期不得不行血液透析治疗, 同时, 新月体肾炎早期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延迟治疗的患者[1]。免疫吸附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新技术, 去主要通过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吸附力, 制备成特殊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柱, 进而达到净化血液、清除致病因子的目的。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9月间本院收治新月体肾炎患者共8例, 其中男性3例, 女性4例, 年龄21~57岁, 平均年龄39.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新月体肾炎诊断标准, 并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治疗禁忌证。8例患者中予蛋白A免疫吸附2~7次不等, 平均4.5次, 总共治疗36例次。

1.2 治疗和护理 股静脉插管, 体外循环下以100~150 ml/ min流速流经血浆分离器, 再将分离出的血浆以30~50 ml的流速流经蛋白A免疫吸附柱, 10 min后将吸附完成的血浆回输至体内[2]。治疗期间予以全方位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有。

1.2.1 心理安抚 新月体肾炎起病急骤, 患者难免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 影响治疗依从性和通气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以安慰的口吻和关心的语气同患者和家属交谈, 向其介绍病情和蛋白A免疫吸附的一般情况和治疗效果, 同时安抚患者, 让其保持冷静。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同时获得积极配合的治疗依从性。

1.2.2 治疗前准备 透析治疗前管道装配应认真负责, 保证每个接口稳固, 避免松脱出血发生。治疗前应根据患者体重制定合适的脱水计划, 脱水量应小于体重的5%, 脱水速度不宜过快。

1.2.3 保证血路通畅 护理人员可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作为穿刺点, 单腔管置管引流的方法能减少再循环和渗血的风险。同时保证穿刺点肢体固定, 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1.2.4 防止破膜 防止破膜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面积较大的血浆分离器, 本组研究中8例患者所采用的血浆分离器膜面积均>0.3 m2, 无破膜病例的发生。

1.2.5 防止溶血 透析治疗过程中溶血发生常见原因为血浆分离器中跨膜压过高, 红细胞吸附到纤维膜上, 进而发生细胞膜破裂。保证动静脉压平衡和血浆流速稳定是防止跨膜压过高导致溶血的可靠方法。

1.2.6 严密的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 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低血压、溶血、过敏反应等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做到及时发现, 并汇报医师以获得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收集8例患者治疗前血清IgG水平, 并对治疗后IgG水平进行复测, 了解下降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Excel 建立数据库, SPSS15.0 统计软

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对本院收治新月体肾炎并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患者8例病情回顾性分析, 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差异。

表1 8例患者治疗前后IgG水平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 本组研究8例患者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IgG有不同程度下降(17.0%~48.5%), 平均下降达31.5%。同时随访观察发现无严重并发症和操作失败案例发生。

3 讨论

蛋白A免疫吸附在新月体肾炎疗效确切, 按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如凝血、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针对凝血, 可在透析器内使用适量的肝素, 预防凝血。而肝素使用量可根据患者凝血时间合理制定, 达到抗凝而又不出血的作用。同时透析器内血流速度缓慢致出血患者应及时检查血流管道有无阻塞, 保证通畅性。另外, 鉴于空气栓塞的严重性, 治疗前应仔细检查体外循环管道的密闭性, 保证各接口稳固, 输液完成后应及时拔除穿刺针, 避免空气进入, 同时注意提升静脉壶内液面高度[3]。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8组患者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变化发现, 所有患者均有下降, 故其对于治疗新月体肾炎疗效确切, 同时而透析过程中全方位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求护理人员有过硬的技术外, 亦需有细心的工作心态和高度责任心。同时对于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要熟记于心, 同时做好应对措施。

[1] 滕杰,陈利明,邹建洲,等.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比较.中国临床医学, 2004, 11(5): 781- 784.

[2] 季大玺,龚德华,谢红浪.免疫吸附疗法.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2, 11(5): 463 - 467.

[3] 李志刚,姜伟明,彭楠.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及对策.中国医院管理, 2008,36(2):11-13.

11002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肾内科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分离器肾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的气相流场研究
双轴向粗粉分离器流动特征研究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旋风分离器切向进料接管焊缝修理与改进建议
水下分离器设计的影响因素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