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干部作风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09-02陈雪林徐小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作风监督基层

陈雪林 徐小军

摘 要: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干部吃苦耐劳,扎实工作,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对他们必须给予充分肯定。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基层干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近两年,有关部门受理的检举控告中,绝大多数反映的是基层党员干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层干部作风管理的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作风;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81-02

2014年1月20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3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再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天天接触群众。他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基层政权的稳固。

一、基层干部作风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作风不振

思想作风是作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思想作风往往决定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而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则往往是思想作风的具体表现。当前一些腐败干部被查处的案件,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这些人的思想上出了问题,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生活中思想作风不振常常表现为思想懈怠,不思进取,纪律松弛,欺上瞒下,不实事求是等。

2、领导作风不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说“一方父母官养一方人”。基层干部领导有方,老百姓们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但实际上基层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却时有发生。有些干部缺乏大局意识,脱离实际地瞎指挥,承诺的事情不兑现,注重个人得失却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民本位思想淡化,作风霸道,与群众缺乏沟通与交流,不能真正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很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分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不能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导致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3、工作作风不实

老百姓批评说:现在的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层却越来越少;现在的电话越来越多,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现在的办公楼越修越气派,群众办事却越来越难。的确,有的干部坐机关时间多,深入基层时间少;有的干部在工作方面拈轻怕重,遇见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能拖就拖、能抹就抹,没有真正蹲下来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有的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形式做样子,推诿扯皮,人为的给工作带来了损失和影响。

4、学风不浓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提高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基层干部若不认真学习和领会,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纰漏。但有的干部却疏于学习,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出现不同程度的知识空白和本领空缺问题。因为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必然造成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脱离,从而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

5、生活作风不谨

有些基层干部淡忘了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灯红酒绿,沉湎于低级趣味,比如喜欢上茶楼、进歌厅等消费娱乐场所玩玩小牌、唱唱素歌、泡泡药足、搞搞按摩。也有的基层干部热衷于讲江湖哥们义气,喜欢与老板、大款等有钱人混在一起,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还有的机关党员利用职务和权力上的影响,为家属、子女、亲戚谋取好处,导致贪污腐败。

二、基层干部作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社会角度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社会风气的更迭,人脉逐渐成为办事的宝器。许多基层干部也慢慢加入人脉关系的大军,拉关系、讲人情变得流行。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违反原则都要促成,凡是是对自己不利的事,违反原则都要破坏。他们在积累自己丰富人脉资源的同时,也成为推动社会潜规则的主力军。而潜规则是一张大网,拉人如水时自己也被困其中,无力自拔。这种恶性循环甚至让干部把作风不好作为一种常态,而视勤劳务实为异类,作风存在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2、从干部管理角度分析

首先是干部的准入制度不够规范。有些干部的仕途升迁规划单纯追求权力,如果被其表面的夸夸奇谈蒙蔽了双眼,就会导致一批重仕途不重人民的人员加入干部队伍,成为潜在的作风问题隐患。其次是干部约约束机制疲软。不少基层部门虽然制定了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上约束力不强,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最后是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考核中没有根据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导致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危机感,没有竞争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部没有上进心,工作消极被动。

3、从干部自身角度分析

从根源上讲,干部作风出问题是干部自身缺乏政治信仰,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三、基层干部作风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制度化建设

2010年12月17日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于从严管理干部。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干部的任职,纳税人是干部的服务对象而不是鱼肉之躯。干部要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强化公仆意识。同时要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比如实行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轮岗交流制等,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一定阶段内的工作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要求及具体的奖惩措施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灵活运用。对考核实绩突出、老百姓反应好的,该提拔的提拔,该升迁的升迁,甚至还可以破格使用。而对于考核不合格、老百姓不满意的,就要兑现结果,该降的降,该调的调,决不能搞一拉平甚至讲人情、拉关系等不正之风,失去考核的本质意义。

2、加强干部教育,增强作风转变的自觉性

基层干部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光靠制度和规定是无法满足老百姓多种多样的需求的,促进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的内驱力才是根本之道。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教育是个捷径。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宗旨教育,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领导垂范,树立榜样的无形力量

基层干部的作风好不好与基层单位领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级领导应该在作风方面带好头,率先垂范,敢说“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基层领导清正严明,就能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同时,基层干部要勤奋工作,制定出一套有地方特点、体现当地实际的完整的制度措施,尊重民意,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执行制度的规范和表率。基层领导做到了,基层干部也就学到了,慢慢也就做到了。

4、加强监督,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干部作风能否有效转变,搞好监督检查十分必要。监督的形式也应该坚持多样化。首先,在干部系统内部,县纪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前提下,切实负起责任。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查了解干部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要进行重点检查,跟踪查促,直到把问题解决,工作改进为止。其次,在干部系统之外,可以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举报途径也多种多样,可以匿名举报也可以实名举报,可以书面举报也可以口头举报甚至网络举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说明了腐败在干部中的严重程度和亟待解决性。

参考文献:

[1] 高艳伟.对转变干部作风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1)

[2] 曾永联.曾伟.黄丽君.陆波岸.定点搞帮扶 常下村看看——基层干部作风效能建设抓实抓长效[J].干部作风建设,2008(3):52-52

[3] 彭家旺.瞿遇春.新的条件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J].党员生活(武汉)2008(4):28-28

[4] 田 岩.以史为鉴.重视党的作风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B版,2008(4):104-105

[5] 杨风林.关于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J].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制度化问题研究, 2008(4):73-74

猜你喜欢

作风监督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