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程化管理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应用效果

2014-09-02谭小金魏小敏纪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社区

谭小金++++++魏小敏++++++纪敏

[摘要] 目的 观察流程化管理模式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院社区2013年2月~2014年1月接收300例产妇,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不实施流程化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社区访视结果。 结果 两组访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访视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产后访视中应用流程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访视效率,还有利于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 流程化管理;社区;产妇访视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098-03

产后访视是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通过进行产后访视才能发现婴儿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护理手法,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婴儿出现的问题并且进行疾病的预防,提高婴儿的健康水平。同时产后访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因此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社区产妇访视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流程化管理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社区2013年2月~2014年1月共接收300例产妇,按照抛硬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中初产妇90例,经产妇60例,年龄21~38岁,平均(27.33±1.23)岁,平均孕周(40.22±0.32)周;观察组中初产妇94例,经产妇56例,年龄20~38岁,平均(25.99±1.22)岁,平均孕周(40.56±0.31)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性访视方法。观察组应用流程化管理方式进行产后访视,按照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关闭过程的流程解决相应问题,并对产妇进行产后保健[1],教习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恢复性指导与心理指导,提高访视效率。

1.3 焦虑、抑郁评定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症患者进行评定:在SAS中有20个陈述句及相关问题组成,将其分为四级:1级为病发时长很短,2级为病发时长短,3级为病发时长为大部分时间,4级为病发时长为多数时间。根据20条症状进行计分,然后每一条症状为1分,按照换算公式进行分数评定,即Y(标准分)=Int(1.25X)。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在SDS中有20个陈述句及相关问题组成,将其分为四级,分级及分值计算方法与SAS标准相同。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访视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访视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形象与服务质量较对照组高,产妇的信任率与满意率较对照组高,技能与妇儿保健知识的掌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观念意识与行为意识,两组访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产妇产后访视不良情绪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访视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SAS、SD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访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访视后比较,*P<0.05

3 讨论

3.1 我国社区产后访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卫生保健的观念与意识也在发生着极大的改变,其中妇幼保健已逐步成为医学保健的重点,社区产后访视则是卫生服务机构资源与服务改善的重点环节[2]。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还不完善,且产后访视工作较其他国家而言开展较晚,因此很多资料研究表明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

3.1.1 管理制度规范性的缺乏 经研究发现,我国在开展访视工作后,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家庭访视质量下降,因此必须重视护理文书的记录、质量监督以及反馈机制的优化等问题。虽然我国产后访视质量存在很大问题,但是在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对产后访视工作又有了新的要求[3]。

3.1.2 产后访视的满意程度存在差异性 据相关研究发现,由于产后访视的方法不同,因此其访视质量也存在很大问题,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访视质量低下、母婴问题的解答不完整、访视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产后访视的时间短等问题影响了其满意率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率,因此必须予以重视[4]。

3.1.3 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访视的认识度不足 经研究发现,部分产妇及其家属由于文化水平低下、陈旧观念受限等问题,认为没有必要实施产后访视,从而影响了产后访视工作的正常进行[5]。

3.1.4 技术问题与访视人员的素质问题 我国目前从事社区产后访视的工作人员无论从资历还是学历上来讲均未达到相应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解决应急性问题[6],降低了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率。

3.1.5 访视中重视询问轻视检查的问题 在访视中部分访视人员仅会询问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一般情况,而不进行心肺听诊检查、产妇子宫修复与乳房检查等,因此达不到应有的访视效果。

3.1.6 产后访视内容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产后访视内容存在欠缺性,其中产后访视中产妇的心理关注、营养问题以及新生儿喂养保健问题、产妇产后康复训练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仅有母子一般询问情况落实较好[7]。

3.1.7 产后访视次数的问题 在姜蕾等[8-10]对不同地区进行产后访视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产后访视率明显要高,而在偏远地区产后访视率普遍较低。从上述资料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产后的访视率呈现普遍低下的状态,且未达到201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3.2 流程化管理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意义

在围产保健中,产后访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产妇产后健康、婴儿的健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我院社区资料分析中可以发现,产后访视覆盖率低、次数少、内容不全面,访视人员重视程度低、素质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严重影响访视质量,因此必须对产后访视的管理方式、内容以及形式进行改进,应用流程化管理方式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流程化管理方式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服务模式,其不仅能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社区产妇访视中应用流程化管理提高了整体访视工作的水平[11],其中访视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监督与改善,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优化了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信任度与满意度,产妇在护理人员的反复耐心指导下,普遍掌握了新生儿护理技能与产妇产后保健知识,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与意识,极大提高了社区产后访视的质量,使社区产后访视工作更为流程化与规范化。

从我院社区实践中可以看出,流程化管理改变了社区服务在技术支撑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且通过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关闭过程解决了社区产后访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弥补了传统产后访视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小金,卢群,易云霞,等.流程化管理应用产妇访视对产妇产后情况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41.

[2] 梁小华,张萍,沈星亮,等.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流程及其成本测算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4):229-232.

[3] 黄晓英.加强妇幼保健网络 规范孕产妇保健管理[A]//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137-140.

