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抒性灵 精彩表达

2014-09-04贾厚明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作文题选题

贾厚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这是近年来中考语文作文题考查遵循的总原则。

笔者统计分析了2013年全国各地123套中考语文试题,充分感受到了作文题的命题特征,现综述于下。

一、 从分值设置看,作文地位举足轻重。

目前,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的赋分大致分为120分和150分两类,而作文题的分值均占总分值的40%左右。这充分说明了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分量”不容小觑。

二、 从题目类型看,命题作文“一枝独秀”。

中考语文作文题型不外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选题作文几类。请看2013年全国123道中考语文作文题题型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中考,有近一半的省、市采取了传统的“命题作文”的形式,而前几年一度“红火”的“话题作文”则退居“二线”。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容易产生“宿构”现象,而命题作文不但可以减少审题障碍,而且限定性较强,有利于用“一把尺子”评判所有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

在题目设计方面,这些“命题作文”又可细分为两类。

一类可称为“导语式”,即除了题目和要求之外,还外加一段文字导语,对题目加以诠释、提示或说明。比如四川成都卷——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了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要有真情实感;(2)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 不少于600字;(4) 不得抄袭、套作;(5)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另一类可称为“裸词式”,即仅提供一个词语或短语作为题目,外加相关要求,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文字。比如江苏盐城卷——

请以“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认真思考题目含义,选择恰当的角度;(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 不少于600字;(4)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5) 书写认真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考生扬长避短、发挥个性,近年来,“选题作文”异军突起。就本质看,“选题作文”不过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配对组合。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题中,选题作文组合的形式有6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形式最多,有12道;其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形式,有8道。

三、 从考查角度看,“有我写作”导向明确。

所谓“有我写作”,是指所设计的作文题贴近考生自我。

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题多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题目虽然没有出现这样的字样,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

统计表明,在73道命题(半命题)作文中,有14道文题中含有“我”字,比如上海卷的“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江苏南京卷的“书里有个‘我”,浙江丽水卷的“那一天,我与_____相遇”等。

四、 从蕴含主题看,精神引领润物无声。

中考作文除了注重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外,还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的这种“精神引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成长。

初中生正遭遇成长的“裂变”,如何正确面对成长中的一切,从而使自己的成长演变成一首铿锵的歌?不少作文题对此做了积极引领,比如,江苏连云港卷的“成长的力量”,四川巴中卷的“在_____中成长”等。

二是发现美好。

中考命题者善于借助作文题引导考生发现身边的种种具体或抽象的“美好”,比如,江苏常州卷的“不该错过的风景”,湖北荆门卷的“那不一样的美丽”等。

三是经营人生。

人生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经营。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题中,有不少都包含“励志”色彩,比如,山东枣庄卷的“打造一片亮丽的天空”,山东菏泽卷的“写好人生的每一页”等。

对语文学习和考试而言,“得作文者得天下”。针对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题呈现出的上述特征,建议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积极应对。

1.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好作文,同学们必须学会从生活中找“米”。要融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涓涓细流,善于观察,撷取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景,捕捉生活中感人的瞬间,定格生活中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把这些真实、新颖、典型、有意义的素材,都储备进“作文积累库”。

2. 熟悉题型,有备无患。

同学们应熟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常见题型,对其特征和写作要领,要烂熟于心。

而对于诸如命题作文的审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话题作文的拟题以及材料作文的炼意等重点技能,则要“单项突破”,做到“有准备上路”。

3. 从“我”出发,有的放矢。

同学们要适度进行“从‘我出发”的作文应考训练,面对任何一道作文题,都要能够以“我”为圆心,进行“自问式”思考:“要我写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拿什么来写?”“我打算怎么写?”……要学会从“我”的仓库找“米”下锅,从“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从“我”的角度表达个性感悟。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作文题选题
新年刊
初三
初三
选题有误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