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有效性初中《体育与健康》课

2014-09-02白骏洪健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主体教学

白骏 洪健平

摘 要:传统的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69-02

新课标明文指出: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力求摈弃那种传统的教学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主体、和谐、发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主体、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功能

所谓“主体”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和谐”主要是指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出良好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发展”就是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实现其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主体、和谐、发展”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体”是核心,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和时代特征——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和谐”是条件,教师只有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设了真诚、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实现学生主体主动探究,合作互动、自主发展的教学过程,“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主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启动——联动——能动”。“启动”主要指教师对主体的激发,它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调动,

进入“教”和“学”的准备,“联动”指学生在老师的巧妙指导下,主动探究,并通过合作互动来掌握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与教师相互影响,相互启动,相互促进。“能动”则主要表现为学生主体的充分展现,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应用。

“主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是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对教学结果的关注转向对教学过程的关注。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再只看学生获得知识多少,而更重要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灌输与启发的对立走向统一。

2、从对知识传授的关注转向对知、情合一的关注,由知、情对立走向知情统一。

3、从对少数的关注转向所有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关注,即关注“优秀”又关注“平等”的共同提高。

4、教学方向由单纯的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方向转变。

5、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与学生的对立转向教与学的统一。

二、“主体、和谐、发展”教学的实施

心理学指出,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才会有一种推动自己学习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欲望。

1、启动阶段

(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

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提出、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正如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从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当问题提出,触发如同竞赛一样的激励情境时,学生往往目的特别明确,兴趣非常浓厚,求知欲十分强烈。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生活。

(2)目标导向,主动调动

教师应积极根据本课内容进行引导,提出目标,激励导向性使学生明确认识目标,产生求知欲,从而引发学习动机。如一堂《我当竹农》教学课,教师拿出一支竹笋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教师充当技术员指导“竹农”进行种笋,从而使学生有了目标,产生很强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出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联动

(1)质疑问难,因材施教

教师应多创设学生的质疑氛围,激励学生质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并积极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疑惑,教师再不断(下接第70页)(上接第69页)引导和启迪学生,让学生多发现问题,动脑解决问题,使课堂融入一种在练习中发现质疑,在练习中解决质疑氛围,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比如:一堂滚翻课(前滚翻),教师先让学生分组尝试练习前滚翻,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启发和诱导学生互相发现问题,互相评价。学生尝试前滚翻后,教师再做完整的示范,让学生评价教师,并与自己和其他同学对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不断诱导和启发学生拓展滚翻的动作,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自己设计生活实际中出现情况或情境是怎样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进行解决问题,使师生融入一种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从而使“主体、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行之有效,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

(2)引导探究,合作互动

教师巧妙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给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合作,师生合作,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能使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自锻能力。如一堂跳绳课,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练习,创造出更多的新花样的能力,然后让小组进行交流自己小组的创新动作,这样使整个课堂在合作互动中进行,并使课堂富有活跃的生命力。

3、效果检测,充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为教动作而教,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其过程应渗透德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求异思维、分散思维得到发展,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得到身心的陶冶,知识的内化,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

教学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五个教学环节。三个阶段即启动——联动——能动,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2)目标导向,主体调动;(3)质疑问难,因材施教;(4)引导探究,合作互动;(5)效果检测,充分发展。

三、结论

1、此模式不仅能够与新课程目标与理念相一致,而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益。

2、强化了主体意识。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获取知识,而且筑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而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让每个学生找到了“最近发展区”得以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4、平等、和谐、发展的教学,能大大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交往更加频繁,相互了解,帮助,鼓励增加,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实际证明平等、和谐与发展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更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活动和组织管理培养。从而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益,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崇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1998

[2] 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珊 珊.体育科学兴趣爱好与习惯.体育科学,1992

[4] 李 蔚.课堂教学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

[5] 体育教学模式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 李 尉.课堂教学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主体教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