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4-09-03魏芳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效果

魏芳梅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血液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6%,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0.0%(P<0.05);风险管理组的满意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P<0.05)。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能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临床研究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c)-0139-03

血液科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治疗费用较高,临床上常以出血、贫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治疗方法主要有输血、化疗、激素、抗生素和支持疗法等,护理风险指医院中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例,客观存在且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1]。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患者对身体状况与自身权益的关注与日俱增,因此,护理风险可能也随之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指对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采取正确措施的过程[2]。在血液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也可能让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安全目标。本院血液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使风险事件显著减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风险管理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18~70岁,平均(47.3±7.1)岁;疾病类型:白血病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淋巴癌3例,其他19例。对照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17~68岁,平均(48.1±6.9)岁;疾病类型:白血病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淋巴癌6例,其他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输血、化疗,化疗后口腔护理、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等。风险管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加强人员培训[3] 科室领导高度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护理意识,在新护理人员的入职培训中加入患者安全、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通过案例教育,避免同类型错误的发生。此外,由于血液科的任务重,护理人员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因此,科室应该引导护理人员树立端正的职业价值观,定期开展讲座,众护士齐聚汇报工作,面对有懈怠情绪的护理人员,不应责备,应该理解、引导,并予以适当的帮助,保证护理队伍的有序工作。

1.2.2 完善护理风险监控 护士长要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比如各种抢救设备与药物的充足,仪器完好,安全标语的明确。责任护士在执行医嘱的时候要按照“三查七对”制度执行医嘱,保证不出现输液错误等风险事件。

1.2.3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4] 在静脉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采用深静脉置管用药(锁骨下静脉穿刺或者经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穿刺或股静脉穿刺),以减少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可能性。若患者不愿插管化疗,则要本人或家属签字确认。在应用外周静脉途径用药时,尽量选取小号针头、粗大的上肢静脉,尽量不要在关节、下肢以及手背输液。若患者实在无法在上肢输液,应该让麻醉师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将化疗药物推注后可嘱咐患者进行肢体等长运动。在用药后针头当天拔除,第2天再次重新穿刺。

1.3 效果观察

参考陈敏[5]的效果评价标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坠床跌倒,注射用药错误、护理记录错误、护患沟通不良和错误执行医嘱等)发生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50.0%,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风险管理组的满意率为90.0%,对照组为58.6%,风险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血液科中患者的病程长,治疗周期久,同时治疗难度大。长期的治疗会令患者精力、财力上有较大的消耗,同时也考验着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容易造成患者与家属心理的复杂与敏感,容易诱发其的不满,增加了护理的难度。近年来,随着患者和家属的法律与维权意识的提高,导致了各种医患、护患纠纷不断上升[6],因此,既往的常规护理干预已逐渐不足以满足患者对于护理的需求。

护理风险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不良的安全事件,这些事件难以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将其发生率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管理则是这种管理措施,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和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和医院的危害与损失[7]。本研究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和护理质量。通过培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引起其对各种护理风险的重视,自觉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责任心和自律性等,使各种护理错误显著减少,提高了血液科护理工作质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提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控制各种潜在的风险,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如上文所述,血液科患者病程长,患者和家属在期间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纠纷[9]。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内容不理解,容易引发误会和不满,但是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都有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措施进行答疑解释,患者能从中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又能加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11]。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风险管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0.0%,高于对照组的58.6%,证实了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能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玲,梁素苗,刘芸.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84-85.

[2] 唐伟玲.肿瘤血液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实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198-199.

[3] 廖月兰,张荣花.风险管理在血液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902-4903.

[4] 彭丽辉,李琴.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3(31):70-71.

[5] 陈敏.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9):2764-2765.

[6] 刘波.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121-122.

[7] 王九凤.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3):453-454.

[8] 姚宁,田素英,张蕊.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44-45.

[9] 蔡玉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化疗病人中的应用[J].内科,2009,4(4):649.

[10] 刘贵芳.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60-162.

[11]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441-442.

(收稿日期:2014-05-28 本文编辑:许俊琴)

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如上文所述,血液科患者病程长,患者和家属在期间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纠纷[9]。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内容不理解,容易引发误会和不满,但是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都有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措施进行答疑解释,患者能从中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又能加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11]。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风险管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0.0%,高于对照组的58.6%,证实了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能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玲,梁素苗,刘芸.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84-85.

[2] 唐伟玲.肿瘤血液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实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198-199.

[3] 廖月兰,张荣花.风险管理在血液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902-4903.

[4] 彭丽辉,李琴.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3(31):70-71.

[5] 陈敏.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9):2764-2765.

[6] 刘波.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121-122.

[7] 王九凤.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3):453-454.

[8] 姚宁,田素英,张蕊.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44-45.

[9] 蔡玉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化疗病人中的应用[J].内科,2009,4(4):649.

[10] 刘贵芳.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60-162.

[11]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441-442.

(收稿日期:2014-05-28 本文编辑:许俊琴)

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如上文所述,血液科患者病程长,患者和家属在期间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纠纷[9]。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内容不理解,容易引发误会和不满,但是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都有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措施进行答疑解释,患者能从中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又能加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11]。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风险管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0.0%,高于对照组的58.6%,证实了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贯穿在患者住院期间,能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玲,梁素苗,刘芸.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84-85.

[2] 唐伟玲.肿瘤血液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实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198-199.

[3] 廖月兰,张荣花.风险管理在血液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902-4903.

[4] 彭丽辉,李琴.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J].医药前沿,2013,3(31):70-71.

[5] 陈敏.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9):2764-2765.

[6] 刘波.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121-122.

[7] 王九凤.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3):453-454.

[8] 姚宁,田素英,张蕊.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44-45.

[9] 蔡玉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化疗病人中的应用[J].内科,2009,4(4):649.

[10] 刘贵芳.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60-162.

[11]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441-442.

(收稿日期:2014-05-28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效果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