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2014-09-02张新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解题方法分析方法

张新华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平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分析方法;解题方法;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98-01

应用题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性的地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如下问题: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且忽视了语言教学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转化过程重视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为此,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应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万丈高楼平地起”,合理、灵活利用公式,是突破和解析应用题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一件完整的事情,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涉及到一些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学生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数量关系不够清楚,那么也不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因此,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再有,对一些名词术语的含意也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如:和、差、积、商的意义,提高、提高到、提高了、增加、减少、扩大、缩小等的意义。否则会在分析数量关系时造成错误。

二、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作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学困生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在解题过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学生相比,学困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关系的分析,这说明学生在分析内容时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引导学生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进而确定出解题思路呢?

1、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分析模式

我发现好多学生拿到题目后就钻在题目当中,不知道从哪里突破。对于这样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一套有效的分析实际问题的模式,使他们可以按模式要求步步落实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常用的分析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我在教学中结合这两者摸索出这样一个模式:“归类→回忆→找问题→写量→确定思路”。

2、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先按一定“程序”进行引导阅读,形成一定的模式,待学生有了一定能力后,再进行变式训练。可用通读,细读,精读,读写结合等方法。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用题的难度,进行示范阅读,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或列表或画图或列式理清关系,从而渐渐掌握阅读要领,达到熟练程度,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找出相等关系;把题目浓缩,达到缩小跨度的目的;对于关键词,有时还需划上着重记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例:一个水塘里有一些龟和鹤,足数共120只,鹤的只数是龟的3倍。问龟、鹤各有多少只?从题目的已知条件看,鹤与龟足数之和是120只,可倍数关系却给的不是足数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把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转化成足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种转化是应用常识进行转化的。因为龟有4只足,鹤有2只足,即2只鹤的足数与1只龟的足数相同。所以当鹤的只数是龟的3倍时,鹤的足数只是龟的1.5倍。至此题目就成为一道和倍问题,可以求出龟与鹤的足数,进而就可以求出龟与鹤的只数。解:120÷(1+3÷2)=48(只)48÷4=12(只)12×3=36(只)答:龟有12只,鹤有36只。

三、训练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

我在应用题教学中,改变了那种一类一类问题地教、一个一个例题地讲的教学方法,以培养数学能力为中心,重新设计一套练习,有扩题、缩题、拆题、编题的训练,还有发散思维训练,对比训练,一题多变训练,一题多解的训练,系统思维训练等。为了进行这些训练,我采用了“结构课”、“思维分析课”、“变式课”、“发散思维课”等形式的教学结构和一系列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如“变式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方法:

1、改变叙述方法。就是题意不变,仅改变题中的某些词的叙述方法;改变重点词语。重点词语是连接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纽带,它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的主要线索。

2、改变条件。就是把直接条件改变成间接条件,把间接条件改变成直接条件,应用题的问题不变。

3、改变问题。就是条件不变,只改变应用题的问题。不仅使题意发生了变化,而且使解题的思路和具体方法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式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越广阔,越灵活,越新颖;越深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有些学生在解题时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

1、摆脱定势。有些应用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化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晰可辩。

2、整体思想。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就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只要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认真探索许多灵活的教学技能,就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解题方法分析方法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核安全设备疲劳分析方法与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