[4] 郭丽丹,沈红芳.虚拟床位应用于待产妇的护理管理[J].护理学报,2014,(1):16-18.

[5] 刘桂萍.标准化的抢救流程在产科危重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16-17.

[6] 徐军.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与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59.

[7] 张晓华,肖丽萍,朱昊平,等.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611-614.

[8] 姜蕾,陈晓红,刘筱娴,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26-2629.

[9] 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等.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34-535.

[10] 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5.

[11] 唐庆庭,唐庆庭,王晓莉,等.护理实训人文环境现状调查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35):811.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

3.1.6 产后访视内容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产后访视内容存在欠缺性,其中产后访视中产妇的心理关注、营养问题以及新生儿喂养保健问题、产妇产后康复训练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仅有母子一般询问情况落实较好[7]。

3.1.7 产后访视次数的问题 在姜蕾等[8-10]对不同地区进行产后访视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产后访视率明显要高,而在偏远地区产后访视率普遍较低。从上述资料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产后的访视率呈现普遍低下的状态,且未达到201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3.2 流程化管理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意义

在围产保健中,产后访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产妇产后健康、婴儿的健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我院社区资料分析中可以发现,产后访视覆盖率低、次数少、内容不全面,访视人员重视程度低、素质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严重影响访视质量,因此必须对产后访视的管理方式、内容以及形式进行改进,应用流程化管理方式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流程化管理方式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服务模式,其不仅能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社区产妇访视中应用流程化管理提高了整体访视工作的水平[11],其中访视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监督与改善,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优化了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信任度与满意度,产妇在护理人员的反复耐心指导下,普遍掌握了新生儿护理技能与产妇产后保健知识,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与意识,极大提高了社区产后访视的质量,使社区产后访视工作更为流程化与规范化。

从我院社区实践中可以看出,流程化管理改变了社区服务在技术支撑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且通过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关闭过程解决了社区产后访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弥补了传统产后访视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小金,卢群,易云霞,等.流程化管理应用产妇访视对产妇产后情况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41.

[2] 梁小华,张萍,沈星亮,等.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流程及其成本测算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4):229-232.

[3] 黄晓英.加强妇幼保健网络 规范孕产妇保健管理[A]//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137-140.

[4] 郭丽丹,沈红芳.虚拟床位应用于待产妇的护理管理[J].护理学报,2014,(1):16-18.

[5] 刘桂萍.标准化的抢救流程在产科危重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16-17.

[6] 徐军.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与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59.

[7] 张晓华,肖丽萍,朱昊平,等.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611-614.

[8] 姜蕾,陈晓红,刘筱娴,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26-2629.

[9] 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等.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34-535.

[10] 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5.

[11] 唐庆庭,唐庆庭,王晓莉,等.护理实训人文环境现状调查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35):811.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

3.1.6 产后访视内容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产后访视内容存在欠缺性,其中产后访视中产妇的心理关注、营养问题以及新生儿喂养保健问题、产妇产后康复训练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仅有母子一般询问情况落实较好[7]。

3.1.7 产后访视次数的问题 在姜蕾等[8-10]对不同地区进行产后访视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产后访视率明显要高,而在偏远地区产后访视率普遍较低。从上述资料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产后的访视率呈现普遍低下的状态,且未达到2011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3.2 流程化管理在社区产妇访视中的意义

在围产保健中,产后访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产妇产后健康、婴儿的健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我院社区资料分析中可以发现,产后访视覆盖率低、次数少、内容不全面,访视人员重视程度低、素质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严重影响访视质量,因此必须对产后访视的管理方式、内容以及形式进行改进,应用流程化管理方式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流程化管理方式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服务模式,其不仅能缩短工作时长、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为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社区产妇访视中应用流程化管理提高了整体访视工作的水平[11],其中访视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监督与改善,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优化了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信任度与满意度,产妇在护理人员的反复耐心指导下,普遍掌握了新生儿护理技能与产妇产后保健知识,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与意识,极大提高了社区产后访视的质量,使社区产后访视工作更为流程化与规范化。

从我院社区实践中可以看出,流程化管理改变了社区服务在技术支撑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且通过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关闭过程解决了社区产后访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弥补了传统产后访视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小金,卢群,易云霞,等.流程化管理应用产妇访视对产妇产后情况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41.

[2] 梁小华,张萍,沈星亮,等.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流程及其成本测算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4):229-232.

[3] 黄晓英.加强妇幼保健网络 规范孕产妇保健管理[A]//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137-140.

[4] 郭丽丹,沈红芳.虚拟床位应用于待产妇的护理管理[J].护理学报,2014,(1):16-18.

[5] 刘桂萍.标准化的抢救流程在产科危重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16-17.

[6] 徐军.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与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59.

[7] 张晓华,肖丽萍,朱昊平,等.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9):611-614.

[8] 姜蕾,陈晓红,刘筱娴,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26-2629.

[9] 陈起燕,陈烈平,张荣莲,等.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34-535.

[10] 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5.

[11] 唐庆庭,唐庆庭,王晓莉,等.护理实训人文环境现状调查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35):811.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社区
Battle for Bohemia
影像社区
社区团购大战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镇江万科社区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荣誉称号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